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 本網原創 > 正文

廈門馬垅社區:政企村三方協作 推動區域騰飛發展

2021-01-22 12:58:26? 作者: 盧超穎?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劉學佳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馬垅社區黨總支和象嶼商業發展聯合黨支部在廈門嶼果公寓簽約共建。(馬垅社區供圖

東南網1月21日訊(本網記者 盧超穎 通訊員 黃秀嘆 鮑美納)21日上午,廈門市湖里區殿前街道馬垅社區黨總支和象嶼商業發展聯合黨支部在廈門嶼果公寓簽約共建。殿前街道黨工委書記顏莉莉,象嶼集團黨委副書記邵蕰默,殿前街道黨工委委員、二級調研員邱忠民出席儀式,并為馬垅社區嶼果公寓黨群文化空間揭牌。

顏莉莉表示,此次共建是政企村三方合作的新模式,通過三方協作,促進企業、街道以及社區三方共贏共進步,共同推進舊村提升改造進程,推動區域的騰飛和發展。

本次揭牌的黨群文化空間將為社區內企業開展黨群活動提供場所,并成為象嶼志愿者們的服務基地。揭牌儀式上,象嶼集團助夢學子志愿者服務隊授旗成立。居住在馬垅象嶼人才公寓的985、211名校畢業生們將組成“紅帆導師團”,為社區內需要課后輔導的適齡兒童,開展各類主副學科以及籃球、圍棋、攝影、主持、繪畫等興趣類課程的指導,并在中高考期間提供心理輔導、志愿填報指導等服務。

馬垅社區嶼果公寓黨群文化空間揭牌。(馬垅社區供圖

據了解,黨群活動空間落成后,將首先響應政府號召,送出“留廈過年”大禮包,以“紅色電影展映”“紅色書籍讀書會”等豐富多彩的系列活動,倡導外來務工人員留廈過年,充實留廈外地職工的新春生活,為他們送去“愛心廈門”“愛心國企”的溫暖關愛。

其實,這不是馬垅社區和象嶼商發的第一次合作。此前,雙方共同打造馬垅社區嶼果公寓,不僅讓社區沉睡了十年的資產獲得新生,變身城市“后浪”們的溫暖港灣,更為社區居民帶去了切實的收益,促進了片區升級和城市更新。

2019年,馬垅社區黨總支與象嶼商業發展聯合黨支部深度合作,開創“社企支部聯建”服務發展新模式,創新建設“陽光黨建”品牌,逐步構建“組織共建、資源共享、隊伍共抓、發展共謀”青年黨建工作新格局。

陽光公寓合作項目第一期工程改造面積約為2.7萬平方米,改造后預計馬垅社區集體收入每年增加2000多萬元,股民人均增收近2萬元。該項目已打造成為殿前街道“產城融合”的新時代“城中村”樣本,實現了集體資產保值增值。

陽光公寓。(馬垅社區供圖

陽光公寓合作項目打造了集黨員教育、人才服務、休閑娛樂等功能于一體的紅色空間,架起青年之間、政企之間、共建單位之間的“連心橋”,通過進一步完善咖啡廳、健身房、食堂等服務空間配套建設,讓青年黨員“回家可期”。同時,堅持以黨建帶群建,以群建促黨建,依托黨群文化空間,整合黨員、職工、婦女、青年、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等活動陣地,在實現資源共享的同時,聯合開展有品質、有溫度、有活力的群團活動。

為了推行“陽光服務”,項目聯合各方資源,下沉服務力量,組建了包括“陽光管家”(公寓秘書)、公寓醫生、公寓警察、公寓城管、公寓律師、公寓調解員、公寓心理咨詢師等在內的“一站式”服務團隊,打通服務青年黨員群眾“最后100米”。

陽光班會——邀請相關部門到場進行政策解讀與人才互動。(馬垅社區供圖

作為湖里人才公寓,陽光公寓以“美好租住生活”為經營理念,為轄區人才提供拎包入住、服務完善的星級酒店式公寓,同時還將鏈接黨政資源,開設“陽光班會”形式,邀請相關部門到場進行政策解讀與人才互動,切實做好人才服務工程。

通過志愿行動反哺社會,項目組建了象嶼志愿服務隊,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常態化開展愛心幫扶、秩序維護、潔凈家園等志愿服務活動。同時,積極發揮人才的智力、資源優勢,通過項目認領方式,鼓勵和引導人才參與到社區治理中來;依托“陽光書屋”建設,打造“紅色書吧”,并常態化開展經典閱讀、紅色影院等品牌活動,為黨員群眾建設“紅色精神糧倉”,真正實現“以學促行”,讓廣大黨員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同時,結合公寓住戶實際需求,組建公寓各類社團,并開設音樂、舞蹈、體育、瑜伽等免費公開課,極大豐富黨員群眾8小時之外的生活。項目還掛牌成立象嶼商學院實訓基地,打造“陽光學習社”,根據入住群體不同的職業特點和個性,提供藝術、文學、心理、健康等方面培訓,成為公寓青年成長必不可少的“充電站”。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