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 本網原創 > 正文

廈門翔安:以藝戰“疫” 傳遞信心凝聚民心

2020-03-27 12:21:12? 作者: 夏菁 顏財斌 鄭第騰飛?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同心抗疫 相翔而行”翔安戰“疫”故事三:

廈門翔安:以藝戰“疫” 傳遞信心凝聚民心

fjsenPlayer|autoSize|e35cf41a57442425b6977bf6c0e88355


郭建居在排練答嘴鼓 東南網記者 李奇 攝

東南網3月27日訊(本網記者 夏菁 顏財斌 通訊員 鄭第騰飛)疫情戰“疫”打響以來,廈門市翔安區委宣傳部快速籌劃并積極推動線上說唱宣講方式,文藝工作者積極投身創作,以答嘴鼓、閩南童謠、詩歌、短視頻、抖音全新創作的宣講作品,打通了疫情防控期間宣講的“最后一米”。

答嘴鼓:本土味勸說 接地氣入耳入心

“各位村民甲同志,聽我繼續來講起,防控病毒在布置,大家斗陣來支持,人人平安好無比……”最近,一個個接地氣的答嘴鼓視頻在線上傳播開,答嘴鼓區級非遺傳承人郭建居戴著口罩,用他擅長的方式提醒居民出門帶口罩,拒絕集會聚餐等。

據了解,僅郭建居答嘴鼓宣傳戰“疫”的“后村廣播車視頻”點擊播放量就達十幾萬次。聽過的人都說,方法雖然古早,但效果確實“杠杠的”,尤其老年人都特別喜歡。此外,翔安各村口的大喇叭用閩南話和普通話“雙語”播出疫情防控宣傳提示。

“疫情期間,我經常下社區采集素材,向一線人員了解情況。”郭建居表示,從臘月廿九開始,他就結合時事,創作了近30篇答嘴鼓“戰疫”宣傳作品,用百姓聽得懂、接地氣的語言,給一線工作人員、醫務人員支持和鼓勵,讓防疫宣傳進萬家。

據了解,他創作了《防控病毒 人人參與》《戰疫情 會勝利》《病毒無情人有情》《致敬逆行者——環衛工人》《愛心廈門好無比》《相信政府 一定贏》《防控病毒 一線人員感謝您》《復工復產 共享小康》《恢復生產 飛奔小康》分別被推送省文聯、省曲藝、廈門文化館、熱搜廈門、業翔民安等公眾號,同步發抖音號,近100萬次點擊量,轉發量超1萬次。

目前,隨著“戰疫”工作開始轉入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兩手抓的階段,這些大喇叭依然在忙活,上述音頻作品以覆蓋120個村居的“村村響”廣播作為平臺,在翔安傳遞著抗疫與復工復產強音。

戴燕燕在創作閩南童謠 東南網記者 顏財斌 攝

閩南童謠:小手拉大手 傳唱抗疫正能量

“新病毒,戴花冠,大家來防范。新肺炎,有兇險,不通四屆傳……”這首抗擊疫情閩南童謠《健康咱同在》,成為孩子們了解新冠肺炎疫情的“新方式”。

在新冠肺炎防控阻擊戰中,作為翔安區宣講輕騎兵,翔安區馬巷中心小學副校長、閩南童謠文化研究會會長戴燕燕積極創作了閩南童謠《抗病毒 大家知》《健康咱同在》《上元暝》《多謝你》,歌曲《大愛無疆》、詩朗誦《立春,戰疫你我他》、配音《個人防護記清楚》等抗疫作品。

眾人拾柴火焰高,戴燕燕的作品經過陳珊老師的作曲,沈金興老師的配畫,蔡江沈、蔡建東的視頻制作,通過“廈門教育”“廈門數字文化館聯合網”“翔安教育”“業翔民安”“翔安區文化館”等公眾號推出,在師生、群眾間廣為傳唱,很好宣傳了正能量。

“閩南童謠會吸引孩子,且朗朗上口,用這樣的方式能讓孩子學會自我防護。”戴燕燕表示,此次抗疫作品主要根據時事而作,其中《多謝你》就源于抗“疫”中一封來自湖北的感謝信,一位湖北媽媽帶孩子來廈門旅游滯留,在這非常時期受到了很好的照顧。

“讓孩子帶動家長,帶動周邊的人一起來參與防疫。”也正是這一理念,翔安區第二實驗小學音樂老師陳珊還結合閩南童謠進行線上教學。“有孩子還會用杯子舞來一起演唱,發送視頻給我。”陳老師認為,孩子喜歡便會帶動了家長一起參與,甚至還有外地的孩子,即便不懂閩南語,也會用拼音進行讀音標注,認真學唱閩南童謠。

此外,由戴燕燕、陳珊改編歌曲,翔安區融媒體中心出品的《加油,翔安!》在網上的總點擊播放量已超過100萬次。“我們大家齊努力,打贏這場仗……加油翔安,咱要堅強。待到那花開時,會看到光芒……”稚嫩的童聲唱出最堅定的聲音,而片尾的一聲聲加油和留言里的一個個加油,匯成了對翔安、對廈門最深沉的愛,傳遞著強大的力量,助力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

為了盡快推出新作品,戴燕燕、陳珊也經常在聚在一起討論。一邊試唱一邊修改完善,他們也希望,通過這些宣講作品用心筑起疫情防控的銅墻鐵壁,用愛澆灌復工復產的情懷斗志,成為“愛心廈門”建設又一次生動的創新實踐。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