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思明:近鄰監督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2022-03-31 22:25:33?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近鄰監督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思明區紀委監委將監督觸角延伸到社區基層“神經末梢”,推動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 在前埔北區農貿市場,區、街道、社區三級“近鄰監督員”和市場監督執法人員走訪經營者。 廈門日報訊(文/圖 記者 薄 潔)立足“監督的再監督”,聚焦“急難愁盼”問題的解決——今年,思明區紀委監委探索建立“近鄰監督”工作模式,將監督觸角延伸到社區基層“神經末梢”,致力于推動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急難愁盼”問題,在高質量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構建多元參與監督格局 通過“進得去、坐得下、聊得開”的方式,從群眾“家長里短”中發現“急難愁盼”問題,做細做實監督的“最后一米”,這是“近鄰監督”的工作內核。記者從思明區紀委監委了解到,“近鄰監督”將把紀檢監察工作做實在一線,充分發揮全區各級紀檢監察組織、特約監察員、黨風政風監督員、居民群眾等監督合力,運用“近鄰監督”工作模式及時發現“急難愁盼”問題,分析原因、督促主體責任部門落實整改,構建多元參與監督格局,以紀檢監察監督保障提升基層治理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由區、街道、社區三級構建的“‘近鄰監督’一中心兩室”也相繼成立,除了在區紀委監委成立“近鄰監督指揮調度中心”,全區10個街道紀工委還建立了“近鄰監督處置室”,部分社區也先行設置“近鄰監督工作室”,分工明確、職責明晰,構建起多元參與監督的新格局。 把脈問診推進問題解決 找問題、解難題、辦實事——緊盯基層治理“小微權力”,聚焦“急難愁盼”問題的解決,思明區紀委監委還制定了《近鄰監督基層治理重點監督清單》《近鄰監督基層治理主體責任清單》《近鄰監督回訪評價清單》等三份責任清單,通過精準“把脈問診”推進問題的解決,實現群眾從“旁觀者”到“監督者”的轉變,讓群眾對“近鄰監督”質效、主體責任服務質量、履職質效進行評價。 思明區紀委監委表示,“近”就是要把監督的“最后一米”做實,凝聚社區紀委、特約監察員、居民群眾等基層治理監督合力,“鄰”就是要善于從群眾“家長里短”中發現問題、精準施治,真正把問題矛盾解決在一線。依托“近鄰監督”模式,全區10個街道98個社區還聘請了一批“近鄰監督員”,他們將作為扎根一線的監督探照燈,發揮監督前沿崗哨作用。與此同時,區紀委監委還建立了“近鄰監督面對面”“近鄰監督閉環處置”工作機制,不僅面對面地了解訴求,心貼心地回應關切,還將對典型性問題開展回訪,確保群眾的“急難愁盼”事事有回音,件件有回應。 【相關】 整治農貿市場 筑牢疫情防線 圍欄圍起來了,進入市場有了專用通道;志愿者也多了起來,人員管控引導更加有力;經營者都戴上了口罩,市場內外秩序井然——家住文興東路的張阿姨一早去買菜,就發現前埔北區農貿市場與以往的明顯不同,“市場管控到位了,我們買菜也更安心。” 前埔北區農貿市場的變化,得益于思明區紀委監委著力打造的“近鄰監督”工作模式。在區、街道、社區“近鄰監督員”的監督合力作用下,不僅及時發現疫情防控工作執行時的薄弱環節,市場監督、公安、城管等部門還聯合開展整治,用心用情守護美麗思明。 明察暗訪發現問題 疫情防控風險點在哪里,監督重點就在哪里。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不斷變化,“近鄰監督員”也深入一線,精準開展監督。3月19日正值周末,區紀委監委疫情防控監督檢查組副組長鄭芬芳、前埔社區紀委特約監督員洪三省作為“近鄰監督員”一大早就來到前埔北區農貿市場明察暗訪,發現這里存在疫情防控漏洞。 前埔北區農貿市場作為廈門島內東部最大的農貿市場,交易活躍、人流量大、高峰期場內人員近千人。“農貿市場管理人員只有1個,測溫、驗碼都做得不到位,有的經營者還不自覺,連口罩也沒有戴。”周末早晨的農貿市場,人來人往,亂象頻現,“近鄰監督員”不禁眉頭緊鎖,一邊深入市場、攤位暗訪,一邊拿起手機記錄下發現的問題。 市場進出通道數量多、部分經營者和入場人員防控意識不強以及周邊占道經營等問題,導致市場管控難度升級——發現問題癥結,“近鄰監督員”片刻也不敢耽擱,趕緊將問題通過“近鄰監督”快速反應機制向上進行反映,力求在最短時間內解決問題,堵塞防控漏洞。 多管齊下加強監管 疫情防控事關千家萬戶。蓮前街道、前埔社區迅速啟動“近鄰監督”模式,很快,區紀委監委近鄰監督調度指揮中心掌握到這一問題,通過“室組地”工作機制,聯合蓮前街道紀工委、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對存在問題著手開展整治。 規范農貿市場管理,刻不容緩!為防止人員未經過掃碼測溫就進入場內,區市場監管局、蓮前街道進行現場調研,督促市場開辦單位關閉多余出入口,只保留1個入口和2個出口,并在入口處設置圍欄,形成進入市場專用通道,有效管控入場人員,落實單向流動,防止扎堆聚集。 “請大家進入市場佩戴好口罩……”市場內,3個擴音器循環播放著關于落實疫情防控要求的提醒語音。通過增設入口查驗志愿者、增設入口自動體溫檢測儀、7名市場管理員輪班場內巡查、蓮前市場監管所增派駐場人員等舉措,堵塞疫情防控漏洞,市場內外形成監管合力。針對農貿市場外圍隨意停放的電動車、共享單車,蓮前城管中隊督促規范有序停放,暢通市場出入口通道,并對占道經營的流動攤販進行整治。 多管齊下,監管力度不斷加強——區市場監管局聯合蓮前街道約談前埔北區農貿市場開辦單位及市場管理組,并開具《責令改正通知書》,責令其立即整改到位。蓮前市場監管所還聯合街道、公安和城管等單位開展聯合執法專項整治,責令未佩戴口罩的12名經營者收攤停業,并對其實施訓誡教育。并依據《福建省餐飲服務從業人員佩戴口罩的規定》,對市場周邊2家屢教不改的餐飲店開出罰單。 “我們從早忙到晚,在市場要待10多個小時,以前不少人不戴口罩,想想都后怕,現在一點也不擔心啦,很安心、很放心。”蔬菜經營者林先生看到前來回訪的“近鄰監督員”,不禁豎起拇指點贊。看著管理有序的農貿市場,“近鄰監督員”洪三省臉上終于露出了笑容,連連說道,反映的問題解決了,他也松了一口氣,“以后如果有問題,肯定還要通過‘近鄰監督’來反映,真的很高效!”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