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大學成立華僑華人與區域國別研究院
2022-06-11 18:06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李霖 我來說兩句
與會嘉賓為研究院揭牌(華僑大學供圖) 東南網6月11日訊(通訊員 吳江輝)6月11日,華僑大學華僑華人與區域國別研究院揭牌儀式暨“百年大變局下的華僑華人與區域國別研究”學術研討會,在該校廈門校區舉行。這是華僑大學堅持以僑立校、為僑服務的重要舉措,也是推進新文科建設與發展的創新探索。 當天,福建省委統戰部、福建省僑聯等有關方面負責人共同為研究院揭牌。香港大學原校長王賡武、中山大學黨委書記陳春聲、日本京都大學教授濱下武志、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錢乘旦、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原院長陳岳、華中師范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徐勇等海內外著名學者以書面、在線或視頻方式致辭祝賀。境外20多家學術機構和學者紛紛發來賀信,來自國內高校和研究院所的30余位知名學者出席。 華僑大學黨委書記徐西鵬代表學校致辭,介紹了成立研究院的背景、目的和特點。華僑大學校長吳劍平主持揭牌儀式。 作為東亞和東南亞研究的著名學者,92歲高齡的王賡武先生在致辭詞中表示,深入研究新形勢下的全球華人,正當其時。同時他也熱烈祝賀吳小安教授及其研究團隊勇擔重任。國際著名的區域問題研究專家、京都大學教授濱下武志在致辭中說:“海外華人是跨學科課題,意義重大,RIGCAS院名極具開拓性和挑戰性;衷心希望在吳小安教授的帶領下,RIGCAS發展成新時期華僑華人研究的全球中心。” 華僑大學黨委書記徐西鵬向吳小安教授頒發院長聘書(華僑大學供圖) 揭牌儀式后,三位不同學科背景的著名學者受邀作了精彩的主旨報告。復旦大學文科特聘資深教授葛兆光、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社會人類學研究所暨牛津大學人類學教授項飆、華僑大學講席教授莊國土分別以《為什么東部亞洲海域可以成為一個歷史世界》《再生產的人口流動》《21世紀初期世界華僑華人的新變化》作報告。三位重量級學者的主旨報告深刻生動,從各自專業領域的視角出發,對我國華僑華人與區域國別研究提出了許多真知灼見。華僑大學講席教授、華僑華人與區域國別研究院院長吳小安主持了主旨報告會。 當天下午的研討會,分為兩場平行論壇和一場圓桌論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京大學、中山大學、浙江大學、廈門大學、東北師范大學、云南大學、暨南大學、上海師范大學、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等全國重點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福建省社會科學院、福州大學、福建師范大學、嘉應學院等地方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學者線上或線下參加研討,暢談區域國別學的學科建設,展望學科建設的未來和發展趨勢。 區域國別學是我國新興的交叉學科。把華僑華人研究與區域國別研究相結合,既是吳小安講席教授的創舉,亦是華僑大學的研究特色所在。研究院聘請10位來自新加坡、美國、日本、英國、德國等國的知名學者擔任國際咨詢委員會委員。研究院擬設立全球中國與華僑華人群、中華文明與華僑華人群、亞太區域與華僑華人群、比較移民與華僑華人群、印度洋區域與華僑華人群、僑鄉文化與華僑華人群等六大研究群,匯聚海內外知名學者和青年才俊,聚焦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開展深入研究,努力建設成為國際知名、高水平的華僑華人問題研究院。 境內外學者代表線上致辭(華僑大學供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