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翔安五美社區:傳承古訓家風 匯聚愛心涵養文明
2021-05-17 22:50:41? ?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劉學佳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開欄語】 榜樣就是旗幟,榜樣就是力量。 在我們身邊,總有一種力量讓人感動,催人前行。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為進一步學習先進典型經驗,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時代新風尚、時代精神和社會正氣,即日起,廈門市翔安區委文明辦聯合本網開設“翔安文明展播”欄目,深入開展先進典型挖掘和宣傳工作,提升城市精神文明建設,激勵大家以榜樣為標桿,緊跟時代、奉獻時代,敢于創新、勇于創造,用實際行動譜寫典范翔安文明樂章。 廈門翔安五美社區:傳承古訓家風 匯聚愛心涵養文明 東南網5月17日訊(本網記者 夏菁 通訊員 童心悅 陳娟)挖掘本土家風故事,厚植家風文化滋養;開展多樣志愿服務,為社區注入濃濃愛意……如今,在廈門市翔安區五美社區,處處可見愛心接力、美德相傳,一幅幅溫暖人心的畫面,為新時代文明實踐注入了鮮活動力。 孩子們參觀翔安五美家風教育館(五美社區供圖) 傳承好家風 凝聚時代正能量 傳承好家訓、弘揚好家風,近日,翔安區“頌黨恩 傳家風 立德樹人 從家出發”暨好家風故事分享活動走進了翔安五美家風教育館。 “這個家風教育館就建在社區居委會里,特別接地氣!真的就像大家說的那樣,打通了家風建設的‘最后10米’。”剛參觀完家風教育館的志愿者代表陳阿姨感慨地說。 事實也正是如此,五美家風教育館正式開館后,居民絡繹不絕前來參觀,這里已然成為翔安特色家風文化的展示窗口、黨員及領導干部清正廉潔的教育平臺和居民學習家風的園地。 走進館內展廳,近百幅優秀家規家訓典故,涵蓋了中華五千年的家訓精髓,以及翔安本土的鄉賢名人家規、宗氏族親家風、數十個翔安好人和最美家庭的感人事跡,讀之如飲甘泉,浸潤心田。 五美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陳清楚表示,最初就想將身邊的榜樣“搬”上家風館,讓來訪者學習有榜樣、行動有指南,以點帶面,鋪開一張家風教育網,用良好家風涵養社會文明新風。 據統計,開館至今,社區共接待省內黨員、群眾參觀近800批次、近6萬多人次,形成了濃厚的家風氛圍。 老人前來餐廳用餐(五美社區供圖) 免費互助餐廳 助人自助理念落地生根 在五美社區,還有一個廈門首家由社區發起的免費互助素食餐廳“雨花齋”,轄區內年滿60周歲的老年人均可免費前往用餐。 五美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陳清楚就是這個餐廳的發起人之一,在他看來,這里不僅有營養餐食,更有正能量的傳遞。 據了解,餐廳成立初期,陳清楚和朋友湊了幾千元作為運營支持。正當他們為后續費用擔憂時,居民和熱心人士匯聚了點滴愛心——有人捐5元,有人捐100元;有人得知糧油緊缺,立即就買了一些作為補充;義工們也紛紛加入服務隊伍中,參與處理各項事務。周末時,還會有小朋友加入,學習珍惜糧食、敬老愛老。 后來,陳清楚還帶頭建立微信群,每日一捐(錢)獻(力)。三年多以來,除疫情期間,無論刮風下雨、嚴寒酷暑,免費午餐供應從沒有間斷過,鄰里和諧、老人頤養天年,營造了和諧美好的社區氛圍。 截至目前,該餐廳共收到捐款10萬余元,自給自足的陽光財政,受惠用餐人數43242人次,義工出勤4512人次。社區通過搭建免費互助素食餐廳的志愿服務平臺,發揚傳統文化,播撒愛心,實現助人自助的理念落地生根。 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設課程覆蓋不同年齡不同需求。(五美社區供圖) 多彩志愿服務 提升文明實踐溫度 不僅如此,五美社區還探索出“黨員志愿者+社工+義工”模式,發動社區黨員、團員、共建單位及專業機構共同開展志愿服務,并創新性成立社企黨群服務站,構建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新格局。 五美社區設立志愿服務站,由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陳清楚擔任站長,成立黨員服務、宣講服務、巾幗服務、愛心幫扶、文體健身5支志愿服務分隊伍,不斷厚植志愿精神的“土壤”。 目前,五美社區注冊志愿者共413人,連續2年獲得“廈門市志愿服務優秀社區工作站”榮譽稱號,2018年12月獲得“廈門市最美志愿服務社區”榮譽稱號,2020年11月獲得“福建省最美志愿服務社區”。 另外,自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成立以來,社區堅持以居民的精神文明需求為導向,通過“講”“學”“幫”“助”“慶”多種形式,讓志愿服務和群眾需求實現了精準對接,也讓文明實踐“溫度”得以不斷提升。 如今,尊老愛幼、鄰里和睦、熱心公益等已在社區群眾間蔚然成風。文明新風傳遍社區各個角落,走進尋常百姓家,吹進了群眾的心坎里。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