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集美區 > 嘉庚故里人文集美 > 奮進集美 > 集美報> 正文
分享到:

潯江社區:搭建代表選民“連心橋”

2020-05-21 10:18  來源:集美報  責任編輯:李霖  我來說兩句

潯江社區:搭建代表選民“連心橋”

社區人大代表聯系群眾活動站實現居民與代表“零距離”見面交流

清風池水體公園(郭妮妮攝).jpg

圖一:清風池水體公園。

“我在這里生活了六十幾年,看著清風池從活水變臭水塘,又變回了清澈的水池,現在每天從旁邊走過,心情都特別好。”家住祠后路的陳縵云,對周邊環境的變化打心眼兒里感到高興。

臭水塘變成水體公園、環境提升帶動旅游產業……近年來,嘉庚故里潯江社區不斷煥發出新風貌,社區居民反映的一樁樁問題訴求得到有效落實,這背后離不開人大代表的努力推動。

設立代表聯絡點

搭建聯系群眾橋梁

在潯江社區居委會一樓大廳進門處,“傾聽民意,為民解憂”八個大字格外醒目。對社區的選民群眾而言,“有難事不妨走進社區找人大代表說說”已經深入人心。

為搭建選民與轄區代表見面的載體,集美區人大常委會在社區設立了人大代表聯系群眾活動站,由省、市各一名代表和兩名區代表每個月定期到活動站“輪值”,接待選民來訪,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愿。

社區不僅為活動站開辟了專門的場所,還聘任了三名義務“聯絡員”,方便居民與代表“零距離”見面交流。“我們希望把這里打造成人大代表聯系群眾的橋梁、服務群眾的窗口,更好地為社區治理提升發揮作用。”潯江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宋寶玲表示。

大社“網紅打卡”點(郭妮妮攝).jpg

圖二:大社“網紅打卡”點。

“復原”學村風貌

旅游環境優化提升

潯江社區人文底蘊深厚,集美學村、龍舟池、鰲園、嘉庚故居等風景名勝每年吸引上百萬游人紛至沓來。位于龍舟池南岸的臨時建筑——集美旅游商城,20余年來影響了學村周邊的景觀。

響應選民呼聲,區人大代表快速作為,實地調研提出整改建議。2017年,集美街道聯合執法部門完成了商城的拆除工作,恢復“面海無塞”的美景。經人大代表建議,拆除后的地塊變成了綠地公園,學村的自然美景與人文景觀更加有機地融為一體。

旅游環境提升了,如何讓居民從中受益。社區多次組織人大代表視察調研,為社區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出謀劃策。“修繕復原僑樓”“引入藝術家工作室”……經過多方調研,代表們提出了不少富有建設性的意見建議。目前,大社文創旅游街區已成為游客打卡的“網紅地”,吸引43名駐地藝術家設立工作室13間,為居民創造了實實在在的收益。

改造后的宗祠廣場(郭妮妮攝).jpg

圖三:改造后的宗祠廣場。(本組攝影 郭妮妮)

改善居住環境

故里老街展新顏

“以前宗祠邊很多擺攤賣魚賣海蠣的,垃圾亂堆、污水橫流,到了夏天就臭烘烘的,容易滋生蚊蟲。”宗祠附近的住戶周桂香回憶說。在人大代表實地調研推動下,菜市場建起來了,小攤小販有了經營場所,廣場也修建一新,成為居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老舊城區小街小巷多,存在治安、消防的“盲區”。為消除長期以來居民擔憂的治安、消防隱患,人大代表提出建議,成立社區義務巡邏隊,全天24小時輪值巡邏。巡邏隊成立多年來,轄區偷盜、詐騙案件顯著減少,幾次火情隱患也被及時消除。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巡邏隊也成為社區居民生命安全的“守門員”。(記者:郭妮妮 來源:集美報)


更多>>相關圖片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