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湖里區組建防控志愿服務隊 大愛照亮城區
2020-03-05 11:24:59?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夏菁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湖里區組建防控志愿服務隊 大愛照亮城區 崛起志愿服務新力量 退役軍人應急突擊隊成員在小區里巡邏。(禾緣社區 供圖) 廈門日報訊(記者 葉舒揚 陸曉鳳 通訊員 陳敏 陳妙真)面對疫情,一股股新志愿力量在湖里崛起,這力量傳遞著絲絲溫暖,匯成希望、凝聚力量,活躍在每個角落。 他們中有老師、有大學生;他們中有夫妻檔,還有老兵服務團……一個個細小善舉溫暖了人心,增強著戰疫必勝的信心。 湖里區以“愛心廈門”、文明實踐中心為抓手,挖掘志愿力量,引領志愿風尚,強化志愿擔當。該區織密立體防護網,筑牢愛心防疫線,發動全區13000余名志愿者,組建成立358支小區防控志愿服務隊,投身于全區所有小區、“村改居”社區的防疫工作。在“3·5”學雷鋒日,讓我們聚焦這些新時代的好榜樣,傳遞他們的愛心力量。 值守新力量 “一對一”結對 小區防控高效運轉 陳海堤夫婦每天都在小區門口疫情防控登記處值班“打卡”。(康暉社區 供圖) “我是黨員,這些是我應該做的。”沈清溪是湖里街道康暉社區仙洞山莊小區黨支部的一名黨員,也是一位下崗再就業的普通出租車司機。雖因疾病等原因家境有些困難,但沈清溪始終沒有氣餒,而是努力工作撐起整個家。疫情發生后,他每天下午完成工作交班后,就投身小區志愿隊參與防疫工作,駐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2019年年底,康暉社區轄區的7個小區分別成立了志愿隊伍。對這些新生的志愿隊伍來說,防疫就像是一場大考,考驗著隊伍成員的底色。一個多月來,他們交出了一張張優秀的答卷,令人動容。 在仙洞山莊小區,小區里的在職黨員、能人志士紛紛加入疫情防控志愿隊伍,駐守在小區出入口,全天候輪崗值守。同為志愿服務隊伍的成員,陳海堤夫婦從防疫工作開展至今,每天都在小區門口疫情防控登記處值班“打卡”。 華東花園小區里也有這樣一群“紅色逆行者”。小區“益民志愿服務隊”成員走遍小區的每一個角落貼通告、發宣傳單、電話摸排……一摞摞的人員登記表,記錄著來往人員的信息。如今,這支隊伍的成員還在增加。 復工潮到來,禹洲新村小區志愿者暖心服務與嚴密防控并舉,每天安排“一對一”志愿結對,為返廈人員提供代購生活用品、代取快遞等,“私人訂制”服務讓他們安心居家隔離。 暖心新食堂 平價蔬菜送上門 “愛心廚房”提供營養餐 “紅燒魚、紅燒肉、炒豆芽、涼菜、西紅柿雞蛋湯……”在殿前街道馬垅社區,每天中午,一輛“愛心餐車”就會準時出現。志愿者將一份份新鮮烹制的飯菜,送到一線戰疫人員手中。 春節期間,馬垅社區一線戰疫人員如何吃飯成了大難題。熱心居民李來福、林碧瓊、林亞來主動請纓,為奮戰在一線的志愿者煮飯;馬垅社黨支部書記陳再進,從家里扛來了兩桶油;居民小組長陳宏進,自掏腰包買了兩袋大米……“他們在一線忙碌,我們也想獻出一份綿薄之力與大家一起攻克難關。”李來福說。 嘉福花園小區也是愛心洋溢,溫情涌動。小區的體溫監測點外,每天都堆了滿滿的愛心蔬菜。從事蔬菜批發的韓龍、彭紅英姐妹倆和諸多愛心菜農,接力為一線戰疫人員送上新鮮蔬菜。“志愿者守在防疫一線,房東幫我減了租金,我也應該出力。”韓龍說。更有熱心居民自發組織買菜、煮飯,為一線戰疫人員提供愛心餐。 疫情當前,得知居民存在買菜難題,小區業委會成員林玉花和林麗娟幫忙尋找菜農,在嘉福花園門口設立“愛心菜籃子”,平價銷售,讓居民不出小區就能買到新鮮蔬菜水果。 青年新擔當 大學生全天候站崗 學以致用當翻譯 馬玉明在防控點為進入小區的人員測量體溫。(江村社區 供圖) 最近一個多月,無論是清晨還是傍晚,裕發花園小區的居民總能在小區門口看見一位姑娘忙碌著——協助黨員做來訪人員登記工作、幫門衛給來訪人員測量體溫、細心詢問來訪者最近的出行軌跡、遇到不懂漢語的外籍人士,當起翻譯耐心地溝通…… 她叫鄧子琦,江頭街道江村社區的一名00后大學在校生。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她的父親鄧文標作為一名小區志愿者,與黨員堅守在值班的崗位上,早出晚歸。