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思明區 > 思明快報 > 本地快訊 > 正文

廈門思明中華街道:6支先鋒隊守好疫情防控這道門

2020-02-03 21:13:35? 作者: 戴懿? 來源: 廈門晚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6支先鋒隊守好疫情防控這道門

中華街道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轄區疫情得到有效平穩管控

春節前中華街道開展潔凈家園活動。

張貼宣傳單

廈門晚報訊文/記者 戴懿 通訊員 張志鵬)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剛剛過去的春節長假,中華街道及社區的工作者們放棄了和家人團聚的機會,忙碌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

一段時間以來,中華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積極響應市、區指揮部的要求,以“落細落小落實”精神,吹響疫情防控阻擊戰的“號角”,全面動員、全員堅守、靠前指揮,構筑抗擊防控的前沿陣地和堅強堡壘。

宣傳告知、消毒消殺、入戶排查、辟謠止謠……廣大黨員干部義無反顧地沖鋒在防疫第一線,筑牢抵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防線。

為做好返程時段疫情防控工作,中華街道黨工委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動下屬黨委、黨總支、各支部黨小組,組建起六支黨員疫情防控先鋒隊,即黨員紅色小喇叭、處廢急先鋒、健康守門員、防控突擊隊、核統小能手、暖心幫幫團,為打好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保駕護航。

今日起,記者深入一線,為您講述這群最美“逆行者”的故事。

宣傳到位

“小喇叭”走街串巷全覆蓋 

社區便民服務送上門

“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務必做到少出門,少扎堆,戴口罩?!币惠v貼著“防控疫情 人人有責”的宣傳巡邏車行駛在鎮海路上,車身的標語和廣播都是疫情防控的內容。

這輛車是“黨員紅色小喇叭”之一?!包h員紅色小喇叭”有三輛巡邏車,在中山路及轄內主次干道不間斷開展宣傳工作。同時,6個社區分別組建了6支“電動小喇叭”志愿者隊伍,定期在街巷巡回宣傳,確保全覆蓋。

中華街道在各大路口懸掛醒目橫幅、電子顯示屏幕,通過宣傳標語等方式開展宣傳。圍繞疫情的癥狀、防治以及口罩的處理等內容,防控突擊隊員們向酒店、旅館和居民家中分發《致居民朋友們的一封信》和宣傳單4萬余份,通過網格化平臺發送短信3萬余條,還編輯多期微信推送。

思南社區還特別制作了溫馨提示卡,發放到酒店住客、居民及商家手中。卡上印有中華街道、社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心理熱線等電話,還有社區電工、便利店的電話,為不便出門的居民提供上門服務。

加強監控

巡查市場收繳消殺活禽 

每天體溫監測把好入口關

早上8點半,健康守門員準時出現在鎮海菜市場出入口。他們戴著口罩,對每一個進入菜市場的人員進行體溫測量,提醒市民戴好口罩。

從上周開始,中華街道就積極協助菜市場的管理方,在每天上午、下午的采購高峰期監測來往人員的體溫,目前尚未監測到體溫異常的情況。市場管理組組長曾衛健說:“很感謝街道,幫我們把好了‘入口關’。我們也加強消毒,做好相應的規范,讓商戶和群眾都更加放心、安心?!?/span>

除了鎮海菜市場,中華街道轄內還有第六市場、第七市場、錢爐灰埕巷臨時小市場,健康守門員每天兩次對這些市場的商戶進行體溫監控。

市民最關注的活禽問題,中華街道在節前就開始對市場進行巡查整治,收繳活禽并做好消殺工作,之后便是常態化的監控和管理。

前天,中華街道再次對錢爐灰埕巷的臨時市場進行規范管理,市場只允許銷售蔬菜,既為居民群眾的安全著想,又充分考慮到了生活需求。

落實措施

建立臺賬跟蹤管理

率先設置廢棄口罩專用桶

中華街道充分發動黨員干部,分批、分次走訪2萬多戶家庭,全天候開展宣傳、動員和排查登記工作。發動30多家大黨工委成員單位和22個小區業委會、物業,成立“疫情防控紅色聯合指揮部”,建立信息共享、人員共管、服務共進、資源互補的聯合防控、聯合保障機制和快速反應機制。

同時,對轄內酒店、民宿、武漢來(返)廈人員建立詳細的工作臺賬,明確一案一檔、一對一跟蹤的工作細則;對有密切接觸史的人員一一登記、監控,每日不少于兩次體溫檢測。

前不久,在接到區垃分辦緊急通知后,黨員處廢急先鋒連夜行動,在全市率先完成改造并投放廢棄口罩專用桶,并每日消毒不少于兩次。此外,對轄內窨井、下水道、綠化帶等容易滋生害蟲處進行全面消殺等潔凈家園的行動同時展開。

中華街道實施的一系列舉措,守護著轄區居民的公共衛生環境。截至昨日,中華街道轄內疫情得到有效、平穩管控,目前“零疫情、零危情、零傳染”。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