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海滄區 > 海滄頻道 > 今日海滄 > 正文

海滄區檢察院踐行檢察為民 當好海滄公益守護者

2022-06-01 17:00:00? 作者: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劉瑋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公益是什么?是藍天、碧海、凈土,是人人都能放心喝的干凈的水、放心吃的食品藥品,是能夠安全通行的道路,是不必擔心高空拋物的生活環境……公益與民生福祉緊緊相連。

檢察機關作為國家法律監督機關,是維護法治的法律監督者。檢察官作為公共利益的代表,肩負著重要責任。近年來,海滄區檢察院圍繞海滄中心工作,按照“講政治、顧大局、謀發展、重自強”的總體要求,切實強化法律監督,全面履行公益訴訟職能,聚焦聚力區人大指出的“教育、醫療、文化、交通、養老、社會治理等民生重點領域”,著力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取得良好效果。

2019年以來,海滄區立案公益訴訟案件34件;辦理訴前程序34件,其中提出行政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14件,發布民事公益訴訟公告3件;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2件。

回應社會關切

傾力傾情保障群眾合法權益

人在城中,一個安穩的棲身之所是幸福生活的基礎。海滄區檢察院把關切的目光投向群眾日常生活的安全上,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對公益訴訟案件辦理領域的新需求。

——防范高空拋物,撫平“懸在城市上空的痛”。

家住海滄某小區的胡某,在長達3個多月的時間里,為發泄心中怨氣將酒瓶等物品從33層高樓隨意扔下,令小區居民提心吊膽。2021年7月,胡某涉嫌高空拋物罪移送審查起訴后,海滄區檢察院立案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進行調查,9月提起福建省首例高空拋物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當事人胡某表示悔改并愿意積極配合檢察機關的全部訴訟請求,11月在小區公示欄及《廈門晚報》上公開賠禮道歉。小區居民拍手稱快:“幸虧有法律守護‘頭頂上的安全’,讓高空拋物不再任性。”

力求辦理一案、治理一片,海滄區檢察院積極履行行政公益訴訟檢察職能,針對轄區存在的高空拋物、墜物情形,會同海滄區建設與交通局邀請轄區4個街道、48家物業公司與133名小區物業主任共同召開推進會以凝聚共識、推動整改,并通過健全行政監管、普法宣傳、信息互通、物業管理等方式落實整改效果,形成良好示范效應。此案獲評省檢察院公益訴訟守護美好生活典型案例。

——消除馬路上傷人奪命的隱患,拔掉“釘子陣”,修復盲道,守護群眾“腳底下的安全”。

交通道路連通千家萬戶,是城市的毛細血管,是市域治理的神經末梢。海滄區檢察院就轄區部分路段存在“釘子陣”可能危害社會公共安全的情形,通過“圓桌會議+公開聽證”,與行政主管部門攜手推進整治工作,助力消除道路安全隱患。針對盲道建設涉及多部門協調困難的情況,利用“磋商函+圓桌會議”督促行政主管部門開展專項整治,共同推動轄區250條盲道完成整改,督促發放文明騎行宣傳手冊5600余份,張貼告知單2萬余張,施劃共享車輛停車框6300余個,設置標志牌90個,為視障群眾鋪就安全路、放心路。

——為群眾筑起食品藥品安全屏障,保障千家萬戶“舌尖上的安全”。

去年,海滄區檢察院綜合運用提起訴訟、檢察建議、圓桌會議、制發監督函等方式,與行政機關合力,推動海滄區400余臺食品自動售貨機完成“持證上崗”“持證經營”,在機身顯眼處按規定張貼了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等相關信息,推動相關行政部門出臺《關于進一步明確自動售貨食品經營許可監管相關工作的通知》,創新“一證跨區準營”制度,推動新業態規范有序發展。這是海滄區檢察院傾力守護食品安全的一個縮影。

從農田到餐桌、從線上到線下,食品藥品安全關乎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海滄區檢察院將“食以安為先”的理念根植于心、付諸于行,聚焦食品藥品安全領域公益受損的突出問題,開展“保障千家萬戶舌尖上的安全”“中小學校、幼兒園周邊食品安全”等專項監督活動,辦理了生產銷售摻入硼砂的食品、城市生活飲用水二次供水質量問題、食品藥品嚴重失信“黑名單”、網絡醫療器械銷售不規范等一批有影響力的公益訴訟案件。

海滄區檢察院用點點滴滴的檢察擔當作為,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檢察官現場查看可能存在水污染問題的流域并督促整改。

守護青山綠水

聚力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

半城湖海半城綠,得天獨厚的自然美景是海滄的天然優勢。立足海滄區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成果,海滄區檢察院貫徹落實打造“高顏值生態文明示范區”工作要求,緊抓污染防治,充分履行公益訴訟職責守護生態環境。

伴隨城市發展,城市空間中的古樹名木生存狀況如何?海滄區檢察院開展“守古樹、護名木”公益訴訟專項行動,發出5份訴前檢察建議,監督主管部門及所屬街道依法履職,強化全區63株掛牌古樹養護工作,完成違建、垃圾傾倒等問題整改24處,守護林木資源。同時,推動依托古樹建設兩處“口袋公園”,打造人樹和諧共生的休閑場所。

海滄區檢察院緊盯全區污水管網排查整治,實地走訪調查轄區39家洗車場所,就部分洗車場所存在未經辦理排水許可證即開展洗車業務、擅自采取地下水用于經營洗車業務、違規排放污水等問題,制發4份檢察建議敦促相關主管部門開展監管工作,切實保護城市水資源。

