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 臺海 > 正文

廈門高顏值 臺商添新彩

2020-08-10 07:32:35? 作者: 潘薇? 來源: 海西晨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廈門高顏值 臺商添新彩

陳善音(左)介紹“樂在農家”生態污水處理項目。記者 潘薇 攝

海西晨報訊(記者 潘薇日前,廈門提出加快建設高顏值廈門的行動方案,其中包括積極打造美麗宜居的鄉村等,在廈臺商也積極參與。在臺企廈門美格農藝有限公司,一套“樂在農家”生態污水處理項目已建成投用,未來該項目將復制到其他社區建設,用于污水治理;廈門環保志愿者聯盟秘書長、臺胞伍證霖積極參與營平社區營造,環保紙鶴墻成為綠色風景線,還組織夏令營活動逛八市,讓參與者感受閩南鄉情文化及老廈門的魅力。

生態污水處理成新示范點

臺企廈門美格農藝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善音2000年從臺中來到廈門,負責管理父親在1993年創辦的公司。這是一家從小小的苗圃做起,發展成為承接各類綠化工程的市重點企業,同時也是全國性的科普教育基地。日前在園內投用的“樂在農家”生態污水處理系統,成為新的示范點。

現場,示范點的池子水波蕩漾,池子的魚兒游動著。陳善音介紹,水流到池子里基本上用生物凈化方式,通過植被凈化后,水變得非常干凈,而且沒有一點臭味 。

據悉,“樂在農家”生態污水處理系統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商務部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倡導并發起,由廈門理工學院黃國和教授團隊技術指導。園區內的灌溉污水、附近居民區與小學的生活用水,經過除油與發酵酸化、沉淀與降解后,流入復合型人工濕地時,依靠土壤微生物的作用,或發生生化反應,或產生物理沉淀,污染物被吸收,最后變成達標的水質。

陳善音說:“這個系統最特別的地方是凈化完的水,每天可以回流用于澆灌農田;污水處理罐里面生成的污泥,經過發酵池,日后可變成植物肥料來源,所以整個系統不管是污泥還是污水都可回收再利用。”

治污節水兩不誤。為了更快地復制推廣這套系統,陳善音與大陸高校結成工作伙伴,開啟兩岸的產研合作。廈門理工學院環境工程專業副教授陽艾利說:“該生態污水處理系統主要是依靠地勢落差,全程都不需要動力,不需要耗電。接下來我們希望把這個項目復制到社區或者農村,實現廣泛推廣的目的。”

社區營造展老街巷新形象

在開平路通往八市的入口,一面色彩斑斕的“紙鶴墻”吸引了過往市民和游客的目光。仔細一看,這些栩栩如生的紙鶴是利用回收的塑料瓶上的標簽制成的。這次活動的創意源自廈門環保志愿者聯盟秘書長、臺胞伍證霖。他說:“八市地處老城區,是廈門人記憶的所在,我們希望通過環保活動,提升居民的參與熱情,共同投入到社區建設中,也讓大家看到老街巷的新形象。”

如何抓住營平社區的特色進行社區營造?這半年多來,伍證霖一直在思考著。他指出,在廈門,提起“八市”幾乎家喻戶曉。它坐落于廈門市思明區鷺江街道的營平社區,從20世紀二三十年代起,這里便是廈門的海鮮集散地。作為廈門的老地標,它承載著無數人的“廈門記憶”。于是,他便與社區一起探討,挖掘老市場文化。除“紙鶴墻”將被長期保留,成為一道綠色風景線以外,近期,社區還開展各式活動推廣社區文化,例如參與八市夏令營的孩子們在社區工作人員的帶領下穿街走巷,了解廈門傳統小吃和海鮮,跟著阿嬤學習買菜做飯,感受學校之外的市井煙火氣。

伍證霖表示,他參與社區營造已有3年,也看到了廈門社區建設越來越有特色,小區的顏值不斷提升,不僅僅體現在樓房外觀,還有內在文化的呈現。以營平社區為例,這里以第八市場為載體,以居民需求為導向,圍繞老城特色,整合商戶資源,如今的八市經營越來越規范,街道越來越整潔,老市場的味道依舊存在。

伍證霖介紹,該社區以老城“家文化”為載體,積極開展家風營造、老人關懷等服務。引進臺灣優質社會服務專家等資源,探索“時間銀行”養老互助機制。接下來還將舉辦相關活動,讓社區居民一同參與,展現人文之美。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