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人大常委會機關與金尚社區開展社區共建
2021-11-19 10:56:58? ?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廈門市人大常委會機關與金尚社區開展社區共建 攜手共育文明之花 東南網11月19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廖麗萍 楊珊珊 通訊員 肖小環) 普及愛國衛生法律法規、倡導公筷分餐、開展愛國衛生大掃除……12日,廈門市人大常委會機關與湖里區金尚社區聯合舉辦“共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系列活動。 就在前一日,廈門市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指揮部會議,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關于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部署要求,分析當前廈門在創建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短板,對創建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會后,作為全國文明單位,廈門市人大常委會機關積極履行創城責任,迅速貫徹會議精神,立即組織“共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系列活動,通過深入共建單位,以實際行動助力廈門創建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和全國文明典范城市。 自2006年以來,廈門市人大常委會機關與金尚社區從“法治共建、愛心共幫、文化共育、急難共度、促進共治”五個維度,攜手共育文明之花,打造出文明單位創建獨具特色的社區共建品牌。經過15年的有益探索與實踐,雙方的共建既幫助了人大機關干部了解基層情況,也促進了社區居民文明素質的提升。2020年,兩家單位同時獲評第六屆全國文明單位。 用足優勢——文明路上法治護航 “您好,這套公勺公筷送給您,讓我們一起培養文明健康的用餐習慣哦!”身穿紅馬甲的市人大常委會機關志愿者走進湖里區金尚社區的農貿市場、商家店面中,為居民們送上公勺公筷,遞上“倡導分餐公筷,禁止餐飲浪費”的倡議書。還有更多的“紅馬甲”四散在社區中拾撿垃圾,開展愛國衛生大掃除、對不文明行為進行勸導…… 愛國衛生運動宣傳督導是此次“共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系列活動的一個重頭戲。結合機關“法律法規進村(居)活動”和幫扶共建活動,市人大法制委備案審查處處長馬秀娟來到金尚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向社區工作者和社區居民宣講《廈門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決定》,普及愛國衛生法律法規。 共建多年來,像這樣的普法活動數不勝數。今年,廈門市人大常委會充分利用立法機關優勢,在金尚社區設立市人大常委會首批基層立法聯系點,動員社區居民積極參與立法過程,提升居民法治素養,也為市人大常委會落實全過程人民民主、開展立法決策夯實民意基礎。例如,今年廈門市人大常委會就《廈門經濟特區老年人權益保障規定》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到金尚社區立法聯系點聽民聲、問民情,收集數十條意見建議,涉及法規具體條文的17條。廈門市老年人權益保障立法集民意、匯民智得到央媒、省媒的集中宣傳報道,今年8月,新華社刊發通訊《集民意、匯民智,廈門這部和“銀發族”息息相關的地方性法規是如何“出爐”的?》,達到了70多萬的點擊量。 3月5日,廈門市人大常委會機關與金尚社區組織開展首個志愿者日活動,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李明哲來到金尚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居民群眾宣講《廈門經濟特區志愿服務條例》。市人大常委會機關法律志愿者服務隊走進居民家中和社區農貿市場,開展垃圾分類文明督導,幫助居民和商鋪提升法治觀念。為了擴大宣講的覆蓋面,市人大常委會機關還聯手市委文明辦開展網上直播,近53萬人觀看直播,收獲7萬多個點贊。 讓文明之風、法治之風深入基層社區,廈門市人大常委會機關志愿者服務隊,以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載體,因地制宜開展文明實踐活動,并通過入戶宣講、分發手冊、提供義務法律咨詢等豐富多元的法治宣傳形式,搭建“送法下基層”的特色平臺,幫助居民和商鋪提升法治觀念,自覺學法、知法、守法、用法。 切準急難——愛心共助潤物無聲 攜手共建15年來,廈門市人大常委會機關與金尚社區開展常態化愛心幫扶慰問,把社區共建的目光瞄準特殊群體和急難事務,將黨和政府的關懷及溫暖送到千家萬戶。 “我們堅持把走訪群眾、聯系群眾作為加強黨與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重要渠道,針對社區殘疾人、孤寡老人、貧困家庭等重點人群,開展結對幫扶,把服務群眾的職責落實到‘我為群眾辦實事’工作中,幫助弱勢群眾排憂解難。”廈門市人大常委會機關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今年以來,廈門市人大常委會機關在元旦、春節和“七一”期間,以黨支部為單位組織開展慰問困難群眾志愿服務活動,為金尚社區4戶結對幫扶的困難群眾送上節日的祝福和慰問品,叮囑他們做好節日期間的疫情防控。同時,組織機關志愿者進社區開展“愛心助殘”“學習雷鋒·便民利民”“新時代文明實踐日”等公益志愿活動,聯系南普陀寺慈善會等社會力量一起幫助困難群眾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共同營造和諧穩定的社區環境。 多年共建過程中,既有結對幫扶“數年如一日”潤物無聲的堅持,也有危急關頭挺身而出、并肩作戰的擔當。 去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作為基層防疫第一線的社區,在疫情最嚴峻的一個多月里,人手極度緊張。廈門市人大常委會機關近百位干部職工放棄休假,以志愿者的身份輪流到金尚社區參與疫情防控——在崗亭執勤,為進出人員測溫登記;聯系資源,積極給社區捐贈防疫物資……今年9月份,廈門市新冠肺炎疫情發生,金尚社區發現一例陽性病例,作為封控區,機關志愿者進不去。市人大常委會機關第一時間給金尚社區黨委打去電話,幫助協調解決疫情防控具體困難,與社區攜手共同渡過了難關。 打造特色——文化惠民傳遞新風 聯合舉辦“獻禮黨的百年華誕暨迎五一”乒乓球友誼賽;舉辦“黨群齊聚慶華誕,學史明志踐初心”2021和諧鄰里節暨趣味運動會;開展文明單位共建認領暨愛國衛生清潔活動……如今,一場場特色鮮明的文體活動已經成為廈門市人大常委會機關與金尚社區共建的“金名片”。 文明之花需要文化沃土的悉心滋養。為此,廈門市人大常委會機關從“根源”著手,組織機關理論宣講輕騎兵隊伍,到金尚社區開展“政策宣講進社區”,深入宣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不斷加強居民群眾理想信念教育。此外,組織干部職工積極參加社區組織的“大黨委聚力,小支部深植”鄰里和諧運動會、乒乓球賽等文體活動,與社區居民共度傳統節日,共同學習道德模范等先進典型,促進居民道德提升鄰里和諧。 廈門市人大常委會機關還幫助社區挖掘身邊好人好事的“榜樣力量”,開展支持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志愿服務,組織道德模范譚啟明、優秀志愿者代表高碧華等宣講先進事跡,弘揚新時代雷鋒精神,讓身邊的好人好事成為促進社區和諧友愛的內生動力。 在廈門市人大常委會機關相關負責人看來,為社區排憂解難的同時,他們更注重居民文明觀念和意識的培育,推動提升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自治能力,“要讓社區居民真正成為主人翁,積極主動參與社區自治,把培育市民共同精神與提升居民文明素質有機結合,讓文明成為居民的行動自覺”。 以提升服務群眾、維護穩定、構建和諧社區為目的,多年的共建中,廈門市人大常委會機關組織干部職工到社區傾聽居民聲音,發動居民群眾積極參與社區治理,與金尚社區共同開展各類矛盾糾紛的積極疏導和化解工作,發動群眾共同維護社區穩定,把矛盾糾紛解決在社區、解決在萌芽狀態,不斷提升社區治理水平。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