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湖里呂厝社區(qū):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播種“禮”的種子
2020-11-12 00:39:24? ? 來源: 東南網(wǎng) 責任編輯: 劉學佳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東南網(wǎng)11月11日訊(本網(wǎng)記者 鄒玒 通訊員 陳財根)禮儀是一個人的基本素質(zhì),體現(xiàn)了一個人的道德水平和文化修養(yǎng),也折射出社會的文明和風尚。日前,由廈門市湖里區(qū)委文明辦、湖里區(qū)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主辦,呂厝社區(qū)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仙岳書院承辦,湖里區(qū)培善社會服務(wù)中心協(xié)同開展的“浸潤禮儀,快樂成長”親子漢禮活動拉開序幕。 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活動伊始,穿越千年,搭載時光播放機,跟隨仙岳書院的老師,以先圣孔子的生平為引,親子一同學習中華傳統(tǒng)禮儀的淵源。 天揖禮、時揖禮、奉茶禮,禮儀老師以《禮記》為序,向小朋友打開了通往禮儀學堂的大門,大家同步模仿學會了晚輩和長輩之間的行禮動作,平輩之間的行禮方式。 “行禮前,先正冠”,禮儀老師向小朋友們介紹行禮的步驟。《禮記》有云:“禮義之始,在于正容體。”按禮儀指引修整衣帽,寓意著先正衣冠,后明事理。端身正義,以至誠、尊敬、感恩之心,行鞠躬之禮。伴隨禮儀老師的講解,大家學習熱情高漲,爭相行禮,紛紛上臺演示。 “爸爸媽媽,您辛苦了,請喝茶!”學完禮儀,禮儀實踐環(huán)節(jié)里,孩子們向父母敬茶。只見孩子們向父母行稽首禮后雙手奉茶,家長將承載著愛意和期盼的話語作為回饋。在這一跪一起,一飲一語之中,包含了孝順和叮嚀,也見證彼此的成長。 美好的時光,除了禮儀的學習,更有紀念品的見證。親子齊上陣,一起制作“最美的紀念品”--香包。小朋友將想說的話,放入其中,共同穿針引線,密切配合,縫合香包。 中華文明永流傳,明曉禮儀知感恩。呂厝社區(qū)相關(guān)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呂厝社區(qū)的親子們一起感受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正能量,也能在互動中拉近了親子間的距離。 |
相關(guān)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