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前榜樣】黨支部書記顯擔當 創新防疫堅守家園
2020-12-13 13:04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文潔 我來說兩句
2020年是跌宕起伏的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如同一場無聲的戰爭,沖擊著每個人。站在2020年的末端回望,對于廈門市湖里區殿前街道的黨員干部們來說,共同戰“疫”的點滴就像電影般,歷歷在目。一聲響應就是一份忠誠,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初心與使命,凝聚成抗擊疫情的強大力量。近期,東南網推出殿前街道基層黨員系列報道,在辭舊迎新之際,一同感受榜樣的力量。 劉寶文(右)正在參與執勤工作(殿前街道供圖) 東南網12月12日訊(本網記者 劉瑋 通訊員 盧曉艷)“你好,請在消毒墊上通過。”今年疫情防控期間,廈門市湖里區殿前街道翔鷺花城一期居民們對小區的防疫新舉措點贊。這一創新舉措的背后推手便是劉寶文。 在劉寶文看來,“守好大門最重要,不讓病毒入小區”是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劉寶文的發動下,一支由黨員、志愿者和物業組成的防疫志愿隊,成為守護小區居民健康和安全的衛士。劉寶文說,小區戰“疫”在哪里,防疫志愿隊就在哪里! 創新搭建消毒池 將病毒拒之門外 翔鷺花城一期小區里的鞋底消毒池是受鐘南山院士提出的鞋底是傳播疫情的重要途徑啟發而制作的。只見薄薄的木條搭建一個2厘米高的木框,中間鋪上一層塑料薄膜以防消毒液滲透到地面,上面鋪上一層吸水性好的地毯,倒入按比例調好的84消毒液,劉寶文帶領志愿者和物業一起搭建起簡易消毒池,為居民增加了多一層的保護。 當居民進出小區前,只消在消毒毯上重重踩幾腳,讓消毒液浸過鞋底,便可對鞋底因誤踩唾液和痰等病毒攜帶物中的細菌進行消殺,切實將病毒拒之門外,以防造成二次感染。 小小消毒池,簡單方便,出入小區前在上面踩幾腳,既保潔又消毒。但這只是劉寶文防疫抗疫工作的一個縮影。在重點值守點位,劉寶文以身作則,主動請“戰”,連續值守夜班。 支部書記顯擔當,引領小區共抗疫。右五為劉寶文(殿前街道供圖) 防疫一絲不茍 敏銳嗅覺排除隱患 一天半夜12點多,保安對一名從長沙返回的住戶進行例行的體溫測量及出入登記工作。由于長沙是重點排查區域,保安馬上將情況反饋給劉寶文。經過一番核查,原來這一家三口是湘西人,長沙是他們飛回廈門的中轉站,而且他們還有放行單,經過向社區請示,該住戶被安排居家隔離。劉寶文一路將該住戶送到住處,確認住址后才放心離開。 小區外地人員多,流動出租住戶達1200多戶,這是較難管理的一部分群體。劉寶文說,這些租戶的業主是誰、又租給了哪些人,這些都得一一核實,租戶進小區,除了提供租憑合同證明,還得經網格員核實,劉寶文要做的就是,進去的每個租戶都要跟網格員提供的花名冊上的名單一一對上。 信息登記排查、小區巡邏、查看夜間防控,每天,劉寶文要做的就是為小區多上一道防線。從公安局刑偵支隊退休的他,幾十年的工作經驗、習慣,延伸到防疫工作上,事無巨細,敏感警覺,堅決不遺漏任何一個防控環節。 小區圍墻比較低,劉寶文覺得這是一個“隱患”,便安排志愿者要加強巡邏查看。果然,一天上午8點多,三位翻墻而入的年輕人被逮個正著。原來,趁著天氣好,他們打算到這里的球場打乒乓球,其時小區禁止訪客進入,于是他們被劉寶文勸退了。幾天后,小區開始對訪客開放,這三人一到大門口,便被劉寶文一眼“揪出來”,再次將其攔下,用劉寶文的話來說,疫情沒結束,就不允許聚集。 堅持原則防疫 對疑點緊追不放 疫情期間的一天深夜,一車子在一期小區門口停下。車上有五人,測量體溫時,陳某(化名)因體溫偏高被攔下。陳某不理解,認為自己沒有問題,一直和保安僵持著,并且態度十分不好。劉寶文第一時間趕到,考慮到陳某長時間在車內關窗吹熱風,體溫可能會因此升高,便讓陳某在防疫站點休息下再量。可20分鐘過后,陳某的溫度依然居高不下。 就在劉寶文同社區匯報情況之際,一轉眼的功夫陳某不見了。見狀,劉寶文先是調監控,無果,他又將線索鎖定在車子上,雖然在車庫找到了車,可在物業登記的車主聯系方式卻是錯的。 “必須查明真相。”劉寶文馬上求助派出所,并通過他們找到了陳某。原來他是二期的住戶,只是租的車位是一期的,由于一期和二期之間是相通的,“消失”之后轉而從二期大門進入了小區。 登記完信息之后,陳某的體溫還是沒降下來。但此時,他已冷靜下來,并坦白自己晚上喝了酒。劉寶文于是讓陳某再坐半小時,這時候陳某的體溫才降了下來,劉寶文終于松了一口氣。 身為黨支部書記的劉寶文在疫情期間幾乎是每天24小時待命,手機從不離身,他說:“疫情結束前,我們一直都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