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海滄區 > 海滄頻道 > 今日海滄> 正文
分享到:

廈門海滄區在全域生態旅游探索上取得顯著成效

2021-11-02 23:35  來源:今日海滄  責任編輯:劉瑋  我來說兩句
海滄區大力創建福建省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區,連續多年開展全民健身戶外運動節,營造了良好的全民健身氛圍。有了目標,系列舉措陸續出爐:  成立海滄區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由海滄臺商投資區管委會主任、區長掛帥;

上月閉幕的海滄區第五次黨代會指出,未來五年,海滄區將創先爭優、走在前列,在更高起點上建設高素質高顏值國際一流海灣城區,為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福建篇章和廈門更高水平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夜幕下的海滄大橋,宛如一條發光巨龍。(陳瑞坤 攝)

建設高素質高顏值國際一流海灣城區,全域生態旅游是其中重要的一環。海滄區早已先行先試,展開一系列生動的實踐和探索,樹立了文化新地標,打造出產業新高地,促進了文體新融合,連續三年游客接待量實現逆勢上漲,年平均增速超過25.6%,成績令人矚目。

“廈門會客廳 山水新海滄”魅力十足,迎來八方來客。這其中蘊藏著海滄區全域生態旅游的新玩法和新魔法。

全域生態旅游是一盤大棋,海滄區通過“旅游+”的落子,打通全局,樹立了文化新地標,打造出產業新高地,促進了文體新融合,“旅游+”是具體動作,“新”意識才是關鍵。因為有了創新意識,海滄區化身為高超的“魔術師”,“變”出的旅游產品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贏得如潮好評。

  海滄蔡尖尾山“天語舟”氣象公園。(錢永生 攝)

亮點1

打造產業新高地

海滄區通過培育和引導鄉村旅游、康養旅游、工業旅游、體育賽事旅游、文化旅游等產品,培育全域旅游發展新優勢,形成多產業融合的全域旅游產業聯動發展示范。

在“旅游+康養”方面,著力培育東孚旅游聚集區,不斷強化生態、康養、運動等核心理念。擁有天竺山森林公園、日月谷溫泉公園等國家4A級景區,日月谷溫泉酒店這家五星級旅游飯店以及兩家經濟型酒店、11家鄉村民宿,擁有徒步健身、溫泉康養、天竺秘境夜游、農家樂體驗等多種旅游產品。

在“旅游+休閑”方面,海滄區打造了阿羅海城市廣場、天虹商場、西雅圖購物中心、東孚商業街等夜游休閑場所,擁有自貿公園、哈啰小鎮、悅實廣場、東南紅酒交易中心、瑪瑙一條街等多個休閑娛樂場所。

在“旅游+鄉村”方面,以鄉村振興為契機,培育了“中國鄉村旅游創客示范基地”“福建省四星級鄉村旅游村”——海滄街道青礁村院前社、“福建省四星級鄉村旅游休閑集鎮——”東孚街道、“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海滄街道青礁村等重要鄉村旅游品牌。例如,東孚赤土社作為鄉村振興試點示范村,如今已發展起20多家各具特色的美麗庭院,相關的農業、文化、旅游產業欣欣向榮。

亮點2

樹立文化新地標

海滄區保存了眾多優秀的、原生態的民族民間文化,已公布三批區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截至目前,全區共有非遺代表性項目29項(世界級1項、國家級5項、省級1項、市級5項、區級17項)。

  非遺項目“閩臺送王船”已有500多年的歷史。 (海滄區文旅局 供圖)

值得一提的是,重建后的海滄金沙書院將集納文化展演、博物館收藏與展示、雅集交流、講座會議、學術論壇、節慶活動、群眾文體以及游購娛食等多重功能,有助于海滄區文化保護、傳承與振興。

此外,海滄區全方位挖掘歷史文化資源,“文化+旅游”好戲連臺。連續舉辦十四屆海峽兩岸(廈門海滄)保生慈濟文化旅游節和七屆海峽兩岸樂活節;多次舉辦蜈蚣閣、送王船、油炬走境等傳統民俗文化活動,舉辦“海絲藝術節”“樂享新春演出季”和“滄江有戲系列”等活動。

亮點3

促進文體新融合

海滄區持續舉辦廈門(海滄)國際半程馬拉松賽、廈門(海滄)斯巴達勇士賽、廈門(海滄)天竺山徒步大會、東方名人國際女子職業賽、中國女子公開賽等多種品牌賽事活動,促進文旅、體育、康養等多種產業融合發展;同時,結合各類大賽,將具有海滄特色的五祖拳、舞龍、大鼓涼傘、太極、太極養生杖、五禽戲、健身氣功等各類傳統體育項目融入其中,實現“體育+文化+旅游”多重效應,參與群眾達10萬人。

2020年12月,5000多名跑者齊聚海滄灣,在奔跑中感受濱海美景。(海滄半程馬拉松賽組委會供圖 供圖)

海滄區目前已形成以體育中心為龍頭、街道文體活動中心為主體、村(居)文體設施為基礎的三級體育設施服務網絡,建有區級全民健身中心1個、社區多功能運動場217個、健身步道155條、健身廣場119個,并在今年新增智慧體育公園、智能健身房等多個健身場所。目前全區人均體育場地使用面積達到8.02平方米,為全市最高。

海滄區大力創建福建省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區,連續多年開展全民健身戶外運動節,營造了良好的全民健身氛圍。

此外,海滄區在校園足球方面的經驗,被推廣為“海滄模式”,業余足球聯賽如火如荼地開展。

點擊

海滄全域生態旅游展開生動畫卷

氣勢恢宏的海滄大橋,風光旖旎的海滄灣、馬鑾灣,山清水秀的天竺山、蔡尖尾山及氣象公園,水霧繚繞的日月谷溫泉,富有歷史積淀的慈濟宮……“半城湖海半城綠,半夏花開半城紅”是這座城區的最好注解。

