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前榜樣】危難時刻沖在前 危忠林帶領“應急人”堅守小區
2020-12-14 11:31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劉學佳 我來說兩句
2020年是跌宕起伏的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如同一場無聲的戰爭,沖擊著每個人。站在2020年的末端回望,對于廈門市湖里區殿前街道的黨員干部們來說,共同戰“疫”的點滴就像電影般,歷歷在目。一聲響應就是一份忠誠,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初心與使命,凝聚成抗擊疫情的強大力量。近期,東南網推出殿前街道基層黨員系列報道,在辭舊迎新之際,一同感受榜樣的力量。 危忠林(右二)在查問進入小區的人員(殿前街道供圖) 東南網12月13日訊(本網記者 劉瑋 通訊員 盧曉艷)一頂小紅帽、一件紅馬甲,在今年年初疫情防控中,一群熱心的“應急人”活躍在廈門市湖里區殿前街道翔鷺花城三期小區的大門口,他們是來自翔鷺花城三期黨支部書記危忠林帶領的疫情防控小組。 “守住大門就是守住居民的安全線,我是黨員,越有困難就越要沖在前。”危忠林坦言,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打贏抗疫阻擊戰,義不容辭。 中介持有“四證”進小區 “您好,請問您找誰?”“您要去哪棟哪單元?”“請您到這邊來量一下體溫”……2020年年初的一天上午,危忠林在小區門口忙碌著,只要有人準備進入小區,便將其攔下,詳細地詢問去向并進行體溫檢測。危忠林說,伴隨著復工復產,進出小區的人流量加大,外來訪客量增大,一點也松懈不得。 在危忠林看來,“現在還沒有到松勁的時候,我們必須堅守,保證小區居民的安全和健康。”3月初開始,租房、看房、裝修的越來越多,陸續有中介帶著客戶要進入小區,這一趟往往都是五六人一起,太多的不確定因素,讓危忠林實在不放心。 防疫防控同復工復產兩手抓。為了做實疫情防控工作,同時不影響中介工作,危忠林通過跟小區業主、物業、社區商量之后,最后達成統一意見:進入小區的中介,需要提供房東的委托書、房產證、身份證復印件以及個人的身份證復印件,此外,客戶配合登記、掃二維碼,測體溫,各項指標都沒問題,便可進入小區。事實上,這些中介或工作人員,本身也是小區業主,危忠林說,雖然“麻煩”點,但為了小區安全,中介們也都能理解,在執行過程中也都很配合。 曾被快遞、業主“討厭” 因為嚴厲,同快遞人員發生過“爭執”,也“得罪”了不少業主,危忠林坦言,防疫的過程中曾被不少人“討厭”。但他覺得,在疫情面前,再怎么細致謹慎也不為過,如果受點委屈,能守護好小區,也值了。 剛開始,為了疫情防控需要,小區采取全封閉式管理,謝絕外來人員進入,快遞同樣如此。 不僅快遞有意見,有的業主也覺得“多此一舉”。除了黨支部書記之外,危忠林還有一個身份——小區業委會主任。多年的工作下來,對于小區的業主們,危忠林幾乎了若指掌。即便如此,進出小區大門,他一視同仁,要求對方出示身份證、臨時通行證。用他的話來說,一個多月的嚴防死守,不能因為后期的一點疏忽而白費,這樣就太對不起所有堅守一線的黨員志愿者們了。 好的做法會傳遞,善的理念在發酵。事實上,不少業主現在主動選擇讓快遞將包裹統一放于小區門口。在他們心中已經有一致的共識:雖然可能因此要多走幾步路,但為了小區安全,這小小的舉動根本不足為提。 跟往常一樣,危忠林依然在小區門口的包裹放置處旁放置了酒精、免洗洗手液等消毒用品,方便小區業主過來取件時消毒之用,而這樣的做法,也將會堅持到疫情結束后。 靈活調控,全天守在卡口上 從3月3日開始,針對人口流動率高、重點排查對象范圍的擴大,危忠林征求翔鷺社區居委會書記的意見后,將原來一天5個班次,調整為6個班次,而且每個班次上崗的志愿者數量,也根據不同時間段進行靈活的安排。早晨,進出小區的少,一般就安排3名志愿者,等到了10點半到12點,是人流高峰期,危忠林就會多安排兩個志愿者加入。 正如當初選擇承擔起管理小區、服務小區的任務,危忠林出任黨支部書記后,就用自己的一切力量去做好。發現和解決居民的問題,是自己的職責,也是義務。在這次疫情防控上,危忠林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在防控疫情的關鍵時刻,危忠林的腳“幾乎”黏在的小區的防疫監測點上,除了統籌安排部署工作外,其他時間,就是在這里同志愿者們一起值班上崗。他覺得,站在小區的大門口親力親為,自己才更踏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