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公安局志愿服務活動開啟第二個“金色十年”
2022-07-01 20:47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劉學佳 我來說兩句
2022年度“守護生命”志愿服務活動啟動(廈門警方供圖) 東南網7月1日訊(通訊員 廈公宣)“十年來,我們始終秉持以人民為中心,永葆初心、牢記使命,把‘守護生命’志愿服務活動打造成‘愛心廈門’的品牌項目、游客市民廣泛點贊的‘口碑項目’……”7月1日上午,廈門市公安局聯合廈門市委文明辦、團市委、市紅十字會、市體育局、市公共安全辦和集美區在集美浪漫海岸線賽艇訓練基地,舉行2022年度“守護生命”志愿服務活動啟動儀式,覆蓋全市熱點海域和山地的安全宣講勸導、巡邏救援等加強性志愿服務工作全面啟動。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重要指示精神,廈門市公安局在去年“山海云地空”五位一體全天候“守護生命”志愿服務模式、景區和非景區景點安全管理專項整治與基層社會治理行動的基礎上,對“守護生命”志愿服務活動的內容提檔升級。 據了解,今年“守護生命”志愿服務工作在海域方面共設置了10個守護點,包括廈大白城、鼓浪嶼觀海園、海滄海角九號、集美浪漫海岸線、翔安下潭尾(新增,輻射同翔片區同安灣海域)等5個志愿服務站,珍珠灣、椰風寨、一國兩制、觀音山、鼓浪嶼港仔后等5個救生站;在山地方面,重點圍繞島內東坪山一帶和島外同安蓮花、汀溪一帶熱點戶外線路開展志愿守護服務,共有市公安局民警志愿隊和市公共安全宣教團隊、110義航隊,市救生協會水救隊、海滄救援隊、同安救援隊、翔安救援隊,北極星救援隊,思明海防救援隊,鼓浪嶼海救隊,519救援隊,馳鷹救援隊,十方救援隊等12支民間志愿服務隊伍,協同為廈門各區的熱點海域和山地提供安全宣傳與救助志愿服務。 據悉,自2012年起,廈門市公安局持續發揮110社會聯動工作機制優勢,聯合民間專業救援隊伍及海防巡邏救援力量等,針對水域、山地安全危險系數較高、執勤救援力量卻較為薄弱的點位開展安全宣傳、勸導與緊急救援志愿服務工作,有效避免游客、市民被困礁石和溺水等涉水安全事件的發生。 十年來,全體志愿者們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守護群眾生命,為群眾排憂解難,共組織了989批1.1萬余人次投入志愿服務,累計宣傳勸導46萬余人避險,開展公共安全宣講和技能培訓600余場次,救助遇險人員830余人,找回走散人員140余人,不斷提升“守護生命”志愿服務活動的感召力、影響力和人民群眾安全感、幸福感、獲得感,助力“平安廈門”“愛心廈門”和廈門“兩高兩化”城市建設。 救援隊參與志愿服務活動(廈門警方供圖) 【相關鏈接1】 2022年“守護生命”志愿服務活動亮點 守護隊伍進一步壯大 十年來,“守護生命”志愿救援隊伍迅速發展,共與12支擁有山地、水域、高空救援技能,配備搜救船艇、無人機、聲吶探測儀、水上飛翼、體外除顫儀等專業救援設備的民間志愿救援隊建立了聯動協作關系,救援能力和水平快速提升。 今年,市公共安全宣教團隊、救生協會海滄、同安、翔安救援隊,十方救援隊、馳鷹救援隊作為首次參加“守護生命”志愿服務活動的隊伍,在啟動儀式上接受領導頒發聘書和授旗。 守護范圍進一步拓展 十年來,守護范圍從環島路沿線起步,實現覆蓋全市熱門海岸線和山地景區、非景區景點;守護項目也不斷延伸,從海域、山地巡邏救援起步,不斷拓展到城市尋人、安全宣教。全體志愿者們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工作理念,始終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探索形成了“山海同守護,服務不停步”的“山海云地空”五位一體全天候“守護生命”志愿服務模式。 服務站點進一步固化 從2020年在廈大白城海濱首設廈門市公安局“守護生命”志愿服務站固化志愿服務成效起,陸續布設了廈門市公安局“守護生命”鼓浪嶼海上志愿服務站、海滄海角九號海上志愿服務站、集美浪漫海岸線海上志愿服務站、翔安下潭尾海上志愿服務站,使志愿服務和應急救援工作有依托,有保障。 活動首次在島外啟動 這是“守護生命”志愿服務活動首次在島外舉辦啟動儀式,服務范圍首次實現6個行政區全覆蓋。十年來,“守護生命”志愿服務不斷沉淀和積累,厚積薄發,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先后榮獲第四屆“福建青年志愿者優秀組織獎”、福建省志愿服務項目大賽“應急救援類優秀項目獎”、廈門市學雷鋒志愿服務“最美志愿服務項目”等榮譽,相關救援守護成效被媒體和群眾廣泛報道、點贊,相關經驗做法被公安部情報指揮中心全國推介。 【相關鏈接2】 2022年“守護生命”志愿服務活動安排 “守護生命”志愿服務活動啟動后,各志愿服務力量根據以下安排組織做好各守護時段、守護點的加強性宣導、救援志愿服務工作。具體安排如下: 一、守護時間 2022年7月至10月。 二、守護點位 1.環島路沿線的廈大白城、珍珠灣、“一國兩制-椰風寨”、觀音山; 2.環鼓浪嶼海域; 3.海滄海角九號; 4.集美浪漫海岸線; 5.同安灣同翔片區海域; 6.思明區東坪山一帶,同安區蓮花、汀溪一帶熱點戶外線路。 三、服務內容 1.宣傳安全常識 為群眾提供潮汐、游泳安全等咨詢服務,向市民、游客宣傳普及海上安全常識。 2.簡單醫療護理 利用急救箱內置消毒、止血、消暑等常用醫藥用品,為輕微受傷、中暑、低血糖等癥狀的市民游客提供簡易應急醫療服務。 3.岸線巡邏勸導 利用無人機、擴音器等設備,漲潮時及時文明勸導在礁石、海浪漩渦等危險區域的游客避險;退潮時勸導海中游客上岸避險。每次執勤組織巡邏勸導的次數不少于2次。 4.海上尋人救助 應用望遠鏡、無人機、船艇等設備在近海區域開展巡邏執勤,查找離岸較遠的游客,及時勸導救助群眾上岸,避免被困礁石、溺水等事件的發生。 5.防災避險宣傳 臺風來臨前,針對游客在海邊戲水、逗留、擺拍等危險行為,強化游客勸導,避免涉水安全事故的發生。 6.困礁溺水救助 針對環鼓浪嶼海域礁石多,被困礁石警情多發的特點,在鼓浪嶼觀海園設立服務站,利用船艇在鼓浪嶼皓月園、大德記、印斗石、港仔后、內厝澳等易發生群眾溺水和困礁的危險海域開展勸導和救援救助。 7.山地守護救援 加強島內外驢友迷路、被困警情多發的戶外山地熱門線路和打卡點的拉練、巡護,協同開展應急聯動救援。 8.城市尋人 由 519 救援隊、馳鷹救援隊、十方救援隊承擔,其中十方救援隊為主負責思明、湖里區,519救援隊為主負責海滄區和集美區杏林、杏濱、灌口,馳鷹救援隊為主負責同安、翔安區和集美區集美、僑英、后溪。 9.公共安全專題宣講 由市公共安全宣講師團隊采取進學校、下社區等方式,組織開展減防災知識宣講和急救知識培訓,提高市民群眾避險自救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