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湖里區 > 先鋒湖里 > 本地聚焦 > 正文

【八一特刊】廈門湖里:轉業不轉志 扎根基層守初心

2022-08-01 17:00:00? 作者: ? 來源: 湖里區融媒體中心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湖里區殿前街道,這是一片與解放軍有著不解之緣的福地。當年,解放廈門的戰士們從這里登陸廈門島,五星紅旗在這里冉冉升起;現在,眾多退役軍人在殿前街道、社區、小區、企業等發光發熱,勇當干事創業先鋒隊,成為人們學習的榜樣。

脫下軍裝,脫不掉的是軍魂;放下鋼槍,放不下的是初心。盡管已經卸下戎裝,但他們依然保留著軍人“對黨忠誠、愛國敬業、甘于奉獻、吃苦耐勞、敢打必勝”的優秀品質。

殿前街道黨工委委員、二級調研員邱忠民

”我在部隊服役27年,解放軍的血液深深地融在我的身體里,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忘初心更好地為殿前服務,為我們殿前的企業服務。“

邱忠民2017年從部隊轉業來到殿前街道工作,分管財經工作的他,每周都會花上幾天時間,深入轄區內的企業,關心它們的生產經營情況、了解它們遇到的問題,也及時給企業帶去新的政策。他說:“我們作為最基層的單位,永遠不要對企業說不,能夠解決的幫忙解決,解決不了的,我們把問題帶回來。”

最近,殿前街道大量的服裝代工企業就遇到不小的問題。由于前段時間的疫情沖擊,許多品牌終止了代工訂單,此前每個月1000多萬的訂單額如今幾乎歸零。為了解決它們的燃眉之急,邱忠民帶領“殿小二”團隊,引入抖音電商項目“王牌工廠”,計劃利用平臺流量和線上渠道,救活轄區內具有優質生產能力的服裝制造企業。

殿前街道黨工委委員、二級調研員王永

”把上級賦予的任務,和自己分管的工作做好做實,為我們殿前老百姓的幸福生活,起到保駕護航的保障作用。”

近日,王永帶著殿前街道安監站的工作人員開展安全檢查。他們來到的這個場館目前處于二次裝修的前期階段。王永將這里作為檢查的重點場所。發現場館內有違規停放的電動自行車,他立即通知施工方快速清理;消防栓的配件缺失,他也督促現場工作人員要及時排查補漏……轉業5年,王永在工作中仍舊帶著一絲不茍的軍人作風。

他說:“在部隊的時候,我們也有安全的口號,人人都是安全員,事事都是安全事,部隊有安全才有戰斗力,地方是有安全才有經濟效益。”

盡管事務繁忙,王永還是每周都參與到安全檢查中。有時遇到軟抵抗、不配合的商戶,他也總是強調要做好服務保障,耐心地向對方說明情況、進行調解。

殿前街道黨工委委員、辦事處副主任劉兆

“‘八一’不只是一個節日,而是每一年提醒我曾經是一名軍人,我要為我們殿前轄區,創造一個更美好的生活環境,提高居民的幸福感指數,為廈門市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貢獻自己全部的力量。”  

最近,文明創建工作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劉兆也格外忙碌。他來到社區居民家中,向居民講解文明創建、垃圾分類等知識,也認真記錄居民反映的意見和建議。走出單元樓,他又忙著督促小區商戶做好門前衛生,倡導他們踐行文明公約。

他說:“因為我們殿前轄區城中村比較多,小區都是老舊小區,在文明創建期間,工作的難點問題也比較多,我每個星期組織,到每個小區大街小巷進行檢查之后宣傳。”

在劉兆的號召下,越來越多的“紅馬甲”開始積極參與到“潔凈家園、共創文明”的行動中,殿前街道的“顏值”也在不斷提升。

殿前街道安監站站長林本進

“任何時候我都會發揮一名黨員、一名軍轉干部的帶頭模范作用,遇事沖鋒在前,不斷強化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完成街道交給我的職責。”

負責對象從企業到居民,負責范圍從火災防控到事故防范,負責事項從值班備勤到應急處突,被戲稱“管天管地管空氣”——這就是林本進每天的工作內容,身處基層,心系著20萬轄區群眾和2.3萬轄區企業。

2006年,林本進離開了服役19年的隊伍,從武警部隊轉業到街道安監站。從原本得心應手的領域跳到新崗位,林本進迅速轉變心態,決心從當好“新兵”開始主動融入新集體。“適應新的崗位,關鍵在于學習。”林本進說,與領導和組織的談話讓他感受到安監站的重要性、特殊性,自己身上的責任并不比在部隊時要小。因此,林本進在工作中以“甘當小學生”的心態潛心學習,有問題就向他人請教,很快適應了新的崗位。

人們常說“安全第一”,安監站的工作涉及隱患整治、消防提升、技術創新、聯合執法、宣傳教育等方方面面,不管大事小情,林本進都兢兢業業地去做、認認真真地去管。

殿前街道專職人民武裝干部徐佳雨

“干一行愛一行,通過深入學習研究使自己做到‘專’,通過細致工作使自己做到‘愛’,從而更好地履行崗位職責。”

到今年,徐佳雨的“職業生涯”剛好可以分為兩個“19年”——1984年,他光榮參軍入伍,并于2003年轉業來到殿前街道,在基層工作至今,其中有12年的時間主要負責武裝部的相關工作。