海鷗翔空,潮頭浪飛。廈門,海滄,一幅宏大的全域生態旅游的生動畫卷已經徐徐展開。

這座城區,深耕“山、海、湖、島”等生態資源優勢,打造“廈門會客廳·山水新海滄”,高屋建瓴的規劃、優秀的旅游資源、鮮明的定位,讓海滄以無可抗拒的新魅力,成為游客們的新寵,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這座城區,氣候適宜、環境優美,擁有十公里長的美麗海岸線,是大陸主要的國家級臺商投資區、廈門自貿片區核心區,獲評全國首批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國家森林城市、海洋生態文明示范區、“2021中國最具發展潛力百佳縣市”。如今,發展全域生態旅游的使命在肩,旅游巨輪的笛聲激情拉響。

無限丹青繪畫卷,海滄旅游騰飛時。全域生態旅游,未來已來,時不我待。

擘畫嶄新藍圖

海滄區委、區政府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省、市相關決策部署,主動融入廈門全域旅游發展大局。2021年,海滄區全面啟動“福建省全域生態旅游示范縣(市、區)”創建工作,深耕“山、海、湖、島”等生態資源優勢,旗幟鮮明地提出打造“國際一流的生態康養灣區旅游目的地”的發展目標。

巨幅藍圖下,“廈門會客廳·山水新海滄”大有可為。有了目標,系列舉措陸續出爐:

成立海滄區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由海滄臺商投資區管委會主任、區長掛帥;

印發《海滄區創建福建省全域生態旅游示范縣(市、區)工作實施方案》;

成立旅游市場秩序集中整治領導小組、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等……

大視野需要大格局,大格局推動大目標。海滄全域生態旅游,讓人無限遐想。

打造新會客廳

一組數據說明了“廈門會客廳·山水新海滄”的魅力:2018-2020年,海滄區累計接待市民游客2566.75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09.13億元。今年春節假期,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海滄區共接待市民游客55.52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55億元,重點監測的七個景區和公園,接待40.61萬人次。

憑著“廈門會客廳”的獨特優勢,海滄各大景區吸引的不僅僅是島內和周邊城市的游客,來自北上廣深等大城市的游客也是絡繹不絕。“海滄真美,服務真棒”,是很多游客的心聲。

海滄目前的森林覆蓋率達40%,空氣優良率達99%。綠水青山,引得客來。海滄區豐富的生態旅游資源、文化旅游資源、康體休閑等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讓人稱贊。

  天竺山森林公園是個天然大氧吧,空氣清新,鳥語花香。(何松云 攝)

天竺山,廈門的后花園,福建生態示范區,深呼吸的夢幻之地;蔡尖尾山,曾經的荒郊野嶺,現在的郊游野餐、登山望遠的好去處;大屏山,人間仙境,霧氣蒙蒙,可以鳥瞰鷺島,美不勝收。

有山,有水,才相得益彰。馬鑾灣、海滄灣明珠鑲嵌;海滄湖、天竺湖、皓月湖星羅棋布;火燒嶼、大嶼、大兔嶼等點綴其中……

花紅柳綠,移步換景。海滄宜居早已美名在外。比如,海滄灣公園融休閑、健身、娛樂于一體,是廈門最長的帶狀公園,以其“生態、人文、運動”三位一體的獨特魅力,成為領略濱海風情的觀光勝地,吸引眾多市民和游客前往休閑觀光。山海湖島生態格局奠定了海滄區休閑度假的環境基礎,優美的景觀風貌與時尚自由的生活氣息相融合,形成了城景一體的全域休閑度假氛圍。

亮眼數據

25.6%

通過“線上+線下”“傳統+現代”等組合方式進行多方位旅游宣傳,海滄區連續三年游客接待量平均增速超過25.6%。

2號線

地鐵2號線連通廈門本島和海滄區,串聯起海滄區核心旅游資源點,通達性好。

36個

海滄區鼓勵村民利用閑置房屋打造庭院經濟和家庭農場。目前,首批54個庭院經濟示范點已有36個初見成效。

7.7萬

近年來,海滄區著力打造廈門(海滄)國際半程馬拉松賽、斯巴達勇士賽廈門站等一系列體育賽事品牌。廈門(海滄)國際半程馬拉松賽已經成功舉辦五屆,參與總人數達7.7萬人。

46.71萬

海滄區作為廈門島外唯一能夠直通鼓浪嶼的區,嵩嶼碼頭往返鼓浪嶼內厝澳碼頭的航線成為外地游客前往鼓浪嶼的重要通道。2020年,嵩鼓航線累計運送旅客46.71萬人次。

記者手記

她有無窮魅力 總讓人惦記

海滄是一個一段時間不去,就會特別想念的地方。

不少市民會想著去天竺山呼吸新鮮空氣,在附近的農場帶孩子采摘蔬果、吃農家菜;會想著去大屏山看蒸騰的水霧;會想著去日月谷美美地泡上一天,放松身心;會想著吃在海滄才吃得到的小杯子土筍凍;會想著去阿羅海逛上一圈,再去紙的時代感受濃濃的書香……

太多的美好可以體驗,太多的事情想做了。

地鐵2號線開通后,與海滄的親近變得更加頻繁,心里也多了一份小確幸。美好,真的就在身邊。

曾有人說,旅游就是“從自己住煩了的地方跑到別人住煩了的地方”,可是,我們發現,海滄不是這樣的,心里總想著和她親近,這就是海滄的魅力。


更多>>相關圖片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