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 本網原創 > 正文

廈門翔安:有速度有溫度 齊心畫出防疫“同心圓”

2022-08-18 16:45:25? 作者: 夏菁 葉曉菲?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劉學佳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游客接駁車用于采樣人員在各村戶間轉送。(翔安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東南網8月18日訊(本網記者 夏菁 通訊員 葉曉菲)近日,廈門市翔安區多措并舉為群眾筑牢“防疫墻”。以翔安城區為“圓心”,沿著山路向上,覆蓋山村;跨過大橋向南,囊括海島,從南至北、由西向東,為翔安群眾畫出了防疫“同心圓”。

村中路途遙遠 “專車”轉送采樣人員

鋤山村地處翔安東大門,為了準時開臺,相比其他點位,前來支援的醫護人員需要提前30分鐘到達鎮里統一集合,再由村里接應,順著蜿蜒的盤山公路一路上山,到達核酸采樣點。

據鋤山村黨委書記宋職工介紹,為了減少來回時間,鋤山村兵分兩路,住村人員提前布置場地,住鎮人員早早出門,接上醫護出發鋤山,分工合作,確保準時開臺。同時,村中還備有一輛“豪華電動車”。“大金”原是鋤山村旅游接待中心的游客接駁車,現用于采樣人員在各村戶間轉送。

天氣炎熱,鋤山村“里”應“外”合,為解暑降溫頻出妙招。山區路遠,等工作人員忙過點,從山下統一領取的盒飯早已涼透。為了讓工作人員喝上一口熱湯,村里每天都會現煮美味湯羹,綠豆湯消熱解暑、排骨湯緩解疲勞,本地特色金銀花茶,不僅提供給醫護人員,也免費向前來檢測的村民供應。

同時,核酸采樣點以鐵皮屋頂隔熱、人工灑水降溫,加上自身高海拔優勢,平添涼爽。每天一開采,村民都會自覺前往、配合檢測,往往不到12點,已經基本全員采樣完畢。

六個居民小組長駐點核酸采樣現場,開啟人工“人臉識別”。(翔安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小組長駐點核酸現場 開啟人工“人臉識別”

最近,翔安人的問候語都變成“核酸了沒?”,問候的內容雖變了,但鄰里鄉親相互關切的情懷沒變,在小嶝島,這份“好厝邊”的相互支持讓全員核酸更高效、更快速、更有序。

“阿明,來做核酸啊!阿玲呢?怎么還沒看到?快叫她來!”在小嶝社區,六個居民小組長駐點核酸采樣現場,開啟人工“人臉識別”,一看一個準,在社區的精準宣傳與線上、線下全程監督下,社區全員核酸采樣的速度從下午五點縮短到三點,后來到中午一點就差不多全員完成了,越來越快的速度、越來越短的時間就是全體居民按時核酸、同心抗疫的最直接體現。

“這是我們的工作,我們要義無反顧地做好。”小嶝社區黨委書記、主任邱藝陽說起小嶝全員核酸的變化,用了“快、穩、好”三個字做了精準的總結。

如今社區逐漸形成了一套反應快速、機制成熟的運動模式,一接到全員核酸檢測的任務,下沉干部、街道工作人員、社區兩委、志愿者、小組長們等迅速行動,相互協調越來越好、處理問題越來越穩、工作效率越來越快,用行動共同守護家鄉。

挑高十幾米的火龍果專業合作社改造成了核酸采樣點(翔安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快速有序 多舉措提升核酸采樣效率

“速度很快,非常有序!從進來到做完就用了一分多鐘。”騎著摩托車來做核酸的村民,車子還沒放涼就做完了,這是大宅社區核酸采樣點,也是翔安眾多社區采樣工作的效率寫照。

挑高十幾米的火龍果專業合作社改造成了大宅社區最佳核酸采樣點,不用噴淋水霧,不用大量冰塊,這個采樣點從早到晚八面透風,涼意襲襲,環境的優勢自然加快了采樣工作的進行。

“考慮到許多村民很早就要去干農活,我們特地進行了人員分流,早上6點多就已經開采。”采樣點點長、下沉干部李福南說。這么早開采,意味著工作人員天沒亮就得到位,早上6點就要全部準備完畢,即來即采。5點半就到現場的蓮花醫院院長王昊平也上了采樣臺。他說:“我們3個采樣臺1個小時就采樣了700人,一切都快速、有序進行。”

此外,作為轄區內人口超一萬七千人的典型城市社區,鼓巖社區的采樣工作必然更加艱難,為了減少居民排隊時間、提高采樣速度,鼓巖社區同時開啟了10條采樣通道進行分流采樣。

通道變多了,現場秩序如果保證?現場,每間隔5米左右就能看到一個志愿者在引導分流、維持秩序,鼓巖社區工作人員直言“多虧了來自所有‘有愛之人’的幫助”。據統計,有超80名志愿者現場支援了核酸檢測工作。

從南至北、由西向東,翔安區繪制的防疫“同心圓”,將所有翔安人民牢牢保護在其中,一起度過艱難、關鍵的戰“疫”時刻。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