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 幻燈片 > 正文

廈門思明:岸綠水美 高顏值城區入畫來

2022-04-01 09:50:56? 作者: 曾宇姍?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思明區全面實施河(湖)長制,執生態畫筆書寫治水文章

岸綠水美 高顏值城區入畫來

◆正在清淤整治的筼筜湖

◆改造升級后的筼筜湖觀鳥廊

▲中山公園的水“活”起來

東南網4月1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曾宇姍/文 沈威/圖 通訊員 夏思萱)筼筜湖綜合治理成效顯著,彰顯“城市會客廳”的魅力;塔頭、東坪山等水庫如碧玉般靈動,鑲嵌于青山之中;松柏湖碧水靜流,隨處可見鳥類嬉戲……思明區生態宜居的面紗,緩緩揭開。

近年來,思明區全面實施河(湖)長制,緊抓源頭治理,加快推進入湖入庫排污口截污改造、污水管網“正本清源”改造及小微水體整治項目建設等。2021年,思明區水庫年度水質均達到評價標準,轄區主要水體水質穩步提升。執生態畫筆書寫治水文章,思明區將以更嚴要求、更高標準打造更加優質的水生態環境。

綜合治理筼筜湖全面恢復納潮清淤與補水齊抓共管

增大納潮量搞活水體,完善內湖側護岸修復;水域清淤補植紅樹林,提升防洪排澇能力;鋪設管道“西水東調”,保障水體循環更“健康”……筼筜湖水環境治理從未止步。作為“城市會客廳”,這一汪碧水濃縮著廈門的發展理念之變,打造出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樣板。

位于湖濱北路與湖濱西路交叉口處西堤北端納潮口的筼筜湖第二排澇泵站及西堤閘工程,目前正在進行排水閘主體和設備安裝等工程。筼筜湖保護中心規建科工作人員黃磊介紹,該工程以“防洪50年一遇,擋潮200年一遇”為標準,著力降低筼筜湖及周邊中心主城區受淹風險。其中,筼筜湖第二排澇泵站及西堤閘工程導改工作是排潮閘建設的必要環節,通過一期導流施工,筼筜湖已全面恢復納潮,水質得到明顯提升。

3月21日,筼筜湖第二排澇泵站及西堤閘工程內湖側改造整體完工,潮汐廣場及觀鳥廊正式對外開放。經過改造,護岸路面最大寬度近5米,各色花境小品點綴其中,兼具美觀性與實用性的內湖沿岸成為市民游客賞景游樂的新去處。

下好水環境治理“一盤棋”,筼筜湖的綜合提升還依靠生態清淤與生態補水齊頭并進。據悉,筼筜湖生態環境整治提升一期項目對主湖區水域范圍進行清淤,總清淤量達100萬立方米,同時加固修復存在安全隱患的駁岸,開展補植紅樹林等生態修復工作。而筼筜湖“西水東調”生態補水工程沿松柏湖、天地湖增設了一條海水管道,將形成聯動調運、雙管運行模式,提高上游松柏湖、天地湖的水體交換能力,保障水質。

持續推進 從源頭實現雨污分流 正本清源改善環境

環繞著筼筜湖,1500個小區(含辦公樓)的雨污管網,正在進行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更新改造,這是思明區污水處理設施高質量高標準建設項目的施工點之一。當前,思明區將正本清源改造作為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和“島內大提升”的具體措施,加快補齊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的短板,從源頭實現雨污分流和達標排放。

在思明區污水“兩高”建設筼筜湖南岸及南部沿海區域排水管網改造工程中,涉及諸多老舊小區和市政道路,施工方對雨污管網空白區進行補強。“許多老舊小區只有一套雨水管網系統,污水也接入雨水管,容易造成管道堵塞、污泥堆積,雨水冒溢時就臭氣熏天。即使是曾經做過雨污分流管道的,年久失修也出現破損、塌陷的情況,必須對管網病害進行修復。”筼筜湖南岸及南部沿海區域排水管網改造工程代建項目經理彭明德告訴導報記者,該項目就是給地下管網“大換血”,糾正雨污混接錯接現象,增設立管讓雨污水各行其道,還居民們一個更清新的環境。

由于老舊小區、道路地下管網復雜,項目進場前,施工團隊便組織電力、燃氣、水務、通信等管線單位現場踏勘交底,做好充分的前期準備。為最大程度減少對交通和居民的影響,施工方還采取現場調查、走訪等形式,摸清施工區域人車進出、車輛停放等情況,提前制定交通疏導方案,并嚴格掌控施工時間,避免打擾居民的日常起居。“不僅如此,項目施工以來,始終堅持每日例會制度,當天的問題當天處理,務必扎實、高效推進施工進度。”彭明德說。

據介紹,思明區污水“兩高”建設筼筜湖南岸及南部沿海區域排水管網改造工程共劃分為A、B兩個片區,覆蓋建成區面積約30.02平方公里,截至目前,410個小區、54條道路已進場施工,其中135個小區、10條道路已完工。

創新舉措 內外兼修提升水生態 小微水體整治見成效

如果把江河湖海比作城市水環境的“動脈”,小微水體就是其中的“毛細血管”,關乎城市生態發展,更關乎百姓民生福祉。2020年,思明區轄內的演武池、芙蓉湖、廈大水庫、南普陀蓮花池、軟件園二期上水塘、軟件園二期下水塘、中山公園、萬石湖水庫等8個小微水體被納入河(湖)長制實施范圍,開啟了“小微水體”到“小微景觀”的華麗變身。

去年7月,中山公園啟動改造提升工程,“讓中山公園的水‘活’起來”成為改造提升的重要目標。“改造前,中山公園幾乎沒有外水補給,水循環及水體自凈能力較差,這造成了湖區藻類過度生長、水體能見度不夠等問題,部分區域甚至散發異味,讓市民游客的體驗感大打折扣。”于是,負責中山公園小微水體修復項目的蘇交科設計師曾瑜牽頭規劃,從水循環、生態修復、駁岸改造三方面對公園水體進行提升。

科技措施與生物治理雙管齊下,設計團隊采用低能耗的涌泉式水循環裝置,又從重塑水下地形入手,設置FBR邊岸濕地培養微生物,水域內則種植菖蒲、蒲草等植物。涌泉循環泵與水體的物質交換,維持了水生態的完整性,中山公園26779平方米的湖面得到治理。“這是思明區水環境治理的成功實踐,也為廈門市小微水體整治作出良好示范。”曾瑜說。

如今,在思明區轄內,一處處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美好景象,串起年輕城區的風景線。實施河(湖)長制以來,思明區把水環境治理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突破口,對生態景觀進行全方位升級,百姓家門口成為詩意棲居之地,高顏值城區盡顯人水和諧生態之美。以構建一流生態為目標,思明區將繼續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讓思明人共享文明生態家園。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