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社區醫院三方合力 開創疫情群防群控“鼓浪嶼模式”
2020-02-19 08:50:01?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體溫計免費送上門 微信群交流報平安 居民社區醫院三方合力,開創疫情群防群控“鼓浪嶼模式” 健康管理師楊燕協助居民掃碼加入疫情防控微信群。(記者 林路然 攝) 廈門日報訊(全媒體記者 林路然 楚燕)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鼓浪嶼全島上下一心,筑起疫情防控“防火墻”。面對復工潮,加上部分居民存在麻痹大意心理等情況,在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黨委領導下,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鼓浪嶼醫院(以下簡稱“鼓浪嶼醫院”)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聯合鼓浪嶼街道內厝社區和龍頭社區開展“我的體溫我知道”行動。 鼓浪嶼醫院采購了3000支體溫計,由社區網格員和健康管理師、醫生免費發放到每戶居民家中。居民掃碼加入由網格劃分的微信群,每日自覺測量并上報體溫,若有異常情況,可以直接與微信群中的健康管理師和醫生溝通,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處置。 這一行動開創了群防群控、抵御病毒的“鼓浪嶼模式”,屬全市首創。鼓浪嶼醫院院長助理陳凌煒介紹,通過微信群聯結居民、社區和醫院三方,大大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風險,減少防控物資的消耗,消減居民的緊張情緒,讓居民安心。“這一行動是建立在家庭醫生與居民常來常往,擁有良好互動關系的基礎上,居民對醫護人員有很強的信賴感。”陳凌煒說。 體溫計免費送 居民掃碼進群報平安 劉春為居民送體溫計,請他們掃碼加入疫情防控群。 “這是免費送給您的體溫計,麻煩您掃碼進群,每天測量體溫之后,在群里報個平安。”2月14日下午正下著小雨,鼓浪嶼醫院健康管理師、入黨積極分子楊燕和內厝社區網格員陳敏挨家挨戶送體溫計。陳敏負責讓居民掃碼進群,楊燕則遞上一封《致居民的信》,信上詳細地寫著每日監測上報體溫的步驟,即每戶一人進群,負責每日上報全家的體溫情況,若是正常,發送“OK”即可;若出現異常,居民可隨時聯系群內的健康管理師進行健康咨詢。 島上的門牌號錯綜復雜,有的一棟大宅院里住著多戶居民。“多虧陳敏帶著,不然很難找。”楊燕說。在鼓山路5號,王阿伯年紀大,不會使用微信,陳敏和楊燕告知,工作人員會打電話給他詢問情況,不用擔心。在鼓山路4號,其中一戶居民的孩子有發燒跡象,鄰居們有些擔心,楊燕寬慰大家;孩子去醫院檢查,排除了感染新冠肺炎的可能性,大家都舒了口氣。 見到楊燕和陳敏不辭辛苦的一家一家走,不時有居民熱情地招呼她們進門休息,但楊燕和陳敏為了避免給居民帶來不必要的感染風險,堅持不進門。與此同時,鼓浪嶼醫院內科副主任醫師劉春作為黨員,也和網格員一同入戶送體溫計。住在內厝澳路的許阿姨是一名退休兒科醫生,見到劉春上門送來體溫計,她說,“這個做法很對,我要為你們加油打氣!” 有事找群主 醫生在線答疑解惑 2月14日當天,60個網格疫情防控群火速建立。截至昨晚9點,全島共有2308戶居民收到體溫計,占目前在島居民戶數的81.8%,其中內厝社區達到91%,基本實現居民體溫監測全覆蓋,龍頭社區為70%,今明兩天入戶發放體溫計行動還將繼續。 每天上午8點左右,健康管理師就會在群里問好,發送健康提示;下午4點前后,健康管理師提醒居民要記得測量體溫;晚上8點多,健康管理師會對未發送體溫情況的居民發送提醒——每天,60個群內報平安的“聲音”此起彼伏。群主由全科醫生擔任,群防群控的效果初步得以顯現。 上周日,住在內厝澳社區的石女士發現體溫達到37.4℃,略高于標準值,她立即緊張了起來,趕緊聯系群內的醫生劉春。劉春讓她馬上到發熱門診進一步診察,發現她沒有新冠肺炎患者的接觸史,血常規等指標一切正常,排除了感染新冠肺炎的可能,石女士懸著的心一下放了下來,吃了幾天藥,體溫就恢復了正常。 測體溫拍視頻 實現健康管理自主化 楊燕教居民正確使用體溫計。 針對思明區發布的健康管理對象,鼓浪嶼醫院昨日又在體溫監測的基礎上制定新舉措。健康管理對象不僅要完成每天兩次的自測體溫,并錄入“火燒云”平臺,還要留存自測體溫視頻備查。健康管理對象在居家期間若是體溫均正常,沒有特殊不適,期滿后可到醫院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供自測體溫視頻,以便到社區開具居家健康管理期滿告知書。若是出現乏力、干咳、發熱等癥狀,健康管理對象可通過疫情防控群,聯系健康管理師或醫生,經醫護人員評估后進行居家治療或轉診。 鼓浪嶼醫院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一做法實現了健康管理的自主化,無須社區工作者和醫護人員“全副武裝”上門,解決了人手不足及防控物資緊張的問題,也減少了對居民生活的影響,社區服務更加人性化。 【鏈接】 鼓浪嶼打出 “戰疫”組合拳 疫情防控進入關鍵期,鼓浪嶼醫院與鼓浪嶼街道聯合打出“戰疫”組合拳,不給病毒留下任何可乘之機。 亮點1:鼓浪嶼沒有封閉式小區,小道四通八達,社區工作人員和鼓浪嶼醫院醫護人員就在龍山洞口、筆山洞口等人流量大的區域設置固定體溫監測點,同時設置一個移動的體溫監測點。監測點配備了移動式音響,對過往的居民進行體溫監測的同時,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教。 亮點2:中醫在疫情防控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鼓浪嶼醫院連續10天向居民免費提供“守正代茶飲”。鼓浪嶼醫院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一純中藥代茶飲處方結合季節和本地特點配制,具有滋陰清熱、燥濕疏表的作用,能增強抵抗力。中藥的免費發放受到居民的熱烈歡迎。 亮點3:鼓浪嶼上老年居民多,是感染新冠肺炎的高危人群,為減少因到醫院取藥出現交叉感染的風險,鼓浪嶼醫院醫護人員通過電話向65歲以上的老年居民征詢意見,針對有需求的老年居民,社區志愿者和醫院健康管理師將送醫送藥上門,體現個性化服務和人文關懷。 亮點4:疫情防控期間,鼓浪嶼醫院對員工也投入了更多關懷與照顧。醫院除了給值班人員提供夜宵,還為感染風險較大的崗位員工解決住宿問題,為員工家屬保障防護用品。院內還設置了隔離觀察點,員工或家屬若出現身體不適,能及時入住,醫院將對他們進行全天候的醫學觀察及生活上的支持。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