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思明:?抓服務提效能 打造宜居宜業幸福城區
2020-06-01 17:19:39?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抓服務提效能 打造宜居宜業幸福城區 思明區把效能建設作為民心工程,更好地服務市民服務發展 廈門日報訊(記者 吳燕如 林 雯)今年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閩工作時提出機關效能建設決策部署20周年。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廈門機關效能建設工作扎實推進,取得明顯成效。2019年,廈門營商環境競爭力在國家發改委試評價中名列全國第二,省對市績效考評原始分連續五年(2015年-2019年)排名第一。 為了傳承弘揚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機關效能建設的創新理念和重大實踐,貫徹落實省委進一步深化機關效能建設、推進新福建治理現代化座談會精神,今日起,市效能督查辦將和本報聯合開設“馬上就辦提效能、擔當作為謀發展”專欄,推出系列報道,集中展示近年來廈門各級各部門機關效能建設情況及取得的成效,提振廣大黨員干部干事創業、改革創新的精氣神,在全市上下營造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狠抓落實、奔跑向前的濃厚氛圍。 快準穩下好先手棋,有序有力有效復工復產;審批速度不斷刷新,減少群眾和企業辦事創業堵點;創新探索基層治理“近鄰”模式,大力提升基層服務水平…… 在戰疫中經得起考驗,在探索中突破創新,思明區把效能建設作為民心工程,把機關效能建設成果更好轉化為治理效能,更好地服務市民、服務發展,不斷提升思明人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打造宜居宜業幸福城區。 奮進新時代,改革不停歇。思明區將持續深化機關效能建設,提升治理效能,加快推進治理現代化,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作出更大貢獻。 機制優化 快準穩推進復工復產 最近,一家由影視明星領銜直播帶貨的新經濟企業成功落戶思明區嘉蓮街道。5月16日的首場直播就創下商品銷售額8000萬元的好成績。企業之所以能快速落地見效,嘉蓮街道招商團隊的高效服務功不可沒。 嘉蓮街道招商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企業明確落地時,距離首場直播僅剩5個工作日。為了幫企業解決最迫切的需求,招商人員迅速行動起來,不僅通過線上溝通的方式與遠在北京的企業工作人員對接注冊落地相關事宜,還在線下替企業跑腿辦理相關手續。在思明區各部門的聯動協作下,最終嘉蓮街道僅用兩天時間就幫助企業完成了落地注冊手續,使企業的首場直播活動得以順利進行。 主動靠前高效服務,讓企業心無旁騖專注于生產經營,這就是思明區的CSO首席服務官理念。今年以來,面對疫情大考,思明區不僅沒有放慢招商腳步,反而通過“云對接”等各種創新手段為招大引強選優提速。在今年2月和4月舉行的全市招商項目“云簽約”中,思明區簽約項目投資總額接連奪得全市第一。去年,思明區還以高分奪得全市招商引資實績競賽第一名。 工作效能在這次戰疫中得到充分顯現。思明區立足“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堅持“一手趕瘟神,一手迎財神”,念好快、準、穩“三字經”,全力推進復工復產。 最早出臺扶持企業度過寒冬的穩生產六條經濟措施;最早研發推出全省首個健康管理系統“火燒云”;最早發布《企業復工防控操作指南》,用不足2頁A4紙對復工條件、分類管理等提出一目了然、簡明扼要的操作指引,讓企業“看得明白、操作便捷”……謀劃從快、發布從快、研發從快,思明區各級干部還為超過1200家企業提供“一對一”專屬定制服務。 先手棋有效果,2月10日恢復正常工作日第一天,思明區限上服務業企業復工率、返工率即達57%、55%,分別高出全市23和12個點。 當前,思明區正高效推進“島內大提升”。不管是在招商引資賽場上,還是片區改造提升工作中,思明干部提振精氣神,掛圖作戰,比學趕超,提升工作效能,各個項目不斷刷新“思明速度”。 