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集美?李林村:打造美麗宜居鄉村 提升村民獲得感、幸福感
2022-01-26 00:32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劉學佳 我來說兩句
如今的許溪“溪林生態示范動線”已成為“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的生態觀光動線。林志杰 攝 許溪沿岸設置溫馨提示牌,提醒過往人員保持環境衛生。東南網記者 李霖 攝 東南網1月25日訊(本網記者 李霖)“幾年前,沿岸不少人養鴨養雞,生活污水直排,水里滿是淤泥……”站在許溪溪畔,看著如今眼前“青山綠水兩相宜”的美景,廈門市集美區李林村村民老劉的語氣中充滿了自豪與感慨。 從令人叫苦不迭的“臭水溝”,到野鴨游弋、白鷺翻飛、綠蔭映碧水好風光,許溪的蛻變,不僅是集美區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的一個縮影,也是李林村由“表”及“里”助推鄉村振興的一張名片。 1月24日,“學習宣傳貫徹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八閩行”蹲點主題采訪活動采訪團來到集美區灌口鎮李林村,近距離了解這里打造美麗宜居鄉村,提升村民獲得感、幸福感的發展故事。 2020年11月,許溪“溪林生態示范動線”項目開工建設,目前已完工驗收。這條串聯灌口和后溪兩個鎮、4個行政村近20個自然村的生態觀光動線,可為周邊村民提供休閑、健身的場所,也成為集美區又一生態觀光旅游線路。 集美城市發展有限公司代建事業二部水利工程高級工程師查智全告訴記者,該項目清淤疏浚、修筑堤岸;修建閘、堰生態調度,保障用水,營造景觀;沿河岸貫通休閑健身步道,設置親水平臺、水上汀步,打造兩岸立體植物帶,建設生態護岸,修復水系生態系統,為鳥類及魚類提供棲息場所,打造田園濱水美麗畫卷。 “現在真的是水清岸綠!”江西小伙劉興苗欣喜地表示,在李林村居住兩年多,他親眼見證了許溪的“華麗轉身”,越來越多像他一樣的新集美人,在這條“母親河”沿岸扎下了根。 在李林村公益圖書館中,孩子們在認真地閱讀。東南網記者 李霖 攝 傍晚沿著許溪散步消食、運動健身,再返回租住的房子,這是劉興苗的日常。在他租住的房子一、二樓,正是小有名氣的李林村公益圖書館。 圖書館館長蔡妙香是土生土長的李林村人,2019年,她耗時半年、花費近10萬元,把自家房子改造成了一個圖書館。“我們村外來人口很多,以前這些外來工子女放學后,就待在出租屋里等父母回來?!辈堂钕阏f,希望圖書館能喚起人們對城中村孩子的關注,村居孩子們也能在這里暢游書籍海洋,愛上閱讀,了解公益。 兩年來,蔡妙香自掏腰包建設公益圖書館的事跡吸引了大家的關注。文明在傳遞、感動在蔓延,不少公益組織、愛心人士或捐書,或出力,攜手擦亮這座坐落在許溪河畔的小小燈塔。截至目前,李林村公益圖書館共有書籍約6000冊,吸引逾百名志愿者參與服務。 如今,圖書館不僅承擔借書閱讀的功能,也成為聚會議事的好地方。24日下午,一場特別的學習會就在這里舉辦。主持學習會的是李林村黨委書記、村主任周永健,他與村里的黨員們共同學習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中關于推進鄉村振興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討論研究具體舉措,暢談分享心得體會。 “環境得到全面改善,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會上,李林村中侖社隊長周志勇侃侃而談。他說,自從污水管道鋪設、排洪溝整修以來,中侖社實現從“臟亂差”到“凈優美”的轉變。 灌口鎮三李城萬達廣場(萬達供圖) “環境美了,腰包更鼓了”,不少李林村村民津津樂道,村居環境的提升,不僅“面子”好看,還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賞許溪兩岸風光,到李林村公益圖書館“打卡”,品嘗灌口鹵鴨、姜母鴨……很多來李林村游玩的人會將終點站落腳在灌口鎮三李城萬達廣場。 這個位于廈門西北隅,集商業、餐飲、影院等為一體的商業綜合體,由廈門市集美城市發展有限公司開發建設,是集美區重點建設的村集體發展項目,也是廈門市首個以協議出讓方式取得土地,由國企與村居合作開發的村集體發展項目。該項目填補了灌口鎮大型商圈的空白,直接輻射灌口、后溪、軟三板塊。 據集美城市發展有限公司投資事業部總經理王藝章介紹,三李城萬達廣場于2021年12月18日開業,吸引161個品牌店入駐,日均客流量3.5萬人次,開業當天總銷售額突破1000萬元。 “村民土地入股,不用出一分錢,還能拿分紅?!敝苡澜≌f,村民以土地入股,項目培育期過后,3000多名村民股東每人每年能拿到1000多元分紅。此外,項目還帶動超2500個就業崗位,實現轉產增收,切實提升村民獲得感、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