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路天使”領路人王和美:為人處世皆和美
2020-01-12 12:48:51? ? 來源: 殿前街道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馬路天使”領路人:為人處世皆和美 ——記興隆社區大唐世家二三五期小區臺胞志愿者 王和美 初心語: “參與小區治理的這兩年,我們為小區的環境改善建言獻策,這樣的參與,為我們這些臺胞更添一份歸屬感。” 在小區周邊的學校門口,在熙熙攘攘的車流中,經常穿梭著一個美麗而熟悉的身影,她忙忙碌碌地護送著學生們過馬路。十幾年如一日,風里來,雨里去,她就這樣默默無聞地重復著這樣一件看似普通卻又不平凡的事。她,就是被大家譽為“馬路天使”的臺胞王和美。 王和美正是用她的愛心和真誠,感動著身邊的每一個人;用她的行為和付出,感化著她的姐妹們,使得更多的“馬路天使”加入到護送學生的志愿服務隊伍,愛心與溫暖就在她們的手上傳遞。 王和美是一名臺灣同胞,十幾年前就跟隨丈夫從臺灣來廈門定居,她的先生在外打拼,她便當起全職太太。作為家庭主婦的她,每天都要接送孩子上下學。當她目睹轄區學校門口經常被接送孩子的私家車輛阻塞了通道,而且很多沒有家長接送的孩子在過馬路時也存在不少交通隱患時,孩子的安全問題如同一片揮之不去的陰云一直縈繞在她的腦海,讓她寢食難安。正好在一次興隆社區開展的“美麗廈門,共同締造”志愿服務交流會上,臺胞代表王和美在會上把自己觀察到的這一現象告訴了大家,并建議興隆社區能夠組建一支“馬路天使”的志愿服務小分隊,每天護送那些沒有家長接送的孩子,讓孩子們能夠高興上課,平安回家。她的建議立馬得到社區領導的重視,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隨后一支以王和美為核心的“馬路天使”志愿服務小分隊就這樣應運而生。越來越多的臺胞太太們,也加入了“馬路天使”的隊伍中…… 除此之外,為了讓平時空閑待在家里的全職家庭主婦能多與外界交流,細心的王和美把媽媽們召集起來,成立“愛心媽媽”手工作坊,在閑暇時候聚在一起制作手工作品,同時在社區舉辦大型活動期間發動大家將自己DIY的手工作品進行義賣,并把所得資金捐贈給社區慈善驛站來幫助貧困居民,用愛心傳遞社會正能量。在王和美的努力下,一個有愛、和諧、溫馨的興隆大家庭氛圍慢慢地滲透到居民中。 “愛心媽媽”手工作坊是興隆社區一張燙金的名片,手工作坊的成員大多數是全職媽媽,平均年齡40多歲,其中年紀最大的邊阿姨已經78歲了。媽媽們利用照顧家庭以外的時間做手工織物、手工香皂、手鏈、項鏈等并進行義賣,幫助社區有需要的家庭,并向發生重大災難的地區捐款。 2015年底,興隆社區書院成立理事會,王和美欣然答應書院的邀請作為社區書院的理事會成員。接到這個特殊的任務后,王和美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她主動參加社區書院的課程,對社區書院的媒體設備、課程內容、授課教師等向興隆社區和其他理事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時她向社區居民積極宣傳社區書院的課程,為興隆社區書院的建設做出了積極而卓有成效的貢獻。 在遭遇莫蘭蒂襲擊的那一年,王和美再一次身體力行詮釋著“志愿服務精神”:她和美和社區志愿者們忙碌了好幾天,顧不得吃飯,也顧不得休息,他們齊心協力,眾志成城……記者采訪她時,她是這么說的:“我愛廈門,我們在廈門居住了11年,廈門也是我們的家,我們有責任為自己的家園盡一份力量,讓她盡快恢復運轉。” 和美,和和美美。大家都嘆,她的名字,與她的美德、與她的行為可謂是“名副其實”。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