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思明區城市義工協會舉行八周年慶典
2020-12-21 06:43:44? ? 來源: 海西晨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思明區城市義工協會舉行八周年慶典 志愿者展風采 共享榮光時刻 一批星級義工、榮退義工、優秀小志愿者、優秀講師和優秀義工家庭等先進個人和團體獲表彰。記者 王世偉 攝 海西晨報訊(記者 柯小嬌 通訊員 夏思萱)一個個“紅馬甲”的身影,就像冬日里熱熱的烤紅薯、甜甜的炒板栗,溫暖了人們的心頭,帶來春天般的溫暖。12月19日,“攜手同行志愿路 齊心共譜文明曲”思明區城市義工協會八周年慶典在思明區文化館舉行。 作為思明區第五屆志愿服務文化節系列活動之一,這場“生日聚會”匯聚了思明區城市義工協會各個年齡段的志愿者。他們在舞臺上盡展風采,共享榮光時刻。美麗心靈志愿服務隊、廈門市安溪商會志愿服務隊等多支思明區志愿服務隊伍也都到達現場,一起慶祝這個特殊的節日。 各年齡段義工上臺表演 當天,喜慶的舞龍舞獅表演拉開了活動序幕。平日默默無聞的志愿者其實個個身懷絕技,倫巴、爵士鼓演奏、舞蹈《歡樂中國年》《芒種》、獨唱《美若黎明》《望月》……各個年齡層的志愿者帶著愛和感動,用一個個精彩的表演點燃了現場。 一名名志愿者的默默奉獻,造就了思明區城市義工協會的8年芳華。當日,現場還有另一場重頭戲:表彰一批星級義工、榮退義工、優秀小志愿者、優秀講師和優秀義工家庭等先進個人和團體。他們年齡各異、工作不同,但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志愿者,讓他們擁有同樣的閃光。 獲得“榮退義工”稱號的張玉治70歲了,這些年來,她堅持用專業知識和熱心服務在法庭義工志愿服務中發揮余熱。“國家培養了我,我就要回饋給大家。”張玉治說,雖然從志愿者崗位上“退休”了,但她的志愿之路不會止步。 “紅馬甲”有無窮的魔力,大人和小孩都無法抵擋。11歲的趙云珂是思明區新廈門人圖書館的一名小志愿者。當天,她不僅上臺表演了熱情洋溢的倫巴,還獲得了“優秀小志愿者”的稱號。據悉,每周二到每周五放學后,她都會到新廈門人圖書館做作業、看書;到了周末,她就變成小志愿者,幫忙整理書籍、維持秩序,陪低年級的小朋友閱讀。“每次做完志愿服務,我都覺得很有成就感。”趙云珂說。 打造多個志愿服務項目 作為思明區的一支品牌志愿服務團隊,思明區城市義工協會持續深耕志愿服務領域八年。這些年來,這支隊伍每周末都會開展不同主題的志愿服務。 思明區城市義工協會持續開發志愿服務項目,不僅打造了思明區新廈門人圖書館,還組建了一支講師團。新廈門人圖書館為前埔周邊的城中村居民及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它還兼具“4點半”課堂功能,孩子們放學后可以在館內閱覽圖書或進行課業學習。 思明區城市義工講師團則匯聚了一批來自各行各業的優秀講師。他們以思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金榜書院)為陣地,每周常態化開展主題課程,內容涵蓋家庭教育、家風家訓、書法等。前不久,講師團還榮獲思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優秀志愿服務隊。 此外,該協會還堅守在輪渡、鼓浪嶼、中山路等12個固定服務點,常年服務市民和游客。陳桂清是中山路服務點的負責人,每逢周末,她都會到那開展志愿服務,為游客提供指引、倡導垃圾不落地等,他們的身影已成為中山路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思明區城市義工協會會長王忠武說:“我們從最初的幾十人團隊發展到如今在冊人數超8000人,8年的發展歷程很不容易。我們將一直在志愿服務的道路上前行,一起走向下一個十年、二十年。”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