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集美:深化兩岸融合發展 提高惠臺含金量
2020-08-04 08:11:35? ?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廈門集美區:深化兩岸融合發展 提高惠臺含金量 東南網8月4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李立宇 吳舒遠 通訊員 王小杰 陳季玉 湯春海 陳文婕)“我覺得廈門跟臺灣很像,市場又比臺灣大,就決定留在廈門”“我做了很多別人看不懂的事,也得到了別人得不到的東西”……7月27日,圍繞“女人在異鄉如何活出精彩人生”這一主題,通過視頻方式,3位臺灣女性走心地與兩岸朋友分享了在大陸發展、生活的心得。 這檔“她說”欄目,既是集美區在做強兩岸研學品牌上,最新打磨出的一檔針對兩岸青年女性的創新性線上研學課程,也是集美集成改革“大海”中一朵美麗的“小浪花”。 自2019年底成為福建省四個縣域集成改革試點縣(市、區)之一以來,集美區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福建省委、廈門市委深改委會議精神,按《集美區推進兩岸融合發展集成改革試點總體方案》(簡稱《總體方案》)要求,突出“在推動兩岸融合發展上作出示范”“建成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目標和主線,落深、落細、落實各級惠臺政策措施,深挖潛能,大膽探索,積極創新……集成改革的“集美做法”正迸發出蓬勃活力。 全力推動 集成改革推進圖正展開 面對時代給出的問卷,面對臺胞臺企的殷殷期盼,集美區勇挑為全省乃至全國探路的重擔,全力以赴投入到集成改革試點工作中。 堅持以《總體方案》為總綱,集美區通過不斷打磨,確定了深化對臺經貿合作、加強對臺金融合作、擴大兩岸人文交流、維護臺胞臺企權益、扶持臺胞創業就業、增強臺胞社會福祉、做強兩岸研學品牌等7個專項方案,以及宣傳方案和工作推進機制兩個保障方案,形成集美區推進兩岸融合發展集成改革的“1+7+2”方案。 集美區高度重視,迅速成立工作專班,全方位統籌推進,相關區領導先后16次組織召開區委深改委會議、集成改革領導小組會議等,進一步統一全區思想認識,增強行動自覺;區委統籌協調,狠抓落實;強化溝通,主動對接市委改革辦等部門,高位推動改革試點工作;確定推進集成改革的8個調研課題,邀請廈大、臺灣研究機構等院所參與調研,以提供更高質量決策參考;通過主流媒體、新媒體平臺及線下座談會等,多形式、多平臺展開宣傳發動…… 在集美區的全力推動下,全面推進集成改革的“行動路線圖”業已明確,一張集成改革創新推進圖正徐徐展開…… 突破前行 持續加強對臺金融合作 2020年7月30日上午,集美區臺企廈門建霖健康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鳴鑼上市,成為集美區第7家境內上市公司、第2家臺資上市公司。此外,宸展光電IPO申請也已獲得證監會受理并反饋……這些都離不開集美區的著力培育。 集美區不僅通過開辟綠色通道,快速協調解決臺企上市審批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等方式,著力培育優秀臺企上市,企業上市過程中可獲補助最高達1400萬元,還全力支持臺企汲取資本市場力量:引導臺企進入兩岸股交中心“臺資板”,并給予相應財政扶持,如發行可轉股債券融資達500萬元及以上的,區財政按融資金額的2%予以一次性補助最高達100萬元等。 集美區的財政扶持政策還涉及引進臺籍人才、鼓勵設立臺商投資基金等諸多方面,且不少在市級獎勵基礎上,實現更大突破,如引進集美的臺籍行業領軍型金融人才等,臺灣社會資本按規定在集美設立股權投資企業等,均可在獲得市級獎勵后,再獲區財政配套獎勵……受集美區加大吸引臺資股權投資機構落戶力度的吸引,華犇路達創投基金已入駐杏林灣基金集聚區,促進兩岸金融合作,為臺企提供資金支持。 