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 城事 > 正文

廈門思明:管好小餐桌 引領節約新食尚

2020-08-24 08:53:56? 作者: 吳燕如?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管好小餐桌 引領節約新食尚

思明區分類施策加大宣傳引導,共同抵制舌尖上的浪費

萬象城內,思明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倡導餐飲服務單位張貼文明用餐標示。

廈門日報訊(文/記者 吳燕如 通訊員 夏思萱 圖/記者 張江毅走進餐館,文明餐桌宣傳標語隨處可見;餐飲服務單位推行“N-1”點餐制,讓顧客理性消費;商家免費提供打包盒,鼓勵顧客打包回家不浪費;外賣平臺推出半份餐、單人餐等,輔助消費者做出最準確的決定……在中心城區思明,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新食尚氛圍日益濃厚。按需點餐、使用公筷公勺、拒絕野味成為越來越多市民的共識。

小餐桌彰顯大文明,在文明城市創建的熱潮下,思明區委宣傳部、區委文明辦聯合相關部門持續推動制止餐飲浪費工作走深走實,讓“文明餐桌”之風更盛,讓勤儉節約的餐桌美德標注思明文明新高度。

用心宣傳

線上線下氛圍濃厚

精心設計海報搭配視頻,發起光盤行動倡議。昨日,思明快報推送《你以為,僅僅是一碗飯的問題嗎?》后,迅速引發市民朋友的關注和轉發。拒絕無節制點餐從我做起、拒絕瀟灑不打包從我做起、拒絕鋪張排場從我做起……思明快報小編的原創海報生動傳遞拒絕餐飲浪費的理念,引發強烈共鳴。

發揮思明快報強有力的陣地宣傳作用,讓文明用餐的理念傳遞到千家萬戶。同時,“思明文明風”等全區各單位部門新媒體平臺也紛紛轉發相關倡議,在潤物細無聲中撒播文明,讓文明餐桌理念更深入人心。

濃厚的宣傳氛圍從線上延伸到線下,思明區開展“不剩飯菜、抵制浪費”文明餐桌系列活動,向轄區1.4萬多家餐飲服務單位發放倡議書和“文明餐桌”溫馨提示臺卡。

“公筷公勺,拒食野味”文明餐桌系列活動同樣火熱進行。早在今年年初,思明區便圍繞疫情防控工作,向全區各單位、餐飲企業、居民群眾發出“文明餐桌,同心戰‘疫’”“拒絕野味,健康生活”倡議,營造文明餐桌新風尚。

示范引領

推行“N-1”點餐制

“您這邊是六個人,我們先點五樣菜就好,不夠再加?!?在萬象城“宴遇”餐廳, “N-1”點餐制成為他們引導顧客合理消費的新模式。

餐廳店長江女士介紹,他們將文明餐桌實踐貫穿全過程。首先在選材驗貨時,嚴格把控食材的新鮮度,不造成食材浪費。點餐時主推小份菜、按位上菜,從源頭避免浪費。同時提供免費打包服務,并教顧客如何處理剩飯剩菜,比如剩余的“龍蝦湯”可帶回去燙個面或煮粥,確保光盤。

“這份白蘿卜飯是半份的,我們只有兩個人,這樣吃才不浪費?!?1日傍晚6時,就餐的劉女士向記者介紹道。緊鄰“宴遇”餐廳的“閩和南”餐廳,半份菜成為他們踐行文明餐桌的具體方式。餐廳李店長介紹,根據人數他們都會提醒顧客適量點餐,避免浪費。

目前,思明區市場監管局打造了萬象城、寶龍一城等6個食品安全“示范商城(圈)”,文化藝術中心、中華城等食品安全示范街3條,32家食品安全示范餐飲服務單位,第一幼兒園食堂、廈門航空金雁酒店等“放心食堂”“放心餐廳”35家。

充分發揮這些餐飲服務單位和商圈的示范帶頭作用,思明區引導大家文明用餐、節儉消費,推動餐飲節約理念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將舌尖上的節約變成為日常習慣。

全面參與

平臺學校各有新招

人氣雙人餐、午市時光單人套餐……點開外賣平臺美團、餓了么,你會發現越來越多的商家推出以供餐人數為標準的優惠套餐。在思明區市場監管局的倡導下,美團平臺上的合作商家積極優化菜單,參與食物保衛戰。商家表示,這樣的模式也便于他們搭配食材,更快地出餐。

將勤儉節約、愛惜糧食的美德植入孩子心中,讓孩子帶動家庭,家庭帶動社區文明。思明區市場監管局還聯合教育部門在全區公辦學校食堂開展文明餐桌行動。

每10天對全校各班的光盤記錄進行匯總統計,每個月各年段展開評比,選出本月的“光盤之星”——在金雞亭中學,文明餐桌行動蔚然成風。早在今年年初,金雞亭中學便制定《學生用餐光盤實施方案》,學校膳食委員會成立光盤行動領導小組,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用餐習慣。校長傅勇介紹,領導小組每學期還會在食堂經營方的贊助下,對“光盤”優秀個人和優秀集體進行全校性的表彰,并頒發獎狀和實物獎勵,記錄到學生綜合評定檔案。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