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海滄區“組合拳”助推“新冠檢測神器”產業發展
2022-04-04 20:33:35? ?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POCT產業園的工程規劃許可證提前審批通過(海滄融媒體中心供圖) 東南網4月4日訊(本網記者 劉瑋)近日,國家藥監局公布已批準的新冠病毒抗原檢測試劑產品,海滄區奧德生物成為全省首個獲批企業。而轄區內另一家企業,廈門寶太生物的新冠抗原檢測試劑也進入了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及有關政府部門批準的緊急使用清單。 今年以來,由于疫情,企業生產經營普遍遇到困難。為了給轄區企業紓危解困,海滄區黨委、政府主動靠前,深入企業一線,送上貼心服務,以新冠抗原檢測試劑企業為例,針對企業實際需求,“給”人、“給”房、“給”指導,更有“保姆式服務”。 3月28日,廈門寶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太生物)POCT產業園的工程規劃許可證提前審批通過。從上交材料到審批取證僅用了7天,這預示著產業園開工時間將比預期提前兩個月。寶太生物是專業從事體外診斷試劑及儀器研發、生產、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為提高企業產業規模,寶太生物已于2021年10月獲得土地,擬建設POCT產業園,目前正處于前期辦理施工手續階段。 “海滄在服務企業上踏實細致,真正站在企業的角度結合實際情況解決問題,我們不用跑就有部門上門服務,及時有成效。”在寶太生物基建部總監渠迎冬看來,產業園能提前開工,得益于海滄區“當天問當天回復,第二天一定有進展”的服務態度。“審批速度大大超出了我們的預期。在提交審批材料時,我們才發現各部門內部都已提前協調通氣,企業不用操心,做到‘保姆式服務’。” 為支持企業增資擴產,海滄不遺余力,相關職能部門形成合力,加快推進項目完成建設,促進早日投產。 在廈門出口加工區,原本企業閑置的14萬平方米的廠房再次被“盤活”,寶太生物在此大展拳腳;在東孚,某企業的8000平方米的生產車間經協調后,成為奧德生物的另一個生產基地。 “在企業產能瓶頸期時,這個14萬平方米的廠房無疑是雪中送炭,為我們解決了產能不足的問題。”寶太生物副總經理黃建國提起當時的窘境,點贊海滄相關部門的協助。此外,為正生物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在企業增資擴產的過程中,海滄區工信局等相關部門積極幫助我們協調用地問題,在這過程中,能夠感受到海滄在服務企業上的用心,我們覺得很暖心。” 海滄區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現階段,奧德生物、寶太生物、為正生物等新冠抗原檢測試劑企業產能加大,急需擴大現有生產空間,而部分企業的閑置廠房通過協調也能發揮價值。據介紹,通過資源整合,企業產能實現最大化,目前海滄區新冠抗原檢測試劑企業的日產能可達3500萬人份/日。 海滄區政府協調市住房局為企業提供1000間臨時住房(海滄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春節前,來自云南的小陳成功入職寶太生物。“企業提供宿舍,解決了我們的后顧之憂,讓我們覺得特別溫馨。”小陳和工友們入職后住進了公司安排的宿舍。 今年1月,因產能擴大,寶太生物等轄區多家企業急需員工。海滄區協調勞務公司,協助多家企業招聘員工。同時,為保障企業招聘的外來員工的住宿問題,海滄區政府協調市住房局為企業提供1000間臨時住房,保障短期內外來員工的住宿。此外,海農社區志愿服務隊“店小二”整合社區資源,也為寶太生物員工的住宿問題解憂。 寶太生物副總經理黃建國說:“春節前后正是招工季,在政府協調之下,解決了我們用工的燃眉之急。不僅如此,社區‘店小二’的服務也很細致,幫助提升了企業周邊交通情況。” 2021年海滄診斷試劑累計出口額超過170億元,約占全國新冠抗原檢測試劑出口的1/3,為全球抗疫工作貢獻了海滄力量。在“海滄制造”新冠病毒檢測試劑搶占國內外市場先機的背后,離不開海滄區各級各部門全力提供的“保姆式”貼心服務。當前,全省有29家企業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獲得國外認證并進入出口“白名單”。其中,廈門有25家,19家在海滄。 海滄區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日前,已對接省、市藥監部門來到企業靠前指導,針對企業的申報時的材料歸集、現場審核、審評審批等環節進行專業指導。據透露,安邦生物、寶太生物的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產品有望在近期通過國內注冊申報。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