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特區共成長” 廈門這位先進模范分享了…
2022-01-05 10:49 來源:今日海滄 責任編輯:劉瑋 我來說兩句
新年伊始,在廈門全市上下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致廈門經濟特區建設四十周年賀信之際,海滄“海青優才”班也迅速組織了學習活動。 1月3日下午,榮獲“廈門經濟特區建設40周年先進模范人物”的海澳集團創始人鄭金泉先生,以《我與廈門經濟特區共成長》為題授課,分享了自己與廈門經濟特區共同成長、共同發展的故事。 從事石油行業,如何滿足客戶的細節需求?有人帶著不正規的利益主動找上門,如何取舍…… 在鄭金泉的分享中,不僅有海澳集團發展歷程,有對石油行業發展的思考,更是透露很多他的個人成長經歷以及為人處世原則,干貨滿滿。 不少“海青優才”班學員在課后討論說,這不僅是一堂業務交流課,更是人生分享課,特別有收獲。 鄭金泉,出生于海滄貞庵村的寒門子弟,他15歲的時候,就在嵩嶼碼頭和廈門第一碼頭之間擺渡運輸。 1979年,改革開放的第二年,鄭金泉籌集到創業資金。通過五年的積累,也就是在廈門拉開特區建設序幕的第三年——1984年,鄭金泉正式成立公司,成功賣出了人生第一桶油。 (資料圖) 1993年,中國石油業正式放開,走市場道路。鄭金泉和他的團隊,牢牢抓住了這一有利時機,立即成立廈門市海澳石油公司,從事石油產品銷售、油料儲存、中轉、海上供油。 1997年,鄭金泉再次發力,成立廈門市申鷺船務公司,購置一艘萬噸級油輪,開始海上運輸業務。 (資料圖) 順水推舟,順勢而為,鄭金泉的事業進入了發展的井噴期。2009年,新的海澳碼頭通過竣工驗收。 (資料圖) 值得一提的是,海澳集團2003年成立黨支部,2009年成立黨總支,2012年牽頭組建成立廈門島外第一個樓宇黨委——海滄商務大廈樓宇黨委。黨委一班人積極創新,摸索出一條黨企結合,共融互促的樓宇黨建工作新路子,總結出"五共工作機制″,促進了樓宇企業的發展,得到了企業出資人的支持和廣大員工的擁護,其經驗與做法得到中組部領導的高度肯定。成為全市民企黨建工作的標桿。 (資料圖) 鄭金泉認為,海澳是廈門建設和發展的參與者、見證人,更是廈門經濟特區建設發展的受益者。時代給了自己機會,因此,他在創業之初就開始履行社會責任,走上了公益之路。 感恩國家、感恩廈門、感恩社會,他主導下的海澳集團,先后累計捐助超1億元。 海滄灣的夜幕下,光彩奪目的海滄大橋是海滄跨島發展的時代符號。車水馬龍的畫面,就像千萬家扎根海滄的企業,一路逐夢奔跑的模樣。 李堯 海滄區委辦綜合科科長 今天,有幸聆聽海滄區石油行業領軍人才的分享,收益頗豐。這場分享,幫助我們在日后思考跟推動轄區內石油產業乃至于其他產業工作時,開闊了思維,廓清了思路。新年伊始,“海青優才”班就組織了這么一場別開生面的講座,全面提振了年輕干部精氣神,為我們鼓足了勁,2022年更要加油干。 陳倩倩 區委組織部組織科副科長 聽了今天的講座,深受啟發和教育。作為年輕干部,我們身處這么好的新時代,下一步要持續加強學習,堅定人生的目標和方向,做到干一行愛一行,努力干事創業,為海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方向 海滄區法院法官助理 這個活動邀請了海滄本地的優秀企業家講述在廈門特區建設四十周年中的創業過程,我感到受益匪淺,尤其是從企業家們的講座中體會到閩南人敢想敢拼的精神和作為本土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感。我本身作為法院的工作人員,平常對企業接觸比較少,通過這次講座體會到市場主體經營的問題和困境,一定程度上打破過去僵化的思維方式,未來會從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相統一的方面,更加人性化處理案件。 一起了解海青優才→重磅!海青優才開班了! (今日海滄) (原標題:“我與特區共成長”,廈門這位先進模范分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