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 臺海 > 正文

立足廈門聯結閩臺 海滄驚艷兩岸

2020-12-14 07:39:59? 作者: 林靜嫻 陳成沛 陳于晨?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立足廈門聯結閩臺 海滄驚艷兩岸

東南網12月14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林靜嫻 陳成沛 陳于晨)12日,參加第九屆海峽媒體峰會的兩岸媒體聯合參訪團,全方位探訪海滄這座“臺味”濃濃的美麗城區,從半導體到生物醫藥,從青礁村蘆塘社到開臺文化公園,不管是產業發展還是兩岸融合,盡皆收錄于兩岸媒體人全媒體、多角度的報道之中。

共謀發展 提升服務,助力產業

集成電路、生物醫藥和新材料,是海滄區引以為重的三大主導產業。在12日的參訪過程中,兩岸媒體人不僅對海滄區這一“廈門跨島發展的橋頭堡”有了更直觀的體驗,更對“海滄速度”嘆為觀止、大加贊賞。不管是推動招商,推動產業專業化、市場化,還是進一步強化一線服務意識、全力提升服務水平、優化營商環境,海滄區委區政府在這其中,切實發揮了幫助企業倍增發展、實現項目建設提速增效的作用。

作為全廈門市產業發展的重要承載區域,海滄區委區政府將集成電路作為戰略性主導產業謀劃,積極構建大陸半導體產業重鎮。經過三年的發展,海滄集成電路產業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聚集了通富、士蘭、金柏、云天、安捷利美維等6個制造業項目,開元通信、碼靈、海矽微、格威等30多個設計類項目,總投資超350億元。“海滄區委區政府相當給力!”廈門通富微電子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表示,海滄區通過政策傾斜和產業扶持等多種方式,已經把廈門的半導體產業園區規劃得既穩妥得當又科學合理。不僅讓海滄的半導體產業園區更好地發揮在產業鏈上的中流砥柱作用,還能借此吸引更多人才留在海滄。

人才服務向來是海滄區的重要落實點,廈門海滄信息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石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以集成電路為例,業內普遍認為臺灣具有人才優勢。因而海滄區通過出臺人才引進政策,投入豐厚資源吸引臺灣人才來大陸發展。目前包含兩岸青年人才在內,海滄的產業人才集聚已達兩千余人,在大陸產業版圖中形成了區域特色、占據一席之地。

另一方面,海滄生物醫藥產業由投資區設立初期的零星項目起步,2012年以來列入全市重點產業鏈群,目前已步入了快速發展期。以廈門生物醫藥港為核心的廈門生物醫藥產業,入選國家發改委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成為全國首批入選的17個生物醫藥領域產業集群之一。根據廈門海滄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海滄區生物醫藥港副總經理李曄介紹,截至2019年底,海滄區生物醫藥產業規模219.91億元,在今年的抗疫斗爭中逆勢上揚,在防疫產品的帶動下實現爆發式增長,1-11月規上企業產值同比增長41.7%。

正如海滄各大產業園區中的企業代表所說的那樣,海滄區委區政府在實際的作為中,切實地解決了產業園區所碰上的雜癥難題,也實在地為產業園區生產供應鏈的上下游環節,做到了政策把關、服務把關的雙重保障。正是由于海滄區委區政府的高瞻遠矚和親力親為,海滄的產業園區才能在規模、營收、人才、社會價值等方面都屢創紀錄、保持穩步上揚的趨勢。而這一切都只是剛剛開始。

兩岸融合 蘆塘樣本,鄉村振興

除了在構建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上積極作為,海滄“能見度”最高的,還是它在兩岸融合上的積極探索和實踐。

12日下午,一下車來到青礁村蘆塘社,臺灣青年王嘉麟就迎了上來,聽到軟糯溫柔的導覽,前來參訪的臺灣記者恍若回到了家。

待沿著“我想靜徑”往里走,處處可見臺灣文創的印跡,更妙的是與在地文化很好地結合,筑起社區新生,連早就對臺灣休閑農業“見怪不怪”的臺灣媒體人,都連連贊嘆。而這,正是海滄引以為傲的“蘆塘樣本”——共建共治共享的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為了守住不變的鄉愁,在這片承載著千年耕讀文化的土地上,兩岸同胞攜手共建,共同解鎖了蘆塘美麗鄉村建設的密碼——“我們參與了,村莊就變了。”