為了不斷提升街道武裝部達標建設水平,徐佳雨做到“主動不等靠”,建立健全街道武裝部工作制度,并在街道武裝部、社區民兵營(連)部規范化建設方面做到年年有進步,向著基礎設施規范、資料整理齊全、制度健全完善的方向不斷邁進。而在加強民兵(預備役)整組工作方面,街道武裝部確保按規定建立組織、按任務配齊干部,做到應急分隊人員落實,整組資料“兩表三冊兩簿”齊全,這些都與徐佳雨的細心工作密不可分。

同樣讓徐佳雨倍感自豪的,就是殿前街道的征兵工作。每年征兵工作開展時,他都會通過各渠道發動,深入基層全面動員,摸底排查做到一個不漏;面對極少數不理解、不配合的青年,他上門入戶耐心解說政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有一次,徐佳雨利用新兵走訪慰問的機會上門看望一名剛入伍不久的新兵,用自己的軍旅生涯鼓勵他。后來,這名新兵成了“優秀士兵”。

殿前街道北站社區黨總支書記鐘景忠

“退役后,選擇服務社區,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是另一種報效國家的方式。”

“您好,我找鐘書記,請問他現在在哪里?”“他不在辦公室,正在小區里幫忙呢!”在北站社區,想要在辦公室找到社區黨總支書記鐘景忠可不容易——長期堅守群眾工作一線的他總是和群眾打成一片,不是在解決大事小情,就是在解決問題的路上。

鐘景忠是一位“80后”,1999年入伍,2004年退役,先后在國企、社區工作。他先后服務過鐘宅畬族社區、神山社區、北站社區,轄內小區多為老舊小區,基礎設施陳舊、衛生條件不佳、安全隱患較多。鐘景忠結合實際推動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取得較好成效。他著力解決各老舊小區基礎設施缺失的問題,同時帶領小區居民在各改造后的小區中建立長效機制,使小區日常管理實現良性發展。

擔任社區黨總支書記后,鐘景忠注重強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造性地提出家園共筑、家風共建、家事共管、家業共擔的黨建“四家”工作法,把小區建設成為宜居和諧小區。鐘景忠重視小區“家”文化,把引領好每個小區治理都作為塑造“家”文化的陣地來抓——在鐵路家園,他深入挖掘該小區的文化底蘊,提出傳承鐵路精神,打造“老鐵文化園”,傳播鐵路好故事。

現代家園小區黨支部書記小區第五屆業主委員會主任潘文森

“無論走到哪里,都要保持一顆進取的心,保持一名軍人的作風。”

現代家園小區曾是典型的問題小區,樓道堆物現象嚴重,公共區域被侵占,屋頂種菜造成樓板漏水等現象層出不窮。現在,這里已實現華麗蛻變,生活環境更美好,鄰里關系更密切,居民生活更和諧。許多小區居民都說,這都要歸功于現代家園小區黨支部書記、小區第五屆業主委員會主任——潘文森。

潘文森1994年入伍,2006年12月退伍。作為小區黨支部書記,他圍繞強化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大力推進小區黨支部建設,著力解決本小區居民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切實提升小區治理精細化水平。在他的推動下,小區黨支部、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每月召開一次三方聯席會,研判解決小區治理難題,明確責任單位人員、推進措施及完成時限,掛賬銷號、落實推進。

小區樓頂整治前期,潘文森帶領小區黨支部、業委會、物業、熱心居民等人員多次通過逐棟摸排、走訪居民、收集建議等方式了解樓頂種菜情況,對種菜居民耐心勸導,讓其自行清除違規菜園。

當新冠疫情來襲,潘文森帶領黨員群眾堅守在疫情防控最前沿,利用晚上、周末的休息時間在小區站崗值守,加入志愿者隊伍,堅決守好小區這道關卡;疫情防控常態化后,他組織黨員、業委會、物業人員組成“大喇叭喊話”流動防疫宣傳隊,提醒廣大居民做好日常防疫措施、積極參加核酸檢測。

翔鷺花城一期小區黨支部第一書記劉寶文

“守好大門最重要,不讓病毒入小區是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戰疫在哪里,我就在哪里!”

薄薄的木條搭建一個2厘米高的木框,中間鋪上一層塑料薄膜以防消毒液滲透到地面,上面鋪上一層吸水性好的地毯,倒入按比例調好的84消毒液……這是翔鷺花城一期小區搭建起的簡易消毒池,為居民提供了多一層保護。推動這一小創舉的,正是翔鷺花城一期小區黨支部第一書記劉寶文。

劉寶文1976年應征入伍,1988年轉業,多次受到省、市公安機關表彰,并先后被授予“福建省勞動模范”“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模范軍隊轉業干部”榮譽稱號。作為小區黨支部第一書記,他深知“守好大門最重要,不讓病毒入小區”是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從2020年大年初六開始,一支由黨員、志愿者和物業組成的防疫志愿隊就在他的發動下組建起來,擔起守護小區居民健康和安全的職責。除了在小區門口加強消毒,那段時間他還以身作則,主動請戰,連續值守夜班。

信息登記排查、小區巡邏、查看夜間防控,每天,劉寶文要做的,就是為小區多上一道防線。從公安局技偵支隊退休的他,幾十年的工作經驗、習慣延伸到防疫工作上,事無巨細、敏感警覺,堅決不遺漏任何一個防控環節。每天24小時待命的劉寶文常對居民說,“疫情結束前,我會一直都在!”

殿前街道轄區眾多退役軍人,他們轉業不轉志,在新的工作崗位上繼續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軍人精神,發揮所長成為各個工作崗位上的“尖兵”。

他們急群眾之所急

為轄區居民排憂解難

用實際行動詮釋軍人本色

以不變的初心扎根基層

守護居民的共同家園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