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 城事> 正文
分享到: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廈門五緣灣登上央視

2021-01-24 11:20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劉瑋  我來說兩句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戰略思想的理論精髓和重大論斷。

廈門五緣灣的生態修復與綜合開發被自然資源部列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典型案例。這些年,福建全省在推動生態文明改革創新方面,做了多角度的探索。在國家發改委印發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推廣清單》中,90項推廣做法,福建就占了39項,數量居各省首位。

這些年,福建省的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都排在全國前列,而作為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思想發源地的浙江省,這些年在高質量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過程中,也形成了一批頗具特色的創新成果、創新做法,讓綠色資源變成了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這幾年,浙江在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很多鄉村條件好了,但始終沒有發展起來。杭州市臨安區的龍上村就面臨這樣的狀況。

依托天目山的風景,龍上村環境非常優美,這幾年大力發展旅游,但只是見證了大批匆匆過客,老百姓沒有得到實惠。2017年臨安提出“村落景區運營”概念,吸引了一批愛鄉村、會策劃、懂營銷的人,探索市場化運營模式,提升鄉村產業發展。婁敏就是臨安區第一批專職的“鄉村運營師”。

依托這里的獨特生態優勢,婁敏與石門、龍上、大山三個村簽約,打造“龍門秘境”村落景區。簽約后,婁敏收購或租賃了老供銷社、敬老院、老街民居等地方,投資發展高端民宿,培育有一定盈利能力的鄉村業態。特別是“隴上行”民宿品牌,吸引了越來越多村民主動加盟。

自從當上了鄉村運營師,婁敏時刻考慮的是如何破解美麗鄉村變美麗經濟的難題。看到村民裘偉英家世代熬醬料,方圓十幾里小有名氣,婁敏靈機一動,組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龍門秘醬”文化節。

杭州市臨安區鄉村運營師婁敏:上次我們搞了一個熬醬大賽,選了10名優勝者。現在每天讓她們在家里熬醬,平時有訂單,就以訂單的形式給農戶生產。

經過包裝推廣以后,2020年下半年,“龍門秘醬”僅網上商城就銷售了近30萬元。不僅僅是一瓶秘醬,村里的石縫野茶、筍干、蔬菜等一系列農產品也在婁敏的運營下,知名度和銷量劇增。

進過精心打造,“龍門秘境”成為了浙江首批“鄉村振興綜合改革實驗區”。如今在浙江,不止是臨安有這樣的村子,很多美麗村莊基礎設施建好后,通過精心運營,村落資源不斷發揮市場化效應,美麗村莊不僅有了顏值,也有了更高的價值。

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思想理念指導下,全國很多地方都開始嘗試走綠色發展的道路,打通生態資源與發展資金之間的雙向轉化通道。金竹富是江西撫州資溪縣一家毛竹加工廠的老板。2015年,為了維持加工廠的正常運行,金竹富以林權抵押在當時的農村信用合作社貸款了100萬元。但由于工廠資金流需求大,五年以來,金竹富只能每年支付近10萬元的貸款利息,這100萬,他一直都還不上。這筆貸款成了金竹富的一塊心病,也限制了工廠的進一步發展。

2020年8月,在資溪縣成立的江西省首家“兩山銀行服務中心”解了他的燃眉之急。這個“兩山銀行”并不是我們理解的傳統意義上的金融機構,而是一家涉及林業、旅游、自然資源、金融機構、市場主體等多個領域的專業服務平臺,它既能整合運營生態資源又能提供綠色金融服務。簡單來說,這是一個能幫老百姓將手中的山水林田湖草等綠色資源變現為生態財富的地方。金竹富五年前把林權抵押給農商銀行貸了款,貸款無法償還,銀行也不愿意把林權收回來,一是沒法精準估價,二是把林權收歸銀行,銀行也不知該如何處置。而現在的“兩山銀行服務中心”有一項“林權代償收儲擔保”機制,可以通過科學的算法,先對林權人手中的林權進行價值評估,再為林權人提供貸款擔保,如果貸款逾期無法償還,還能將林權收儲,幫林權人償還貸款。這樣一來就解決了老百姓手里的林權無法流動變現的問題。


更多>>相關圖片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