同樣受到吸引的,還有臺灣一家創投業的龍頭公司。7月16日,其旗下基金相關負責人一行造訪杏林灣基金聚集區。“集美區政策扶持力度之大,與長三角地區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經詳細了解,該負責人不僅對集美的營商環境大加稱贊,還希望能在集美搭建真正融合兩岸產業的金融服務平臺。 出臺廈門首個專門鼓勵設立臺資股權投資類企業、臺資金融機構、臺資新型金融組織的扶持政策《集美區加強對臺金融合作機制工作方案》;在臺資金融類企業注冊設立等方面予以補助獎勵,開展“管家式”服務……所有這些,無不是集美區率先打造兩岸金融合作特色突出的產業融合發展先行區的生動實踐。 互聯網+ 兩岸研學互動插上“翅膀” “感謝這份沉甸甸的‘心意’!”4月14日,從臺青和孩子們手中接過“童心抗疫”公益繪畫征集活動(簡稱“童心抗疫”)的愛心禮包,廈門援鄂歸來的醫療隊員們無不這樣感動地說。 新冠肺炎疫情突襲,阻隔了面對面的研學交流。但在集美區,兩岸間的研學互動卻從未中斷。“童心抗疫”只是牛刀小試,集美區做強兩岸研學品牌的創新步伐仍在持續向前: 開展“兩岸詩詞共吟誦”活動。為紀念《臺灣通史》出版100周年,從連橫先生的愛國詩作中選出佳作,由兩岸音樂家譜以閩南語曲調,在廈門和臺北各組織100位中小學生,用閩南語吟誦,活動的花絮及成果視頻將在“i研學”平臺交流分享。互動結束后,兩岸活動視頻將請在廈創業的臺灣音樂家制作光盤贈予臺灣學校、老師和家長,讓兩岸中小學生共同感受相通的文化、語言及對連橫先生的敬意。 開展“兩岸一家親·從小心連心”活動,精心打磨出四檔特色線上研學課程,均采用兩岸各自開展、線上分享互動的模式,如“一人一城一故事·兩岸青少年城市代言人”將圍繞兩岸人文、飲食等話題,讓兩岸青少年作為代言人,探訪自己生活城市中的亮點和故事,講給對岸朋友聽;“今夜不打烊”則通過兩岸創業青年,將兩岸夜經濟走透透…… 創新性的線上互動,既為研學插上“互聯網+”的“翅膀”,打破疫情障礙,打造線上品牌活動,也為未來線下交流做準備,這些參與互動的中小學生,都將在疫情結束后受邀參加兩岸研學線下活動。集美區將繼續“以臺引臺”,不斷創新研學模式,既堅守中華文化特色,又講好“兩岸故事”,構建兩岸民眾特色“共同話語圈”和“朋友圈”,為兩岸研學創造更加廣闊的空間。 此外,集美在做強兩岸研學品牌方面還有不少新進展:打造“三中心”,完善體系建設;修訂升級研學政策;完善“i研學”數據平臺…… 齊心合力 整體協同向縱深推進 集成改革不僅是把分散開展的各項試點集中在一個區域推進,更重要的是通過各項改革舉措的相互關聯配合,形成整體合力。集美區委負責總抓,改革辦和各專項小組明確責任分工,一體化部署推動,共同推進集成改革進展。 在深化兩岸經貿合作方面,政企合力,共克時艱,為臺企量身定做復工復產方案,有序有力幫助臺企共渡難關;發揮“高校產業技術聯盟”作用,推動臺企轉型發展,推動“以臺引臺”,吸引更多優秀臺企到集投資興業;疫情期間兌現臺資企業補貼800萬元等;推動兩岸現代服務業發展,加強都市現代農業合作…… 在擴大兩岸人文交流方面,實施鄉情親情延續工程,舉辦閩臺宗親聯誼等活動;創新兩岸主題文化線上交流,開展云上龍舟文化節等活動;推動兩岸文化產業合作,支持臺灣影視文創企業到集美投資發展,提供企業注冊、項目備案等一站式服務,海絲版權項目擬于8月落戶…… 在維護臺胞臺企權益、扶持臺胞創業就業、增強臺胞社會福祉方面,78項惠企事項統一納入惠企窗口收件,共壓縮760個工作日,提速62.1%;在廈門全市率先出臺應對疫情支持臺灣青年就業創業的四條措施,在疫情期間提供租金補貼、房租補貼等;為各臺青創基地申請省市獎勵1260萬元,區級兌現1467萬元等。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