聚力消除環境安全隱患,海滄區檢察院就部分醫療機構開設放射性治療項目未取得許可執照的監管漏洞,依法督促行政主管部門開展專項整治活動,并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備忘錄,目前轄區已有58家涉輻單位取得輻射安全許可證,推動有效監管。

匯聚合力共建綠色生態屏障,海滄區檢察院充分發揮公益訴訟協同作用,健全協作配合機制。不斷強化與行政機關間的協作配合、信息共享,增進各方共識,凝聚公益保護合力,形成良性、互動、積極的工作關系,推動公益保護協作向縱深發展。

海滄區檢察院主動對接紀委監委、審計、公安、河長辦等部門,堅持把訴前程序實現維護公益目的作為最佳司法狀態,通過檢察建議、告知函、圓桌會議等方式促進檢察監督與行政執法良性互動,辦結案件中行政機關回復整改率100%,既實現了監督效果,又節約了司法資源。

當前,海滄區檢察院與區林長辦公室建立“檢察長+林長”工作機制,增強保護發展林業資源合力,共同為海滄區依法治林管林營造良好法治環境;總結深化“檢察長+河長”協作模式,將湖長制納入其中,持續發揮駐點作用,合力提升海滄區河湖治理和管護水平。

青山巍巍,是滿目蔥蘢;碧海藍波,是生機勃勃。愛一片天,戀一處景,護一方水土。海滄區檢察院以民愿民盼為努力方向,守護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走過千山萬水,仍需跋山涉水。積極能動履職,凝聚各方力量,海滄區檢察院將持續提升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水平,努力提供更加優質的公益訴訟檢察產品,服務保障海滄建設國際一流灣區,書寫人民更加滿意的檢察答卷。

【數據】

34件公益訴訟立案

2019年以來,海滄區立案公益訴訟案件34件;辦理訴前程序34件,其中提出行政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14件,發布民事公益訴訟公告3件;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2件。

整改盲道250條

海滄區檢察院推動轄區250條盲道完成整改。督促發放文明騎行宣傳手冊5600余份,張貼告知單2萬余張,施劃共享車輛停車框6300余個,設置標志牌90個。

63株古樹養護

海滄區檢察院開展“守古樹、護名木”公益訴訟專項行動,發出5份訴前檢察建議,強化全區63株掛牌古樹養護工作,完成違建、垃圾傾倒等問題整改24處,守護林木資源。

回復整改率100%

通過檢察建議、告知函、圓桌會議等方式促進檢察監督與行政執法良性互動,辦結案件中行政機關回復整改率100%。

【亮點】

全市首次

聘任臺胞公益訴訟

觀察員

對于海滄區檢察院的檢察官們來說,深入社區、學校、企業介紹檢察公益訴訟工作,已是一種常態。不久前,海滄區檢察院檢察官主動對接生態環境保護部門,一同送法進企業,先后走訪轄區9家企業。檢察官們就企業如何防范經營風險、維護合法權益等問題進行詳細解答,也建議企業進一步增強環保意識,注重綠色生產、安全生產。企業家們表示:“歡迎檢察官多多進企業,這樣的活動多多益善,既幫助我們經營者提高守法經營意識與防范法律風險能力,也讓員工的法律意識有所增強。”

海滄區檢察院延伸辦案職能,多次開展“送法進企業”普法宣傳活動。其中,會同海滄生態環境局開展的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為主題的普法宣傳活動獲生態環境部肯定,并作為典型做法以執法簡報形式進行經驗交流推廣。

立足區位優勢,海滄區檢察院創新舉措提高公眾對公益訴訟工作的關注、支持和參與——扎根于海滄這個全國設立最早、最大的臺商投資區,海滄區檢察院因地制宜打造“涉臺檢察”品牌,為助力“第一家園”建設貢獻檢察力量。在保障臺胞臺企合法權益的基礎上,海滄區檢察院依托涉臺檢察聯絡室,充分發揮臺胞檢察聯絡員的作用,全市首次聘任臺胞公益訴訟觀察員,參與公益訴訟巡查及宣傳,拓展辦案效果。

【點擊】

行政公益訴訟

訴前程序案件

“回頭看”全覆蓋

公益訴訟案件辦理后,有關單位是否真整改?成效是否能保持?海滄區檢察院牢固樹立“在辦案中監督,在監督中辦案”理念,常態化開展“回頭看”,鞏固落實辦案成效。辦案后,并非簡單地以行政機關的回復作為判斷其是否依法履職的依據,而是通過實地調查核實、聯合檢查、網絡平臺抽查等多種方式檢驗行政機關整改成效,強化對公益訴訟損害修復持續跟蹤問效,實現已辦結的23件行政公益訴訟訴前程序案件“回頭看”全覆蓋。同時做好代表委員聯系工作,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臺胞公益訴訟觀察員現場查看整改落實情況并開展聽證聽取意見,多措并舉確保公益保護實效。

立足區情

開展文物保護工作

2021年以來,檢察公益訴訟在法定辦案領域上形成了“4+5+N”格局,除了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4個訴訟法明確列舉的領域外,英烈權益保護、未成年人保護、安全生產、個人信息保護、軍人地位和權益保護等也同時納入辦案領域。

海滄區檢察院協同行政主管部門開展革命文物、涉臺文物等文物保護工作,實地走訪調查東頭山烈士陵園、魁星樓管護情況,與相關部門開展座談并建立協作機制。目前,已推動轄區4處文物保護單位完成整改,并在全區開展專項保護整治活動,督促落實街道每2個月至少1次的全覆蓋巡查制度。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