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宣講員 | 陳桂蘭:一個社區書記的“碎碎念”時間
2022-01-24 11:39:40? ? 來源: 湖里區融媒體中心 責任編輯: 鄒玒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開欄語 近年來,湖里區大力加強新思想學習,不斷探索理論宣講大眾化、對象化、分眾化模式,打通基層宣講“最后一百米”,助力新思想“飛入尋常百姓家”,2021年獲評全市理論宣講工作“先進集體”,在宣講隊伍中建立臨時黨支部做法被全國黨史辦簡報刊發,參加全市理論宣講輕騎兵比賽成績優異,主要經驗做法被《廈門宣傳》刊發。 在這些亮眼的成績背后,有一群理論宣講員,他們扎根基層,用飽滿的熱情、通俗的語言、翔實的數據,傳遞黨中央聲音,講述湖里故事,共同畫出“同心圓”,激昂唱響“主旋律”。湖里頭條特推出“扎根基層、立足崗位”優秀宣講員系列宣傳,讓我們共同領略他們的風采! 引言:陳桂蘭的一位同事說,陳書記平時的碎碎念是非常有效的,今天念給10個人聽,明天念給20個人聽,雖然不可能立竿見影,卻起到了細水長流、潛移默化的效果。 30歲前后,是人生最美麗的階段。彼時,陳桂蘭做了一次選擇,她從國企離職,一腳踏入別人眼里“整天做些婆婆媽媽的事兒”的社區。“當年同學聚會時,自己在居委會當一名什么‘居委會大媽’啊,我說都不敢跟別人說。” 20多年彈指一揮,小街小巷,卻成為陳桂蘭揮灑激情和智慧的平臺。 湖里街道塘邊社區是湖里區一個典型的“城中村”,流動人口是常住人口的五倍,常住人口主要“原住民”,房租成為主要經濟來源。 空中電線雜亂、地面破損、門前屋后垃圾飛散,所有人們對早期廈門“城中村”的差評,在之前的塘邊都不是例外。這也是剛到社區工作的陳桂蘭對社區的第一印象。 如今的塘邊社區塘邊社老村莊,經過多輪整治,道路、管網等設施井然有序,五條村莊大道將社區連成一個整體,其中三條被民政局命名。五層樓的社區服務辦公樓建成后,變身“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居民可以在社區服務大廳享受一站式的服務。 “就連社區書院也融入進去,整個服務場所升級,是社區面貌的一個很大轉變。我們還利用街區的邊邊角角,修建黨群工作室和群眾的健身場所。” 陳桂蘭將此稱之為“造景”。而“造物”就是盤活多處社區集體資產,近幾年,陳桂蘭想方設法拿回企業閑置的社區用地,通過項目盤活土地資源,其中有一個小項目,“現在一個月能有二十幾萬的租金收入。” 造景與造物,提升了社會空間環境和物質條件上社區的硬件品質。“創造幸福美好的生活,不只要物質層面的好,還要精神層面的好,城中村經濟條件好了,但思想不能空虛,頭腦不能空虛,心靈不能空虛。”陳桂蘭說。 剛開始進入塘邊社區,陳桂蘭發現大部分原住民都以收房租為主,對新時期新形勢在下一代的培養教育的意識觀念轉變還是不夠。“以前不讀書還可以去種田,現在不讀書,土地又被征用,只靠房租,50、60年代的這輩可以,年輕一代不能再靠房租,要有所不同、有所發展。”于是,她開始思考,如何將黨中央倡導的幸福生活理論政策,融入社區建設發展工作中,從觀念改造切入,改變社區的精神生態。 她選擇80、90后作為突破口,2014年借助“美麗廈門共同締造”,塘邊社區成立了“喚醒鄉愁青年社”,吸引了一批有文藝興趣,有熱情的年輕人加入。青年社通過創造歌曲、拍微電影等,宣傳特區建設的發展與塘邊的變化,吸引了一批青年回社區回村莊創業。 陳桂蘭也進行廣場宣講,但是方式與眾不同,用她自己的話就是“碎碎念”。 這種方式其實是一種化整為零,利用碎片化時間,在不同場景針對不同群體,以不同方式宣講的策略。她利用社區放映電影對外來人口普法宣傳,利用入戶訪問、黨員會議、進學校、進企業等時機,將黨和國家一些重要政策,演化成居民聽得懂的語言進行宣講。 2020年來,東部進行較大規模的舊村改造時,西部的一些出租戶借機漲租金,給社會穩定造成一些壓力。陳桂蘭利用房東會,與出租房東進行推心置腹的交流:“如果我們將房租炒得太高,來廈門工作創業的人沒辦法生存,就會跑到外地去,最后廈門的房子都空了,損失的還是我們自己。只有讓每個在廈門工作的人都住得起房子,他們才能夠安心留在廈門。” 陳桂蘭的一位同事說,陳書記平時的碎碎念是非常有效的,今天念給10個人聽,明天念給20個人聽,雖然不可能立竿見影,卻起到了細水長流、潛移默化的效果。 為了讓外來人員融入社區,塘邊社區專門開設了早教班、吉他班、育嬰師班、書畫班等課程,同時還在講堂的內容中加入廈門傳統民俗和文化的知識,讓外來人員在持續的互動學習中,產生了共鳴,形成了共識。 對于土生土長的“禾山人”陳桂蘭來說,塘邊這些年的變化,常常讓她驚嘆。她說,“我過去常常迷失在社區里,現在我常常迷失在家門口。”塘邊的變化是廈門特區城中村蛻變的一個縮影,陳桂蘭既是見證者,也是創造者之一。 20多年后,陳桂蘭又來到了另一個轉身的路口。2021年底,她卸下湖里街道塘邊社區黨委書記一職,走向新的崗位。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面臨新的轉型,陳桂蘭表示。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