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口鎮東輝村九十九間大厝修繕工程啟動
2021-11-29 18:20 來源:集美報 責任編輯:李霖 我來說兩句
清朝大厝將修舊如舊留住鄉愁 灌口鎮東輝村九十九間大厝修繕工程啟動,預計明年5月完工,修復后將建鄉愁博物館 圖一:灌口東輝九十九間大厝修繕工作啟動。圖為工作人員在揭瓦。(本組圖 林志杰 攝) “目前正在對屋頂的瓦片,揭瓦及破損的木結構進行拆除,拆除完成后,木工等各個班組將進場,對墻體、木作等進行修建。”現場施工負責人寧東介紹。近日,位于灌口東輝村的九十九間大厝修繕工程啟動。記者了解到,修繕工程將按照修舊如舊的方案進行,盡可能保留和使用原建筑構件和建筑材料。項目預計明年5月完工,屆時,這處清朝時期建造的大厝將再現當年古樸大氣的閩南建筑歷史風韻。 圖二:因為年久失修,大厝的屋面破損。 “九十九”間大厝 閩南古厝民居代表 東輝九十九間大厝位于東輝村金輝社。坐西朝東,由南、北兩組并列的大厝組成,前部有大磚埕庭院及一排橫向排屋,總面寬60米,通進深54米。每組建筑均為前、中、后三落。兩組建筑之間有弄巷相隔,弄巷寬2米,尾端巷門上建一角樓(銃樓),布設槍眼。原大磚埕庭院對角亦各設一角樓,“文革”時被毀。由于建筑規模龐大,房舍眾多,間間相通,號稱“九十九間”,為閩南大型古厝民居的代表。 資料顯示這處房子由林水佳及其兩個弟弟共同建成。林水佳本身是個秀才,其弟弟是緬甸華僑,寄錢回來建房。屋舍建成時,共有106間,但因不宜過百就稱九十九間。當時屋落的四個角有圓球形建筑,稱為“秀才頭”,表示這家屋主是秀才;大厝的門口有2個石筆,據說林水佳曾在泉州一帶當過官;前面大埕原有一排房屋及角樓,已經坍塌,加上這排房屋整個大厝就106間。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即土改時期,這間大厝分給十幾戶村民同住。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國家落實華僑私房政策,這間大厝便歸還華僑戶主。 圖三:因為年久失修,大厝的墻體破損。 修舊如舊 還原建筑歷史面貌 由于修建的時間久,年久失修,且近年來無人居住,九十九間大厝逐漸破落,部分墻體倒塌,屋頂等結構損壞,近年來業主也曾進行過小范圍的修復施工。“本次修繕,我們將按照不改變文物現狀的原則,通過科學合理的技術手段,對屋面及木構坍塌、屋面漏雨、木構件損壞變形、墻體開裂等進行修繕,有效保護建筑主體結構安全,還原建筑歷史面貌。”寧東介紹說,整個修復將按照修舊如舊的方案進行,并盡可能保留和使用原建筑構件和建筑材料。由于房間眾多,施工過程中最大的難點就是木作,將聘請專門的木作師傅在現場進行制作施工,并現場進行拼裝。 據悉,本次修繕工程將于明年5月竣工。東輝村駐村副書記王藝景告訴記者,九十九間大厝修繕后,計劃在門前建文化廣場,作為村民文娛活動的場所。同時,結合鄉村振興建設,為了盤活鄉村旅游資源,九十九間大厝修繕后將以傳承記憶、留住鄉愁為主題,打造鄉愁博物館。(記者 陳滿意 通訊員 林志杰 來源:集美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