受父親的影響,她主動請纓參加了小區的防控執勤排班,每天起早貪黑堅守在小區的大門旁,工作一絲不茍、井井有條,居民都對她稱贊有加。“只要一天不返校,我就會一直參與防控工作。”她說,能為疫情防控做貢獻是自己的榮幸。 在中港花園二期小區,上小學六年級的姐姐馬玉秀帶著上五年級的弟弟馬玉明,戴著小紅帽、紅袖標,手拿額溫槍,在測控點位認真為進入小區的居民測量體溫。“這里是我的家,要為家做點事。”馬玉秀說。 姐弟倆的父親是小區疫情防控志愿服務隊的一員,正是在父親的影響下,姐弟倆也積極投身到防疫工作中來。 老兵新崗位 勸導游客助力復工 退伍軍人有召必回 近日,一些市民會攜家帶口出門到五緣灣濕地公園嬉戲、游玩。一支身著迷彩服、佩戴紅袖章的志愿者會舉著宣傳牌在附近巡邏、宣傳,勸導大家戴好口罩,不要扎堆聚集。 這支志愿者隊伍是禾緣社區新成立的“退役軍人應急突擊隊”,由熱心公益的退伍軍人陳世峰擔任隊長。在這支志愿隊里,有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的老戰士,有在部隊醫院任職過的女軍醫,也有從部隊返回社區的小伙子。 若有戰,召必回。志愿者隊成立近一個月,他們每天上午9點和下午3點在社區巡邏,勸阻不配合防疫工作的行為,并為需要隔離的返廈人員提供幫助。巡邏后,許多隊員還要回到自己執勤的卡口上,繼續上崗值班。何海銀是曾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的老兵,早上7點就在小區門口站崗;王兆珍,晚上值夜班、白天志愿服務,毫無怨言;李應榮,節假日堅守崗位,連續幾日每天工作14小時以上…… 隨著復工復產的進行,志愿隊又有了新任務。他們會對餐飲店人員進行口罩佩戴規范化指導,對理發店使用的工具及時消毒,還監督超市對進店人員進行體溫檢測。 社區新課堂 白天教學晚上值班 大學教師忙碌在一線 廈大高林黨員志愿服務隊正在值勤。(金安社區 供圖) “今天穿了新馬甲站崗,統一著裝比較好。”“盡我們所能,一起守住咱們社區這道防線。”“明天我們有10位老師參與門崗防疫志愿工作”……近段時間,在金山街道金安社區“廈大高林黨員志愿服務隊”微信群里,這樣的交流已是日常。 說起新成立不久的“廈大高林黨員志愿服務隊”,是廈門大學黨委對全體師生黨員發出“社區防疫·黨員先行”主題志愿服務的倡議后,廈大人文學院黨委第一時間組建的志愿服務隊。這支隊伍身穿專門制作的紅馬甲,每天按照金安社區的安排開展志愿服務,成立10天就已有39名教工黨員加入其中。 “高效”是這支志愿隊伍的關鍵詞。組建第一天,志愿者隊就接到了任務——協助社區制作居民出入證。12位教工黨員志愿者合理分工,一個下午就幫助社區完成了8000多條住戶信息的處理。 “跟社區居民一樣,建議給社區的物業工作人員、超市人員等都配備通行證。”作為廈大人文學院黨委與金安社區聯系負責人之一,謝斌劍老師不僅要做好與社區的任務對接、記錄志愿者參與社區的服務情況,還堅持到門崗服務,積極結合實際給社區防疫建言獻策。這支活躍的志愿隊伍,助力金安社區防疫工作越來越有章法,越來越高效規范。 鏈接 三月志愿紅湖里線上活動等您來 “小我和大家,抗疫你我他”湖里區學雷鋒月活動 疫情無情人有情。湖里區委文明辦廣泛向市民征集記錄這段特殊時期的照片、視頻、書畫作品、手工作品。作品內容可以是記錄身邊抗疫人、抗疫事,也可以是宅家生活的新鮮事、有趣事,還可以是防疫科普創作,以此展現湖里區各行各業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努力,展示湖里中心城區的文明底色。 投稿方式:電子郵件huliyfzqh@163.com(“湖里揚帆再起航”拼音),截止日期為3月25日。 咨詢電話:0592-5589999。 “愛心之城,有你真暖”網絡文明傳播活動 與愛同行、以愛筑城。3月3日至15日,湖里區委文明辦、區網信辦聯合廈門文明網于新浪微博上發起#愛心之城 有你真暖#網絡文明傳播活動,網友們可分享自己或身邊人抗擊疫情,關愛特殊崗位工人,或結對關愛、送溫暖、就業幫扶等志愿服務的暖心小故事或小視頻,并@廈門文明網 @中國文明網 @先鋒湖里。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