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金山街道:“戰疫家庭”并肩作戰 用心守護群眾健康
2020-02-11 20:54:03? ?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柳綠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陳國賢為居民測量體溫。(金山街道供圖) 東南網2月11日訊(本網記者 夏菁)疫情當前,責任在肩,近日,廈門市湖里區金山街道防控一線涌現出無數的“戰疫家庭”,他們或為夫妻,或為父子,或為母女,還有的甚至是“全家總動員”。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金山街道轄內136個防控疫情登記點共有“戰疫家庭”100多組。 夫妻檔日夜忙碌守“大家” 大年初三,金海社區黨委委員林志鵬和妻子正在石獅老家與父母團聚。接到通知后,林志鵬和妻子立即上崗,開始了日夜忙碌的加班生活。 金海社區是個典型的“小區+寫字樓”社區,林志鵬到崗之后,立即動員各小區黨支部牽頭成立小區疫情防控工作組,號召黨員、居民志愿者參與小區防控工作。同時,他還不停地穿梭在各寫字樓間,督促物業和企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他的妻子李昭旋是金山街道社建辦職員,也是金山街道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的一員,主要負責收集社區、小區動態信息,跟進防控物資數據,摸排重點人員等工作。每天,李昭旋都要收集完最后一個數據并核對無誤后才能回家,常常是忙到晚上9點。因夫妻倆過于忙碌,林志鵬臨時趕回石獅將母親接回廈門,照顧他們不到3歲的女兒。 另外一對“夫妻檔”則是取消了回老家的行程,奔赴防控一線。春節前夕,湖邊社區衛計工作人員黃忠華和丈夫楊漢枝本打算帶著兩個女兒回仙游老家,慶祝奶奶99歲大壽。疫情就是命令,接到返崗通知,他們便取消了既定行程。 到崗后,黃忠華立即進行登記信息、摸排片區。她的丈夫楊漢枝則是社區的衛生管理員,負責片區環衛工作。每次,楊漢枝結做完手頭的工作后,都會主動到下湖社門樓防控疫情登記點幫忙。夫妻倆每日早出晚歸,顧不上年幼的女兒,只能托付給樓上樓下的親戚們幫忙照顧。黃忠華希望,他們的堅守能很快就看到希望,疫情能早日結束。 黃忠華測量群眾體溫,登記相關信息。(金山街道供圖) 父子上陣、母女同心抗疫情 平時天天見面,坐在一桌吃飯的孫先化一家,因為這次疫情,已經十幾天沒有團聚了。作為一名退伍軍人,疫情防控工作一啟動,孫先化便加入了志愿者隊伍,每日堅守在高林社區西村疫情防控登記點。他的大兒子孫良元也報名加入了志愿者隊伍,兩人分別駐守在不同片區。正因如此,一父子倆許久都沒碰面了。而孫先化二兒子也很忙碌,他主要負責醫療設備維修,整個春節期間都在醫院忙著加班,僅通過電話和視頻與家人聯絡。 在金林社區,孫雅玲、孫雅惠這對黨員姐妹花也行動起來,她們一起報名加入志愿者隊伍,支援抗“疫”一線。孫雅玲說:“我和妹妹都是黨員,我們沖鋒在前,責無旁貸。我們更希望以綿薄之力,帶動更多的村民一起守護我們的家園。” 姐妹倆首先帶動的便是她們的母親林錦華。“我雖然不是黨員,但看到女兒們的堅守,我也希望與她們一起,為防疫出一份力。”最近天變冷了,志愿者們值守崗位十分辛苦,而且不能按時吃飯。林錦華看到這后,自制了閩南特色面茶,送到金林社區各片區登記點,希望大家喝了面茶之后,心里都能暖暖的。 李昭旋在認真收集數據。(金山街道供圖) 全家總動員戰“疫”齊出力 這個春節,對于一些家庭來說,是忙碌而辛苦的。在金湖社區,一名65歲的老黨員陳國賢不僅帶頭“沖鋒陷陣”,同時鼓勵兒子、媳婦堅守崗位,一家四口連續奮斗在抗疫一線。 從2月1日開始,陳國賢就到金湖社區上湖社防控疫情登記點報到了。測量體溫,登記信息,看似簡單的事情,對于年過六旬的老人而言,連續七八小時的值守還是有些吃力。“現在一家人很難聚會,孩子們只要有時間都會出來站崗。”陳國賢說的“孩子們”就包括兒子陳健森、陳健仁,兒媳郭巧玲,他們三個全部都是黨員。 五通社區浦口支部書記王小桂一家也是如此。王小桂的兒子在福州讀大學,放假剛回到家,還沒好好享受團聚時光,父母便接到了返崗通知。疫情當前,刻不容緩,父母每日早出晚歸,忙個不停。 受父母影響,王小桂的兒子也報名成為了一名志愿者。王小桂將兒子參與志愿服務的事情分享給朋友,沒想到朋友家的孩子也報名了,這讓他十分欣慰。 在抗擊疫情的“戰場”上,還是很多像這樣的“戰疫家庭”,他們堅守在各自的工作崗位,正因為他們的付出,才換得群眾的平安與健康。 林志鵬一直奮戰在社區防控一線。(金山街道供圖) 王小桂的兒子也報名成為抗疫志愿者。(金山街道供圖) 楊漢枝在防控疫情登記點忙碌著。(金山街道供圖)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