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集美區大學生嘉庚論壇昨舉辦
2021-11-30 08:39:43?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從嘉庚精神中汲取成長力量 集美區大學生嘉庚論壇昨舉辦,面向青年群體打造新時代傳承弘揚嘉庚精神優質平臺 廈門日報訊(記者 應 潔 通訊員 陳 雨)以“忠公、誠毅、勤儉、創新”為內涵的嘉庚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度契合,嘉庚精神的價值在新時代依然綻放光彩。為了進一步挖掘弘揚嘉庚精神的時代價值、讓青年學子從嘉庚精神中更好地汲取“成長力量”,昨天下午,由集美區委宣傳部、集美文教區管委會、共青團集美區委、集美區社科聯主辦的第三屆集美區大學生嘉庚論壇在華僑大學舉辦。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廈門市經濟特區建設40周年,也是陳嘉庚先生誕辰147周年。作為集美區“嘉庚精神宣傳月”系列活動之一,本屆大學生嘉庚論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視野下的嘉庚精神研究”為主題,通過征文、演講等形式,在青年學子中打造學習、踐行、傳承、傳播嘉庚精神的優質平臺。 寫心得 講故事 嘉庚精神感動華僑學生、青年學子 “嘉庚先生曾對學生們說:‘我培養你們,我并不想要你們替我做什么,我更不愿你們是國家的害蟲、寄生蟲;我希望于你們的只是要你們依照著‘誠毅’校訓,努力地讀書,好好地做人,好好地替國家民族做事。’他當年的這番話,也同樣適用于當代大學生。我們要像陳嘉庚先生一樣,永葆赤子之心,用心用情做事。”華僑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一年級的吳心茹是來自菲律賓的僑生,昨天,她用流利的普通話發表演講,講述自己對嘉庚精神的理解。 “我在菲律賓長大,祖籍在泉州,從我小時候,爺爺就教我說閩南話。我小學六年級暑假來集美,爺爺專門帶我去了鰲園,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嘉庚先生,印象很深。三個月前,我作為大一新生又去了一次鰲園,對嘉庚精神有了更深的認識。”吳心茹說,陳嘉庚愛國愛鄉、奮斗拼搏的精神值得青年學習,“作為僑生,我要繼續傳承弘揚嘉庚精神,讓更多華僑華人尤其是青年一代建立身份認同、共圓中國夢。” “從集美小學到集美大學,我一直沒有離開過校主的懷抱,嘉庚精神浸潤著我的成長。”集美大學師范學院的洪奕桐從自己的經歷入手,寫下了情感真摯的《我與誠毅校訓18年》,獲得了一等獎。“這次參加大學生嘉庚論壇,對我來說是再次接受嘉庚精神洗禮的寶貴經驗,今后我也會多學習、多思考、多實踐, 用實際行動傳承嘉庚精神。” 小切口 多形式 12所大中專院校踴躍參與,征文數量創新高 第三屆集美區大學生嘉庚論壇自10月21日發起征文以來,共收到來自集美大學、華僑大學、廈門理工學院、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等12所大中專院校的543篇來稿,征文數量創下歷史新高。 “來稿文章中,有記敘文、議論文、小論文,還有劇本等多種表現形式。同學們以各種寫作形式表達了愛祖國、愛廈門、愛集美、愛嘉庚先生的深厚情感,以小切口折射和反映了新時代對嘉庚精神的理解、思考、感悟,表達了家國情懷和報國之志。”征文活動評審組長、 華僑大學社科處處長薛秀軍教授點評道。此次征文經主辦方、各高校專家的評審,最終選出一、二、三等獎和優秀獎,并在昨天的論壇現場頒獎。 “本次論壇根植于嘉庚故里的深厚底蘊,蘊含對嘉庚精神的深刻觀照,傳遞著對嘉庚事業的深邃思考。”論壇主辦方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嘉庚故里、百年學村,集美區始終立足轄區文教特色,以青年喜聞樂見的方式弘揚傳承嘉庚精神。今年,結合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集美區進一步豐富“嘉庚精神宣傳月”活動內容,打造《嘉庚組歌》進校園巡演、大學生嘉庚論壇、“看見集美”青春電影展暨“看紅色電影學百年黨史品嘉庚故事”中小學生影評大賽等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活動,讓嘉庚精神成為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陽光雨露”。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