嶺兜片區舊村改造頻傳捷報,簽約戶20個工作日完成交房,拆除房屋已超70%;備受矚目的湖濱片區改造提升一開啟就加速轉起來,啟動不到1個月,片區住宅建檔率已超過98%……思明區還將進一步理順機制,實現更快研究、更快決策,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高效推進“島內大提升”各項工作。 職能轉變 大力提升行政服務水平 在思明區行政服務中心,“企業開辦”專窗相關工作正在大力推進中。待正式對外開放,這將是線下“一窗通辦”和線上“一網通辦”深度融合的最佳注腳。 具體來說,企業申請設立登記時,在線下,按照“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窗口統一出件”模式,申請人實現線下“一個環節,一窗辦理,一窗出件”。在線上,企業申請線上設立登記時,實現線上登記“一趟不用跑”,執照、發票郵寄費用由市場監督、稅務部門各自承擔。 一直以來,思明區致力于推動“放管服”改革,提升行政服務效能,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發展環境,不斷優化營商環境。 深化服務改革,讓群眾辦事更順心、更省心。上個月,思明區探索實行“證照聯辦”新模式,讓企業可以一窗送件、同時申請辦理同一商事主體的營業執照與食品、藥品許可事項的變更,大大減少了企業辦理的時間,提高了服務效率。同時,深入推進“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改革,思明區行政審批管理局牽頭整合區建設、發改、市政園林、財政、科信、生態環境、消防等7個部門專業窗口為“多規合一”窗口,讓企業只跑一個窗口就可以完成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申請。 強化服務監督,促服務效能提升。思明區實行每日巡查、每周抽查、每月考核通報等做法。比如,建立評估獎懲機制。對督查中發現的好經驗通報表揚,并給予績效考核正向激勵加分;對督查中發現的問題,在限期整改的同時,依照有關規定對相關責任人予以效能問責。 群眾更方便,辦案更高效,監督更及時。去年12月,思明區上線“廈門法律援助援務通”微信小程序,這是全省首個移動端法律援助辦公平臺,為社會治理精細化和公共法律服務高效化提供有力抓手。 基層治理 破解難點增強服務效能 基層是一切工作的落腳點,基層治理效能直接關系到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思明區創新探索,以基層黨組織為引領, 以“近鄰”模式為抓手,大力推動基層治理“效能革命”。 作為試點的開元街道深田社區在積極實踐中,探索出“千百萬”群眾工作法,優化“千戶訪”精準服務機制,創立“百事幫”鄰里互助隊伍,搭設“萬家和”糾紛調解平臺,打通服務居民“最后一米”,提升基層治理服務效能。 數據最有說服力。深田社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社區推行“千戶訪”機制以來,全體網格員每天入戶及巡查不少于2小時,及時發現、解決環境衛生問題、安全隱患、居民困難,從今年1月至今,解決矛盾糾紛21起,為民辦實事26起。 77歲獨居老人李阿姨便對社區服務豎起大拇指。5月22日上午,網格員入戶她家時,發現患有尿毒癥的她頭暈目眩、身體很不舒服。當場,網格員和助老員立即陪護李阿姨前往醫院就醫,并告知其家人。醫院要求住院治療后,得知其子女一時無法趕到,他們還協助辦理住院手續。 社區的第二張辦公桌就在網格中——在“近鄰”模式實踐中,開元街道秉持這一理念,在靠前服務、精準服務中實現高效服務,將居民問題解決在第一時間,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苗頭、萌發狀態。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群眾的事馬上辦——“近鄰”機制高效解決群眾身邊的急、難、愁、困的問題,反映的恰恰是思明基層干部服務群眾的能力水平和效能。 在創新機制的同時,思明區充分利用大數據、物聯網等現代科技,以智能化管理,提升基層治理水平。在破解老城區消防安全工作帶來的難點上,鷺江街道綜合監管指揮平臺便發揮了重要作用。 指揮平臺相關負責人介紹,平臺搭建了消防物聯網24小時監控隱患點,轄區一有濃煙立刻預警。同一個系統還打造了智能充電樁、智慧用電云平臺,實時監控電動車充電安全和老弱病殘群體家庭用電安全,發現隱患可遠程操控實現斷電。此外,還可以通過大數據研判,片區內哪個區域事故高發,并及時采取預防措施。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