海峽城鄉發展基金會秘書長李佩珍——這個已經扎根在海滄整整七年的臺灣資深社區營造規劃師,帶領兩岸工作團隊,實現了一個鄉村的華麗轉變。

如今,海滄鄉村振興的廣闊舞臺上,活躍著越來越多臺灣青年的身影,他們積極投身海滄鄉村振興,在這方熱土施展一身才華,在共擔責任、共建鄉村、共治家園、共享成果中,分享著大陸及海滄的發展成果和發展機遇。

李佩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鄉村振興的根本意義在于“造人”,即改變村民的理念與認識,所以,她堅持“由下而上”的社區營造概念,先“造人”再“造物”,跟村民一直保持非常密切的互動,而不是單純建筑設計師去設計空間環境——以問題為導向幫村莊解決相關需求,共建、共治,才能共享。

這樣良性運轉的村治理機制,成為基層社會治理可復制可推廣的“蘆塘樣本”,吸引大陸眾多新農村建設團隊前來取經,助力鄉村走出村莊空心化、內生能力不足困境,復興家園。

現場的臺灣媒體駐大陸各地記者表示,希望引進這種模式,“因為這是大陸當前鄉村振興的前景所在,絕對大有可為”。

撫今追昔 到臺灣去,從臺灣來

海滄青礁村不僅是兩岸同胞共建共治共享的表率,同時也是閩臺文化交流的前沿陣地。在這里,青礁慈濟東宮、院前閩臺生態文化村、開臺文化公園比鄰而居。12日下午,參與第九屆海峽媒體峰會的兩岸記者造訪了位于青礁村的海滄開臺文化公園,在這座大陸首個以紀念顏思齊開臺為主題的公園中撫今追昔,更深刻地感受到兩岸歷史文化的同根同源。

400多年前,生于海滄青礁村的顏思齊率領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等眾多閩南健兒,縱橫臺灣海峽,拓展海上貿易,駐扎屯墾定居臺灣,實現臺灣由蠻荒邁向文明的起步,因此被稱為“開臺王”。開臺文化公園的落成,正是對先祖篳路藍縷的艱辛開臺文化的紀念,也成為兩岸顏氏宗親魂牽夢縈的祖地根脈。公園內隨處可見臺灣知名政治人物如洪秀柱、連戰、顏清標顏寬恒父子等人的題詞,足以證明這里已成為面向閩南、聯結臺灣、情系中華的重要人文載體和情感紐帶。

在這里服務的臺青王嘉麟告訴我們,過去青礁村居民其實并不太清楚顏思齊文化,對于青礁顏氏“開基祖”顏慥(北宋著名儒宗,“復圣”顏回第五十代孫)的故事也知之甚少。臺青與在地鄉賢一同將這段歷史關系重新梳理,通過“培根計劃”帶領當地小朋友一起挖掘自己的故事、寫自己的故事、講自己的故事。當村民們了解了當地的歷史文化,就會更加熱愛自己的家鄉,而這些也都是臺青們從臺灣帶來的經驗。

在開臺文化公園為兩岸媒體講解在地歷史文化的,也是一名來自臺灣的青年刁威淇。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青礁村過去也以農業生產為主,與臺灣的一些農村相同,存在人口外流的問題。因此他們希望通過打造人文環境,讓產業可以進一步提升。刁威淇說,當一個地方擁有歷史文化題材,等于有了一個可以向外推廣的品牌。外面的人會想來這里看看,當商店、餐廳、民宿、農家樂、研學基地,這些重要節點打造起來后,未來就有可能形成一片觀光區,讓村子的產業有新的變化。

除了開臺王顏思齊之外,青礁村還有保生大帝行醫救人的故事,保生大帝的民間信仰,同樣是閩臺民間文化的重要聯結。閩臺歷史文化千絲萬縷的淵源在這里凝聚,而在此基礎上海滄區舉辦的保生慈濟文化節、海峽兩岸漢字節、海峽兩岸人文學論壇、海峽兩岸樂活節等,也成為如今兩岸民間交流的重要平臺。刁威淇說,以開臺王文化來說,過去顏氏在這里發家,然后到臺灣去,現在臺灣同胞回到這里,尋找自己的祖先,尋找自己的來處。每年都可以看到許多臺灣朋友回來,還有世界各地的宗親、華僑和信眾,回到這里,認識這里,這本來就是一個很好的契機。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