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思明:直面痛點堵點 推動文明創建
2022-06-24 09:25:47? ? 來源: 鄧婕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思明:直面痛點堵點 推動文明創建 東南網6月24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鄧婕)每周召開調度會,及時對整治工作查漏補缺;推進“近鄰·思民”行動,主動回應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強化過程監督和一線考察,錘煉黨員干部過硬作風……4月8日,思明區吹響文明創建“百日攻堅”行動號角,全區上下聞令而動,決意用實干實效為廈門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作出貢獻。 作為文明創建的主戰場,思明區直面痛點堵點難點,認真總結經驗,深入研究謀劃,進一步深化“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創建靠民”理念,推動文明創建工作常態長效。 精準精細補短板 上周末,廈門重現好天氣,露營愛好者又紛紛出動。記者在走訪了幾個熱門戶外帳篷露營地后發現,不文明的露營現象少了:在黃厝沙灘附近,多數市民主動將露營點前移到沙灘,盡可能減少對草坪的破壞;不少帳篷內自備垃圾袋,市民將產生的垃圾自覺打包后放進附近的垃圾桶。 在思明區對標全市五大專項整治行動,在全區開展十大專項整治提升行動后,思明區城市管理局、區市政園林局和濱海街道等部門單位就聯合行動,對在環島路破壞綠地、在綠地上擺攤設點等行為開展專項整治,取得階段性成果。 據悉,十大專項整治提升行動是基于區情實際總結出來的,著重補齊文明的短板弱項。連日來,思明交警重拳出擊,在各街道餐飲、娛樂場所等夜間消費區周邊開展整治違停占用人行道行動,并對重點街區采取“常態+錯時”工作機制,營造文明規范的停車秩序;工地粉塵污染危害大,思明城管采取“持續巡查+回頭看”方式,對存在問題的施工單位給予“依法實施處罰+微信公眾號曝光”,提升文明施工管理水平…… 堅持辦好身邊事 思明區中華街道霞溪社區墻頂巷內多為上世紀80年代老舊房屋,樓房密集間距小,不少居民亂牽亂掛、隨意晾曬,這些現象不僅影響城市形象,也存在極大安全隱患。 在文明創建中,社區工作人員通過上門收集意見,篩選出居民反映強烈的“頭號問題”。不文明晾曬行為,看似一件小事,但涉及居民過多,就成了社區的一件大事。為妥善解決此問題,社區根據街道“一心二問三看四率”工作法,邀請城管隊員、社區民警、居民骨干等提意見、定方案,最終達成共識:設立固定晾曬區。此舉獲得一致點贊,也提升了群眾對創建工作的知曉率、支持率、參與率和滿意率。 思明區始終把文明城市創建作為民生工程,讓創建成果更有溫度、人人共享。 去年以來,思明區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100%完成“為民辦實事”項目清單265個;建成一批“口袋公園”,15分鐘便民生活圈、健身圈、公共文化圈基本建成,率先全市實現照料中心、居家養老服務站點全覆蓋;100%完成1989年以前建成并符合條件的老舊小區的改造提升,推進農貿市場提檔升級,提高群眾生活品質。 廣泛發動同參與 在思北路口的廈禾小公園,成堆垃圾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干凈整潔的環境、文明友愛的氛圍。這歸功于思明區鷺江街道廈禾社區深化近鄰黨建模式,由街道社區牽頭,責任部門履職,共建單位支援,物業單位盡責,周邊商家配合,居民共同參與,凝聚六方合力形成的常態化管理。 在文明創建中,思明區充分發揮近鄰黨建優勢,推動形成齊抓共管、共治共享格局。眼下,一場場潔凈家園行動在全區10個街道98個社區全面鋪開。在梧村街道,街道社區工作人員、“雙報到”黨員、居民志愿者紛紛加入潔凈家園的隊伍中,用雙手扮靚家園。在琴島,鼓浪嶼街道積極發動群眾清理背街小巷、小區樓道、衛生死角等重點區域,用實際行動發揚愛國衛生優良傳統。 思明區依托“1+10+98+N”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點)全覆蓋、立體化實踐陣地體系,充分發揮居民家門口陣地功能,常態化開展文明實踐活動。 3月,思明區委宣傳部、思明區委文明辦啟動“年輕思明·志愿聯盟行動計劃”、打造百個思明區志愿服務驛站、開展萬名志愿者暖城行動、培育一批親子志愿服務實踐陣地、開展“年輕社區·近鄰文明行”活動、打造思明志愿服務聯盟加油站等六大文明實踐項目,進一步構建點多面廣、功能完善的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網絡,讓“思明因你而更美”成為廣泛共識。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