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閩南文化魅力 兩岸民眾齊聚廈門海滄開展非遺傳習活動
2020-09-21 20:53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劉學佳 我來說兩句
廈門市海滄區錦里蜈蚣閣文化傳習中心現場揭牌 東南網記者 盧超穎 攝 東南網9月21日訊(本網記者 盧超穎)21日,在海峽兩岸民眾的共同見證下,廈門市海滄區錦里蜈蚣閣文化傳習中心、廈門市海滄區錦里清水濟世文化傳習中心在海滄錦里村珠山宮廣場正式揭牌成立。 據了解,長期以來,錦里村積極開展對臺林氏宗親民間交流,成為閩臺文化交流的基地。錦里蜈蚣閣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海滄蜈蚣閣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又獨具內涵,歷史上通常用于迎神賽會,由兒童化妝后坐于閣上進行踩街游行。明朝時期,錦里村民從安溪清水巖祖殿分靈來清水巖清水祖師香火并在錦里社建造宮廟,清水祖師信仰成為兩岸民眾共同的信仰,擁有廣泛的信眾。 “傳習中心承擔著非遺傳承的任務,承擔著傳統文化傳承、弘揚的任務。”海滄區閩南文化研究會會長林合安介紹說,這兩個傳習中心成立后,將以多樣的形式開展蜈蚣閣和清水濟世文化的交流、研討和展示等工作,增強兩岸同胞的凝聚力,讓兩岸民眾了解、保護、傳承這些閩南傳統文化,喚起共同的記憶和精神力量。 活動當天,國家一級演員莊必芳、王志斌現場開展歌仔戲沙龍,帶領民眾學唱歌仔戲新曲《歌仔唱海滄》。據悉,這首歌由戲迷黃諾諾作詞、國家一級作曲江松明作曲,是專為海滄區閩南文化傳承而創作的,它將成為海滄區閩南文化研究會的保留曲目,讓戲迷學唱并上臺展示。歌仔戲沙龍還通過排練折子戲《武家坡》《三家福》,讓戲迷掌握歌仔戲基本唱腔和身段,感受歌仔戲這一閩南文化綜合藝術的魅力。 廈門市海滄區錦里清水濟世文化傳習中心揭牌成立。東南網記者 盧超穎 攝 值得一提的是,十幾位臺灣青年還在現場開展了臺青分享會。“此前,我們幾個來自臺灣的小伙伴到錦里村調研,在與當地老人的聊天過程中,我們得知村委會旁的一棵大樹可能比老人的年紀還要大?!迸_青代表管詮說,這激起了團隊伙伴的興趣,于是大家進一步探討這棵大樹,發現這棵樹是百年合歡樹。 據介紹,這棵樹是廈漳鐵路開通后,第一批從海外運回海滄的樹種。它見證了廈漳鐵路的建設,更承載著人們的記憶,陪伴著錦里村的成長。分享會后,兩岸民眾也參觀了這棵具有悠久歷史的合歡樹,在樹前合影留念,并開展了夏令營活動交流。 此外,海滄區閩南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廖藝聰還開展了題為《閩南方言,精彩無限》的閩南文化講座,介紹閩南語的常識和現況,帶領讀者著重品讀歌謠、謎語、歇后語、成語、諺語這五朵閩南語金花。特別是由他自編的《閩南諺文500條》,展現閩南語生動形象的魅力,從而激發家長主動帶孩子學閩南語的積極性,樹立孩子學習閩南語的熱情和信心。 此次活動由廈門市海滄區閩南文化研究會和廈門市海滄區錦里清水濟世文化傳習中心聯合主辦,旨在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帶動兩岸民眾關注錦里蜈蚣閣和清水濟世文化,進而更好地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