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湖里區 > 殿前街道 > 聚焦殿前 > 正文

嘉福花園小區:“五大融合”深化小區治理

2020-01-09 15:25:02? 作者: ? 來源: 殿前街道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創新“居事民定”工作法 “五大融合”深化小區治理

嘉福社區嘉福花園小區

改造前

改造后

改造前

改造后

【小區名片】

嘉福花園系安置房小區,2017年居民入住,總建筑面積201000㎡,安置房共1622套,居住人口2986人(其中返遷戶586人)。小區無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管理不到位、就醫困難、房屋質量、消防安全、電梯安全、燃氣管網、黑惡水體、監控系統缺乏、小區出行難及教育就學、基礎設施受塤嚴重,居民對小區現狀極為不滿。

針對居民的特點和需求,嘉福社區以黨建為引領,深化居民自治實踐創新,創新實踐“居事民定”工作法,“五大融合”深化小區治理,打造和諧溫馨家園。

【經驗做法】

一、推動組織融合,尋找小區“好當家”。

黨的領導是開展小區治理工作的根本保證,也是推動多元主體參與融合共治的核心。為此,嘉福社區黨支部牽頭,成立了嘉福花園黨支部,推選區級優秀共產黨員林雅蔚擔任小區黨支部書記,筑牢紅色堡壘,進一步強化黨對小區工作的領導。與此同時,大力推動組織融合、交叉任職,推選小區熱心公益事業、責任心強、具有較強公信力和組織能力的黨員業主參選業委會,在首屆嘉福花園一期小區業委會中占比60%,讓“紅色業委會”成為小區組織建設的一大特色。始終堅持紅色引領,在物業選聘中也堅持物業主任必須是黨員這一條件,2018年12月通過專家評審最終選定火炬集團物業有限公司為小區物業服務公司,選派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任物業服務主任,小區建立“三紅”服務隊,更好地服務小區業主。在推動組織融合、紅色當家的前提下,堅持黨的領導也被寫入小區議事規則,小區三方聯席會議由黨支部召集主持,堅持重大事項黨支部先議,推動嘉福花園小區治理提升工作迅速鋪開。

二、推動思想融合,搭建黨建“連心橋”。

大建設、大征遷給原有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帶來挑戰,拆遷補償、鄰里糾紛等社會問題和矛盾顯現。在推動安置房小區管理過程中,在小區黨支部牽頭下,深化居民自治實踐“居事民定”工作法,明確“六步六要”民情協商機制,制定了“同心會客室”制度,開放書記接待工作互動空間,堅持“一事一議”,實現居民的事“居民議、居民定”,搭建起了黨群“連心橋”。嘉福花園自實施“居事民定”工作法以來,共搜集問題意見16件,其中建設全民健身廣場、打造“嘉醫福”小區衛生服務站、電梯門框修補、電梯基坑修復、實行“生態嘉福”垃圾分類運轉模式改革、燃氣管道通氣等等12件小區問題落實后,協商結果均公告于民,“居事民定”工作法引起廣泛關注。此外,針對小區安置居民的家園情結,特地選擇在居民之家建設“紅色記憶民俗館”、“家風家訓文化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將海堤建設歷程、原鄉村史集中展示,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海堤精神等教育,讓大家在思想上更加認同,感情上更加融入,推動小區治理深入開展。

三、推動資源融合,深化共建“大格局”。

發揮黨建統領作用,借力小區黨支部、小區業委會、物業、小區秘書、社會組織服務等多元主體,運用“黨建領導、全程把控、多元參與、多方共治、規范運行”等手段,提升小區治理能力,同時依托“嘉福社區大黨總支“5+X+N”工作服務體系,開啟聯建“直通車”等載體,推動在職黨員成為協同治理的重要力量。發動在職黨員、大黨總支成員單位,認領小區體育公園綠化補植、路燈、休憩石凳等;擬建設經費82萬元,解決居民夜間及日常運動中安全休息納涼問題;自籌資金10萬在小區公共空間建設室內健身室;發動廈門建麟建筑勞務有限公司黨支部,認領安置戶樓頂滲水漏水;引起居民家中裝修損壞進行修復問題,擬建設經費4萬元;發動嘉福花園業委會出資13萬元建設嘉福花園小區3處350平方米電動車智能停車棚;為居民搭建鄰里共樂的平臺,2年來共向愛心人士籌集善款、物資7.8萬元;連續2屆大型“嘉人們”溫馨的家宴會,千人載歌載舞使大家歡聚一堂,進一步推進了嘉福花園小區精細化管理。

四、推動陣地融合,打造服務“新平臺”。

在改革開放特區建設中,安置戶大部分人支持并參與了高集海堤、廈門大橋、杏林大橋以及集美大橋的建設,移山填海的海堤精神、勤勞、奉獻是時代賦予他們的印記,這也正是嘉庚精神的體現。小區黨支部牽頭與業委會協商,騰出小區公共空間,重點打造“相約嘉樂福”700㎡居民之家,成為“微黨校”。嘉福花園黨群之家圍繞橋元素建設,以移山填海的海堤精神作為背景,一座黨橋,橋橋相連小區建設,一顆黨心,心心相印居民融合。同時利用微黨校、小區黨群之家開辦居民課堂86場,重點開設基礎國文、手工活培訓、插畫技能、烹飪技能、安全員培訓、電腦培訓等提升技術能力,促進居民技能提升。通過嫁接外部企業手工加工廠資源鏈接進小區,另一方面從轄區企業入手,多種渠道幫助失業人員就業,使得居民在培訓中成長,與此同時,為居民的增加收入,實現新城市居民生活意識形態轉變。

五、推動力量融合,共建和諧“美家園”。

打造“愛心筑福園”志愿隊品牌,由婦女、青年、黨員、老年、熱心公益人群5支不同概念的志愿組織,形成五大功能志愿聯盟,如同五個戰斗堡壘,將生活在社區樂于奉獻、樂于助人的志愿者緊緊凝聚為一股合力,推動著社區志愿服務由零散到聚合,小區黨員林偉明醫生毅然辭退工作,在小區開展24小時醫療服務,打造“家門口衛生服務站”,逐步實現居民了小病、常見病等不出小區;小區黨員林志萍,為湖里區非物資文化遺產答嘴鼓項目區級傳承人,主動籌建“嘉福韻”演藝團,將其多元化精神文化傳承進小區;小區教師陳凱斌為兒童開展公益課堂,配齊完善“七小”隊伍建設,推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使公共服務在小區落地生根。增強居民凝聚力、向心力, 80歲的老奶奶帶頭拿起鋤頭、掃把帶領100多名志愿者開展“我愛我家,清潔活動”,一場場“粽情粽意總動員,嘉福家人樂游園”等鄰里和諧互相活動,小區展現出一副其樂融融,幸福就是我們一“嘉”人,溫暖笑顏的畫面。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