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金沙書院兩岸散文獎在廈門海滄頒獎 臺灣作品獲首獎
2020-11-16 00:14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劉瑋 我來說兩句
頒獎儀式現場(主辦方供圖) 東南網11月15日訊(本網記者 盧超穎)15日上午,“第四十屆旺旺·時報文學獎暨第一屆金沙書院兩岸散文獎”頒獎儀式在廈門海滄舉行。這也是臺灣時報文學獎創辦40年來,首度與大陸合作舉辦的大型文學類征文評獎活動。中共廈門市委常委、海滄臺商投資區黨工委書記、海滄區委書記林文生,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張志強和出席兩岸人文學論壇的200多位嘉賓到場祝賀。 “海滄臺商投資區肩負兩岸融合發展的歷史使命,與臺灣《中國時報》社聯合舉辦此次活動,是海滄持續為兩岸融合發展探索新路,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的橋頭堡的有益實踐。”兩岸散文獎組委會主任曹放介紹,將散文獎與中國海洋文化特色書院金沙書院相結合,旨在通過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學的聯結碰撞,進一步釋放兩岸交流潛能,形成新的優勢文化品牌。大賽組委會副主任洪肇君從臺北連線表示,臺灣《中國時報》首次走進大陸就選擇與海滄合作,也正是被海滄在邁向國際一流人文高地過程中取得的矚目成就所吸引。 “我常常向報刊雜志投稿,那時候的夢想就是能夠拿到時報文學獎的證書,萬萬沒想到,這個夢想在廈門海滄實現了!”從散文獎評委會顧問、著名詩人和散文家舒婷手中接過證書,獲獎代表、臺胞青年符坤龍激動不已。 據悉,本次大賽以“兩岸視域中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旨在鼓勵書寫生活,提振漢語文化,發掘優秀散文創作,促進兩岸藝文交流,并以此為紐帶,密切兩岸情緣,深化兩岸認同,共同促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經過兩岸共同發動征集,本次大賽共收到來自海內外的征文作品1002篇。評委會秘書長、廈門大學教授徐學介紹,征文內容涵蓋建筑、民俗、職人工藝、飲食小吃、人文歷史、地名風俗、鄉土情懷等多方面。大賽組委會副主任洪肇君在臺北連線確認,這次征文作品數量超往屆活動三倍,創近十年來新高,為華人文壇注入生命力。本次獲得首獎的是臺灣桃園作者何志明的作品《父親,我回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