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湖里殿前街道:90后勇于擔當 為居民守好家園
2020-02-18 12:58:21?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故事1】 下班回家 小伙兒接著“站崗” 大年初二,當多數同事還宅在家里享受假期,陳東旭就已經奔走在防疫工作的路上了。社區發出倡議時,他立即響應,主動參與志愿服務。負責疫情防控宣傳的他,挨家挨戶發放宣傳單,把宣傳橫幅掛到顯眼的位置,他日行2萬步,走遍全村大街小巷,每天一走就是7個小時,顧不上休息。 在村口懸掛宣傳橫幅時,陳東旭“盯”上了一個兩層樓高的圍墻,梯子不夠高,他就借來了垃圾車,把梯子搭在垃圾車上,再爬上去懸掛……除了宣傳,他還不停地打電話排查,守在村口測量進村人員的體溫。 “你好,這不是詐騙電話,我是高殿社區的工作人員,現在是特殊時期,請配合我們工作。”從大年初二至今,高殿社區郭駿琪通過電話開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務。他說話不緊不慢、語氣柔和還很有耐心,時間一長,就成了高殿社區防疫宣傳“紅人”:大家一聽到郭駿琪的聲音,都十分配合排查工作。 “居民需要我們,我們不能退縮。”25歲的小伙兒陳濤和陳鷺偉從小在高殿長大,也是湖里東部舊村改造青年突擊隊的成員。面對疫情,他們開啟“拼”的模式——白天沖在征地拆遷一線,下班到家后,換好衣服就準時出現在高殿社區寨上社的出入口,參加疫情防控工作。 “把好進村的每一個路口,才能牢牢封鎖住病毒。”夜間溫度驟降,寒風中,陳濤與陳鷺偉沒有喊苦喊累,依然堅守在志愿崗位上。 【故事2】 “高殿女兒”回娘家“戰疫” 放下嗷嗷待哺的孩子,毫不猶豫投身“戰疫”一線……社區發起號召的第二天,90后黨員陳燕萍就主動報名參加,將年幼的孩子交給父母,放棄哺乳假,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來。“關鍵時候寶寶很乖,吃飽喝足就不吵不鬧。”陳燕萍說。 在這個春節里,每天一早陳燕萍就會準時出現在社區,主動承擔起進出人員的排查工作,“您好,我是社區的志愿者,你們今年有回湖北老家嗎?現在……”沒等陳燕萍說完,電話就被掛斷了,她只好再次撥通電話,耐心解釋。 陳詩怡從小在高殿長大,現居住在集美杏林,得知社區需要人手防控疫情,她不顧辛苦,主動加入一線防疫工作,每天驅車“回娘家”站崗。 “請停車,你們是從什么地方過來的呢?”除了問詢,陳詩怡還會查看進入社區車輛的行車記錄,確認其軌跡,細致排查。適逢返程高峰,她忙得一刻也停不下來,但她依然每天按時報到,依舊堅持著自己負責的工作,“這是我們的家園,我的心始終跟大家在一起,要跟大家一起守護。”陳詩怡說。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