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集美:“志愿紅”閃耀戰“疫”一線
2022-03-21 19:50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劉學佳 我來說兩句
集美心志愿服務隊志愿者幫助群眾完成信息登記(集美·誠毅志愿者聯盟供圖) 東南網3月21日訊(本網記者 李霖 通訊員 莊細香 吳林瑞 吳蓉蓉)近期,在廈門集美的大街小巷、鬧市郊區,隨處可見紅馬甲志愿者的身影,他們穿梭在核酸采樣現場、小區卡口,留下了堅實的足跡,一次次貼心服務、一句句溫馨提示,彰顯了集美志愿者們的正能量,也為防疫增添了一抹鮮艷的“志愿紅”。 連日來,集美區依托集美·誠毅志愿者聯盟、集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廣泛動員轄區各志愿服務隊伍、文明實踐所(站)積極投身疫情防控,以實際行動踐行雷鋒精神,傳遞志愿溫暖,共筑牢固的戰“疫”防線。 據統計,集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社工全力配合村居工作部署,奔赴“疫”線參與場地消殺、體溫測量、健康碼查驗等工作,同時積極招募和組織近1500余名志愿者參與疫情防控志愿服務,累計參與達6800余人次,總服務時長超1.6萬小時。 曾營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社工協助核酸采樣。(集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供圖) “疫”線有我 扎根基層助力核酸檢測 3月14日,灌口鎮安仁社區從外地返廈人員中篩查中發現1例確診病例。情況緊急,安仁社區實踐站社工立即跟隨社區安排,招募和動員黨員志愿者服務隊、三原色志愿者服務隊和新芽志愿者服務隊的18名志愿者協助開展信息采集、秩序維護等疫情防控工作,為居民講解采樣流程以及“黃”轉“綠”事項,指導“黃碼”居民到指定地點進行核酸檢測。同時,志愿者們耐心地安撫居民緊張焦慮的情緒,為有序完成核酸檢測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您好,請測量一下體溫,佩戴好口罩。”“您好,請提前準備好信息登記碼,調亮手機屏幕。”……連日來,集美街道、杏林街道等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夕陽美、集美心、集美苔芯等各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們忙碌在轄區各便民核酸采樣點,與醫護人員、社區工作者等攜手奮戰在核酸采樣一線,協助核查健康碼、行程碼、測量體溫,引導居民群眾有序、間隔排隊,提醒群眾佩戴好口罩,幫助群眾完成掃碼實名登記、采集信息等,配合醫務人員完成核酸采集,減少群眾等待時間,助力核酸采集工作有序高效開展。 18日深夜,集美盛光社區的臨時防疫卡點電源出現故障。接到求助信息后,僑英供電所“雙滿意”共產黨員服務隊志愿者火速趕往現場,全力為卡點排除電源故障,不到半小時就點“亮”防疫卡點。 此外,全區130多名社工與社區共進退,全天候協助開展核酸檢測、秩序維持、志愿招募統籌、入戶或電訪排查動員、信息錄入、防疫宣傳、路口執勤等各項疫情防控工作,筑牢為民護民的疫情防控網。 盧媽媽愛心隊對居家五保戶老人開展線上關愛慰問。(集美·誠毅志愿者聯盟供圖) 疫情不減溫情 線上關愛服務不停歇 為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管控工作,加強居民宅家自我防護能力,集美區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借助微信公眾號、微信群等推送口罩正確存放、居家環境防疫等貼合居民實際生活需要的疫情防控指南,轉發官方防疫信息,提升居民科學防護技能和信心。 為滿足青少年宅家學習需求,寧寶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于3月13日與集美大學青年志愿者再次啟動線上義務輔導,推出“云助學”計劃,鏈接了42名大學生志愿者為42名兒童青少年提供作文寫作技巧、看圖寫話、數學思維等“一對一”的“個性化”課業輔導服務,營造良好的居家學習氛圍與成長環境。 “最近新冠病毒來襲,無法登門為您服務,請見諒!”“室內注意勤通風,勤消毒,盡量不出門,出門一定要戴口罩。”……一通通充滿愛心的問候電話,是一個個發生在五保戶老人和集美區盧媽媽愛心隊之間的溫暖故事。疫情期間,無法為老人們提供上門服務。為兼顧安全與服務,盧媽媽愛心隊改變服務形式,組織志愿者開展線上關愛慰問,每日聯絡五保戶老人,了解老人所需所難,向老人普及防疫知識,勸導老人們非必要不出門,做好居家、外出個人防護等,把暖心問候和防疫叮囑送到老人的心坎上。 “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集美區廣大志愿者們積極弘揚雷鋒精神、嘉庚精神,以實際行動踐行志愿理念,參與疫情防控,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成為疫情中最鮮艷的一抹紅。”集美·誠毅志愿者聯盟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發揮區級志愿平臺“志愿大腦”溝通、調度作用,匯聚志愿力量、動員志愿參與,多形式宣傳防疫要求及措施,及時為志愿者們提供口罩等愛心防疫物資支持等,助力織密筑牢疫情防控網。 僑英供電所“雙滿意”共產黨員服務隊志愿者為防疫卡點排查電源故障。(集美·誠毅志愿者聯盟供圖) 雙嶺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社工陳秀治在核酸采樣點幫助群眾完成信息登記。(集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供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