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夢想起飛,踏光陰而行
2020-08-04 15:09:43? ? 來源: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2011年6月 我叫葉麗嬌,中共黨員,憑著對英語的熱愛,這個夏天,我順利從閩南師范大學畢業并拿到英語八級證書,我內心充滿喜悅和驕傲。踏出校園,走向社會,讓自己所學的知識在工作中得到實踐,為社會做一點貢獻,我心情澎湃。不久,我成為廈門市湖里區某小學的英語代課教師。 2015年8月 2013年因為身體原因,我辭掉了代課教師的工作,回到了我的家鄉翔安區新店鎮蔡厝村。生于斯長于斯,我對這片故土有著特別的情結。兩年的工作所見和經驗,讓我深深感受到了農村教育資源的匱乏,城區和村居地區教育教學水平的差距,一種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在我內心深處萌發,我渴望能為家鄉的教育帶來一些改變。2015年我參與村兩委換屆競選,想利用村委這一特殊身份來實現自己的夢想!最后,我成為村里的婦女委員,分管文化、教育、出納和婦聯工作。我一邊工作,一邊籌劃著在村里開辦一個義務課程班,為村里的孩子們免費授課。 2016年7月 這個夏天,第一個暑期班終于開辦起來了。我在幼兒園借到了一間小教室,開了兩個班級,一個班三天課,一周六天,我既當班主任,又當老師。“針對三到六年級的孩子,學習全程不收取任何費用”,這個夏天,有50多個孩子來到我的英語課堂班。偏偏這個時候,我懷了身孕,村里的工作,家庭事情,我每天都手忙腳亂,像陀螺一樣轉個不停,可是,一切伊始,得之不易!我必須好好珍惜! 因為場地是借的,當時沒有考慮到安排值日生,讓我意外的是,每天放學,孩子們都會自發打掃衛生,保持教室的整潔。萬事開頭難,第一年由于經驗不足,感覺上課很辛苦,但在自己的努力下,終于也堅持下來了。 2018年7月 這是我開辦的第三個暑期班,今年,我將教室移到社區圖書館。這個新場地是個鐵皮屋,上課的第一天就讓人汗流浹背,暑假的酷熱,并沒能阻擋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求,孩子們在堅持著,幾位老人發現后,建議把教室搬到老人活動中心,很快,老人們自發的幫助搬桌椅,還搬來了兩臺大風扇……。孩子們越來越多,從最初的50幾個孩子,到今年最多兩百個孩子,我考慮著增設課程,開始尋找志同道合的志愿者,今年有4個老師來義務上課,針對每個老師的專長,增設了語文,數學,英語,作文專項課和奧數,孩子們樂壞了,都爭相來上課。令我印象深刻的一節課,老師讓孩子們以“我的夢想”為題寫作,有個孩子寫道“長大后,我要賺100萬,然后把其中的30萬給葉老師建一個小教室,讓更多的小朋友可以進來一起上課……”,寫著寫著,孩子們哭了……,所有的小事,讓我感受到這幾年努力的價值不在于讓孩子們學會一個單詞、一個句子、一個數學公式,而是給孩子一個有意義的暑假,一個學校之外成長的平臺。也許,正是這樣的“半開放的課堂”帶給孩子無限的可能,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給孩子的成長留下一抹色彩。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