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加速招商引資與項目建設攻堅促發展
2020-05-07 22:17:38? ?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風勁帆滿海天闊 俯指波濤更從容 ——廈門加速招商引資與項目建設攻堅促發展 東南網5月7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林麗明 廖麗萍 蓋宣忠) 2019年4月29日,一場聲勢浩大的全球招商大會,在廈門拉開帷幕,按下廈門高質量發展的快進鍵。一年來,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擘畫的“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的宏偉藍圖,廈門將招商引資作為活力之源,項目建設當作強勁引擎,舉全市之力招大引強,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風勁帆滿海天闊,俯指波濤更從容。以2020年為“招商引資與項目建設攻堅年”,廈門發揮重大重點項目在“六穩”和“六保”中的關鍵作用,加速招大引強、項目建設。自去年4月底全市招商大會召開以來,廈門共生成3199個項目,計劃總投資1.4萬億元。其中,落地項目983個,占比30.73%,落地金額3489.23億元,占比24.47%;高能級項目共475個,總投資5550.42億元。 提速奔跑 收獲滿滿 透過一張張從項目上空俯瞰的航拍圖,中航鋰電A6項目“一天一個樣”的建設進程清晰可見。 去年9月開建;今年春節前完成主廠房樁基建設和上部工程施工中標單位的公示;2月10日復工,上千名工人鉚足干勁搶抓工期,目前已完成樁基工程施工,預計第四季度試投產。 一年前,廈門奏響抓招商促發展的最強音,招商引資提速奔跑,形成銳不可當的氣勢。作為廈門實施“抓招商、促發展”戰略之后首個落地投資的百億元項目,中航鋰電項目從洽談到落地僅用兩個月,創造了新的廈門速度。項目達產后,可形成年產20GWh的產能,為廈門構建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填補關鍵的缺失環節。 吹響集結號,大招商、招大商的新熱潮在廈門這片改革創新的土地上翻涌出層層浪花。中航鋰電、天馬6代AMOLED、浪潮南方總部制造基地等3個百億元項目動工建設,星旅遠洋郵輪運營總部、中谷海運第二總部、滴滴南方運營總部等一批總部項目落戶,華為鯤鵬生態基地、電氣硝子三期、國藥增資擴股等一批優質項目扎根,為廈門長遠發展積蓄動能。 收獲還不止這些。招商大會以來,廈門積極引進國內外高能級項目和創新資源,與阿里巴巴、騰訊、華為、百度、中遠海運、中交集團、中糧集團、陽光龍凈、綠地等行業龍頭企業開展戰略合作洽談,形成一批具有較明確合作意向的重大在談項目。 “招商引資是決定未來的‘優先工程’,是城市發展的動力源。”在廈門決策者看來,以招商引資按下高質量發展快進鍵,既是廈門自身城市發展培育新動能的需要,也是廈門做大增量、擔起龍頭帶動作用的要求。 成績的背后是辛勤汗水的澆灌。強化全鏈條全周期全流程管理,廈門構建了立體化、快速反應、高效決策、上下聯動的招商體制機制;圍繞金融、健康、文旅會展、“三高”企業、新經濟等重點領域,廈門出臺一系列有力政策舉措;舉辦相關產業促進大會、央地國企對接座談會、2019廈洽會暨絲路投資大會等10多場高層次招商活動,依托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中國人工智能大賽、金雞百花電影節等活動開展招商推介和產業對接,搭建起立體化的招商平臺;開展“批而未供”土地盤活、“供而未用”土地處置,真正做到“地等項目”。 創新突破 激流勇進 2月26日,一場形式新穎的招商引資項目集中簽約儀式在廈門舉行,北京、成都、深圳、廣州等地的投資合作方相聚在“云端”,60個項目達成合作,計劃總投資328.69億元;4月26日、29日,兩場重大招商項目集中“云簽約”接連開展,共122個、總投資1325.41億元,涉及金融、新基建、集成電路、平板顯示、輸配電設備、醫療器械、現代物流等領域…… 面對疫情“黑天鵝”,廈門招商引資不斷檔,服務不掉線,以更加奮發有為的姿態,積極探索運用新渠道新形式新手段,努力實現防控疫情與招商引資“兩手抓、兩不誤”。 “得益于政府部門‘連線不見面’的及時溝通、貼心服務,以及云端簽約的創新方式,美捷特在廈門的布局和拓展推進順利。”英國美捷特傳感器件有限公司中國區總經理石文才說。 2月底簽約的英國美捷特中國區域總部項目,計劃在廈門成立美捷特中國的區域性總部,并對已運營15年的廈門工廠進行增資擴產,從而更好地服務全球的航空產業。 疫情是一場淘汰賽,也是一場晉級賽。廈門將疫情作為打通堵點、補短板,不斷提升服務、優化環境的練兵場。