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集美:對照“履職清單” 解決“急難愁盼”
2021-11-17 21:42:07? ? 來源: 廈門晚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對照“履職清單” 解決“急難愁盼” 集美區以群眾需求為抓手將“我為群眾辦實事”落在實處 廈門晚報訊(記者 陳滿意)解決停車難、整治校園周邊環境、優化公交線路、清除蟻穴、居家養老……一件件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都得到了落實。集美區“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開展以來,為群眾解決了一系列“急難愁盼”問題。 這是記者昨天從集美區“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的。 用心用情 群眾反映的“問題清單” 變成政府的“履職清單” 集美區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把實踐活動作為檢驗黨史學習教育成效的標尺。立足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效于民,找準群眾的需求點、關鍵點和著力點,用心用情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在全省新聞通氣會上,集美區作為唯一的區縣,向央媒等介紹黨史學習教育、為民辦實事工作亮點。 面對基層社會治理問題,集美區通過“天下集美”微信公眾號等平臺發布征集信息,把群眾反映的“問題清單”變為政府為民辦事的“履職清單”。 截至目前,聚焦“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鄉村振興、提高生活品質”等8個方面,集美區梳理了“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931個,其中,重點民生項目319個,辦結285個,完成率89.3%;其他惠民利民項目612個,完成612個,完成率100%;剩余的34個項目,將在年底前全部辦結。 及時回應 工作成效實實在在 取信于民贏得稱贊 針對群眾關注的“急難愁盼”問題,集美區用實際行動來解決。 比如,為緩解停車難,新增投用5座公共停車場、3700余個停車位,開放兩處政府內部停車位在下班后和節假日共享;為減少校園周邊安全隱患,組建愛心護學崗、平整學校周邊調頭區、加大食品安全管理等;為滿足群眾出行需求,新增或優化公交線路28條、在6條主干道率先實施“綠波帶”調控、改造農村路燈等。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集美區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取信于民。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區衛健局、區行政審批局、集美公安分局等單位,收到群眾感謝信50余封、錦旗200多面。 聚焦熱點 開展“金點子”征集 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集美區緊盯民生熱點項目,盡力滿足群眾就醫、入學等期盼。 聚焦醫改,完成川大華西廈門醫院主體結構建設,完成灌口醫院(現址)提升改造,啟動廈門市杏林醫院擴建改造工程;聚焦教育,實施補短擴容工程,加快學位供給,建成6個項目,新增中小學幼兒園建設學位6210個;聚焦生態環境,推進廈門大橋-集美大橋段集美側海岸帶保護修復、杏林大橋-新陽大橋段岸線整治工程,啟動3大流域安全生態水系建設項目等。今年,集美區上榜“第五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入選2021年度福建省縣域城市發展“十優”區。 在實踐活動中,集美區注重邊做邊思考、邊打造邊提升,發揮示范帶動作用。集美區開展“我有金點子·集美更美好”征集活動,在市第一批“我為群眾辦實事”優秀案例評選中,獲評“最佳創新案例”。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