廈門湖里:“保姆式+專家化”服務 好項目紛至沓來
2022-09-07 10:14:52?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保姆式+專家化”服務 好項目紛至沓來 湖里區縱深推進“雙招雙引”,打造“親”與“清”的營商環境 特區發祥地湖里正以優質營商環境向世界投資者敞開懷抱。(記者 王火炎 攝) 廈門日報訊(記者 陸曉鳳 莊筱婧 通訊員 施伊璐)相約九八,相約湖里,開啟國際資本盛宴。明天,在美麗的鷺島,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將在這里再度隆重開啟。 特區發祥地湖里,這一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中心城區正以優質營商環境向世界投資者敞開懷抱。近年來,湖里區秉持“保姆式+專家化”服務企業理念,把“雙招雙引”(招商引資、招才引智)作為重大戰略任務縱深推進,打造“親”與“清”的營商環境,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這里追夢圓夢、扎根發展。 為什么越來越多的企業和企業家關注發祥地湖里,并投資發展興業?在投洽會會場內外,記者連線已入駐湖里的3個企業代表,共同尋找答案。 從安心到安身 解企業燃眉之急 百萬級商業地標崛起 從海滄大橋向東渡郵輪母港片區行駛,一個62米高的“城市之眼”赫然屹立在港區前沿,成為城市一道別致的風景線。這就是廈門“海上世界”綜合體的山海全景摩天輪。 “這個月30日,海上世界購物中心一期就要正式開門迎客。”招商蛇口福建公司營銷管理部總經理沈明亮興奮地說。 據悉“廈門海上世界”由招商蛇口攜手象嶼地產攜手打造,項目總建筑面積超百萬平方米,投資超一百七十億,是廈門首個“雙百”商業項目,更是海西目前最大的濱海綜合體。項目匯集中國銀聯、安普利生物工程、中聯環等一眾優質龍頭企業進駐,形成服貿、法務、金融、文化四大產業集聚。 沈明亮說,起初湖里吸引他們的是區位優勢——地處廈門本島,交通便捷,更擁有天然的國際港航、國際貿易、國際文旅等優勢,使海上世界具備很好的產業發展基礎,對服貿物流、文旅等產業具備天然吸引力。“項目享受到雙區疊加政策,對于項目形成產業集群具有積極意義。” 從項目生根萌芽到茁壯成長,背后也少不了政府暖心關愛的陽光雨露。“湖里送上門的服務真是場及時雨。”沈明亮表示,“有任何困難都可以找他們,甚至他們還會想在你的前頭。”就拿疫情期間來說,項目的施工物流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政府主動聯系我們,在外圍前期道路、交通、配套上都得到了很好鋪排保障,解了燃眉之急。”沈明亮表示,目前項目各項工作正在有序進行中,做好正式營業前的準備。 如今,搭乘“島內大提升”的快車,湖里也成了客商投資的新熱點。對于這片開發熱土,沈明亮也是充滿期待。他說:“很看好湖里東部的發展前景,希望有機會與湖里有更多的合作,將海上世界規模做大做強。” 從安身到安家 保姆式暖心服務 解決職工就餐問題 “2008年來這里的時候,我們只有不到2000平方米的辦公室……”喬丹體育董事田勝談及企業發展,動情地說道。 喬丹體育從一家小公司,發展到如今中國領先的體育用品品牌企業,作為福建省百強企業和福建省納稅前三十強企業,近三年平均年銷售收入近70億元,平均凈利潤7.5億元。 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湖里區的政策引導和扶持。當年,喬丹體育選擇把總部落地在湖里,有很實在的考量。交通、周邊配套、區位優勢都是選擇湖里的理由——航空、海運、高速、“四橋一隧”搭建起海陸空立體化交通,多區疊加的政策優勢讓這里發展前景廣闊,優質的商貿、教育、醫療、生態環境塑造了產城人融合的生態,現代化國際化街區不斷釋放“磁吸力”,為企業吸納人才。 湖里有硬實力,更離不開行政管理的軟實力。今年5月份,隨著喬丹體育發展規模的不斷擴大,現有的辦公場地已經不能滿足公司的發展需求。得知這一情況后,湖里區主要負責人和相關部門負責人多次走訪企業,了解具體問題,認真研究解決方案,協助企業提交總部用地申請,助力企業解決增資擴產的需求。“政府的高效率和求真務實、認真負責的態度,讓我們堅定了留在湖里的信心。”田勝說。 落戶湖里十多年,喬丹體育對這片熱土有很深的感情,“有人情味”是田勝在采訪中常掛在嘴邊的話。“比如職工食堂問題,當年公司剛建起來的時候缺乏長期規劃,沒想到這幾年職工不斷增加,達到上千人,就餐問題成了難題。”田勝說,多虧了相關部門領導及時協調城管、消防等部門,辦理相關必要手續,半個月內就解決了職工食堂問題,讓他們感受到了湖里區服務企業的周到細致,用“保姆式”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田勝坦言,疫情期間,公司也曾遇到產品運輸、員工生活保障等方面的問題,政府總是第一時間給予強有力的支持,讓公司的經營活動盡量不受影響,這種擋風遮雨式的服務讓他們很安心。 從安家到安業 高效服務型政府 企業“零負擔”前行 “我在湖里又找到了十幾年前在深圳打拼的感覺,這里孕育了我們的創業夢想,就像我們的家一樣。”在去年的九八投洽會上,中建四局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金兵,與前來參加推介會的客商們分享了他投資湖里的心得體會。 1984年,因為湖里區第一幢標準廠房項目,中建四局與湖里結緣。當時,企業用6個月時間全力攻堅,建成湖里區第一幢標準廠房10#,創下了當時的“湖里速度”。從此,他們便在這里扎根。 “當初,吸引中建四局下定決心前來投資湖里的,是湖里優質的營商環境,以及政府的誠意。”王金兵說,談起湖里的服務,他贊不絕口:“建筑企業,最擔心的就是項目拖沓,但在湖里,我們感受到的是一個高效服務型政府。去年公司承建了王清祥宅建筑平移修繕工程,這個項目是廈門市首個平移的文物保護建筑,我們深感責任重大。在修繕平移期間,湖里區主要領導和專家團隊也是多次來到項目進行調研指導。此外,我們公司承建的華師希平雙語學校、廈航總部大廈、高林-金林社區發展中心等多個項目,也受到了關注支持。” 今年,湖里區還推出了每周一次的“企業接待日”。湖里區主要領導與企業面對面,傾聽企業發展訴求和難題,并針對企業提出的問題及意見建議做出積極回應,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 正是由于這樣服務的傳承與不斷升級,中建四局與湖里“牽手”38年,感情才越來越深,投資也越來越大。 【鏈接】 湖里區創新企業服務機制 近年來,湖里區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建立領導干部掛鉤聯系重點企業機制,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干”優良作風,梳理招商信息資源,全面掌握企業發展的真實情況和具體訴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確保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秉承“企業至上、服務發展”理念,湖里區企業服務中心整合全區涉企服務資源要素,為全區企業提供政策服務、政企互動、政企直通、人才服務、企業成長、信息服務、法律服務、黨建服務、專業服務等九大服務功能,打造“一站式”服務企業平臺。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