疫情發生后,率先出臺一系列暖企穩崗舉措,有力有序有效推動復工復產,硬核的防控措施取得實效,位居全國“城內出行強度”漲幅榜第一、城市滿血指數全國第二。面對千載難逢的機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戰,廈門進一步提振干部隊伍精氣神,比創新、比干勁、比成效,干事創業的士氣更高、氛圍更濃。 據統計,1—3月,全市直接新增招商項目938個,總投資3514.5億元。其中,高能級項目占比提高,新增高能級項目57個,總投資867.09億元,世界500強在談項目有19個、中國500強在談項目22個。 大事難事顯擔當的背后,是持續在一流營商環境上的不斷打磨。自去年招商大會召開以來,廈門激流勇進、創新突破,營商環境實現明顯提升。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已進入3.0版,全國首創“單一窗口+空運物流”模式并入選“2019年全國改革年度案例”;“一趟不用跑”事項達1308項,97%的審批服務事項實現網上可辦;推出一系列支持企業增資擴產、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累計減稅降費超400億元;出臺全國首部地方信用立法《廈門經濟特區社會信用條例》,并探索通過信用手段解決全國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貴問題;建立掛鉤服務企業“六必訪”制度,面對面為企業疏堵點、化痛點,著力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 錨定新加坡等發達經濟體,對標世界銀行和國家發改委指標體系,去年廈門實施99項改進任務,“以評促改”力度空前。廈門營商環境兩項指標作為全國標桿推廣,12項指標位居全國前列。 彎道超車 打開格局 今天的招商引資,決定未來的產業格局。一年來的夙興夜寐、一年來的南征北戰,讓廈門招大引強結出累累碩果,也深刻體會到唯有強力招商方能彎道超車。 不久前,廈門與中國商飛公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圍繞整機維修及改裝、部附件制造及維修、國產商用飛機市場導入、打造大飛機零部件國產化基地、航材支援、航空人才培養、產融結合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而引入中國商飛這一龍頭企業,也將推動作為國內最大的“一站式”航空維修基地的廈門,進一步做大做強航空產業。 發揮自貿試驗區的“改革試驗田”作用,廈門聚焦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加速發力。近日,亞聯數據網絡有限公司的兩個項目落地廈門自貿片區,企業擬在三年內投資5億元,發展跨境金融業務,并設立國際知識產權研究院。 一方面引進優質增量,一方面做優做強存量。這一年,廈門聚焦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著力“精準滴灌”與貼心服務,一批高技術、高成長、高附加值的“三高”企業應運而生、落地生根。 作為互聯網醫療獨角獸企業,微醫集團于4月正式將區域總部遷入位于湖里區的兩岸金融中心鼎豐大廈。“廈門全市上下抓招商,傾情服務促發展,主動謀劃發展的營商環境,是促使我們扎根并不斷擴大業務板塊的決心。”微醫集團相關負責人說。 2018年底,微醫集團與廈門結緣,投資國家醫療保障局的藥采信息化平臺建設方——廈門海西醫藥交易中心。去年7月,與湖里區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推動設立區域總部。如今,微醫再度瞄準機遇,在廈門投資建設國際數字醫療中心,整個項目實現從“引進來”“落下去”到“發展好”的步步為營。 數據顯示,目前,廈門資格有效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有1928家,凈增113.2%,規模倍增“三高”企業達172家,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數443家、瞪羚企業數80家。“三高”規上工業2019年完成工業總產值5831.81億元,占規上工業83.6%。 一子落而滿盤活。一年來,廈門緊緊圍繞產業鏈強鏈補鏈延鏈,推動新項目不斷涌入、好項目加速聚集、大項目加速建設。廈門12條產業鏈中,已有平板顯示、計算機與通信設備、機械裝備、旅游會展、現代物流、軟件和信息服務、金融服務、文化創意等8條產業鏈群規模超過千億。在此基礎上,廈門持續發動招商引擎,創新構建“1+3+1”決策推進機制,推動“6+2+8”實施主體、責任主體擴權賦能。 激活主動性、創造性的廈門經濟,像高鐵一樣,每節車廂都自帶動力,實現全面提速。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