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梨星光小區:創新打造小產權房小區治理的“殿前模式”
2020-01-08 15:32:58? ? 來源: 殿前街道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建設“五星”家園 共筑“星光”夢想 創新打造小產權房小區治理的“殿前模式” 興園社區雪梨星光小區 雪梨星光黨群 雪梨星光七小辦公室 【小區名片】 殿前街道雪梨星光小區從2004年到2008年分三期建成,占地1.5萬平、總建筑面積17.8萬平,共有居民樓8棟、居民2478戶,店面175戶。 雪梨星光小區是由部隊用地開發建設的小產權房小區,高容積率、無配套設施、停車擁擠、管理不善等均造成了小區居民矛盾糾紛不斷。在開展小區治理過程中,如何推動小產權房小區實現居民自治,成為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創新的重大課題。為此,雪梨星光黨支部在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總支的領導下,采取措施打造星光組合、實施星光計劃、催生星光動力、開展星光行動、實踐星光夢想,推動“五星”家園建設,創新打造了小產權房小區治理的“殿前模式”。 【經驗做法】 一、打造星光組合,選好小區治理帶頭人。 作為一個小產權房小區,最大的問題就是無法成立業委會組織,導致小區管理沒有主心骨。為了破解這個難題,我們致力于打造小區治理星光組合,從成立健全組織入手,選好小區治理的帶頭人、領頭羊。 (一)打造星光組合。小區黨支部和業委會就是小區治理的重要合作伙伴,主導著小區大小事務,可以說是小區治理的星光組合。這個組合配合得好,就事半功倍,可以讓夜空因璀璨星光而更加燦爛。所以,在雪梨星光小區治理中,我們就從打造星光組合入手,在小區里建支部、成立小區管委會。早在2016年12月就成立了雪梨星光黨支部,現有在冊黨員43名、非在冊黨員70名,選舉產生了以退休黨員楊永泰為書記的小區黨支部班子,為了加強對小區黨建工作領導,街道任命廈門九華通信設備廠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張正芳擔任第一書記。有了黨支部,小區建設中就有了領路人,在社區黨總支的幫助下,決定先成立小區管理委員會,把小區先管起來。經過摸排常住人口、動員熱心居民參選梯位代表、研究制定《雪梨星光小區第一屆管委會選舉辦法》等一系列工作。2018年底,在籌備組的不懈努力下,雪梨星光這個廈門最大的小產權房小區終于成立了第一屆小區自管委員會。管委會現有委員13名,其中5名黨員,小區黨支部書記楊永泰擔任管委會主任,實現“一肩挑”,下設秘書組、宣傳組、財務組、監督組等6個小組,至此小區治理的星光組合正式就位,雪梨星光小區治理走上了良性發展的快車道。 (二)打造紅色聯盟。小區治理是基層治理的重要一環,“小區病”已經成為城市建設管理的一塊短板,為破解這一難題,我們把構筑“紅色聯盟”當做是小區治理的“牛鼻子”,構建了“小區黨支部+自管委員會+物業公司+業主+各類社會組織”的紅色聯盟治理格局,從治“十二亂”(不亂停車、不亂搭亂建、不違規裝修、不亂丟垃圾、不亂堆放、不亂晾曬、不高空拋物、不亂遛狗、不亂養畜禽、不毀綠占綠、不侵占公共資源、不損壞公共設施)、繳納物業費入手,著手整治小區亂象。大力推動在職黨員到小區報到工作,已有69名黨員進小區、進樓道,雙報到、雙認領、雙服務,形成了一股浩浩蕩蕩的“紅流”。 二、實施星光計劃,培育小區治理熱心人。 路線確定之后,人就是決定因素。為了更好地推動小區治理工作開展,我們大力實施星光計劃,加大人才培養挖掘力度,強化隊伍建設,培育好小區治理的熱心人。 (一)在志愿服務中培養骨干。圍繞“黨建、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等五方面創建五星和美家園,設立黨員志愿服務“八大崗”:結合實際,按需設崗;發揮特長、因人設崗;有崗有責、有位有為,充分發揮黨員業主在小區治理中的先鋒示范作用。同時,以居民需求為向導,小區黨支部深入挖掘和整合資源,發動青年志愿者、熱心居民等多元主體,結成“星光志愿聯盟”等13支志愿隊伍,提供法律咨詢、治安巡防、鄰里守望等志愿服務。 (二)在典型激勵中挖掘能人。大力推廣“文化興區”模式,以文化建設促進小區的和諧文明。小區公示欄里,居民公約一目了然,規定詳實細化,小區每個樓院,都貼有明白的樓院牌,同時,小區深入開展“星光耀雪梨——小區之星”評選活動,評選出“文明樓道之星”、“鄰里和諧之星”、“志愿服務之星”等,并在小區“星光大道”里進行公示評比,讓身邊熟悉的“先進”帶動居民一起“學趕超”。 三、催生星光動力,爭當服務居民貼心人。 推動小區治理,必須內外合力,才能實現和諧家園建設目標。為此,我們始終以內化居民參與、外化小區自信為切入點,積極吸納小區業主多元參與,暢通民意渠道,尋求區域共建新路子,不斷內生小區治理動力,讓群眾更滿意、業主更放心。 (一)內化居民參與。依托小區居民之家搭建了“星光絮語”協商議事平臺,定期了解居民需求,解決民生問題。定期召開茶話會、梯位代表會議廣泛聽取居民意見建議,討論確定梯位代表職責、制定小區居民公約、推動開展小區電動車智能充電區改造、清理占用公共樓頂種菜亂象等事項。 強化社區民生,構筑溫馨有愛的停靠港灣,開展“攜手新時代,暢談新生活”小區治理暨迎新春茶話會,組織開展“美‘輪’美繪 扮靚小區”黨員志愿服務活動,集中對小區里廢舊輪胎進行整理彩繪,美化雪梨星光小區環境;深入開展“文明樓道我先行”雪梨星光小區居民公約入戶宣傳活動,規范小區物業全面實施小區垃圾分類,完善小區內道路硬化、亮化,讓廣大業主更有獲得感、參與感。 (二)外化小區自信。依托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以評選“最美樓道”“最美人物”為載體,傳遞小區真善美正能量。不斷活化小區文脈,以好人好事引導全民共譜美好生活藍圖。積極溝通協調,與坤城物業、坤城房地產召開協調會,就小區公共服務用地及提升小區管理服務水平進行協調。廣泛吸納駐區單位力量,發揮共建優勢,與火炬資管中心、火炬公園管理處、九華通信設備廠在職黨員組建黨員志愿服務隊,開展新春融合茶話會、共商共定小區公約宣傳活動、消防安全講座、電梯逃生實戰演練、新春空巢老人慰問、潔凈家園等志愿服務,組織召開了與翔鷺三期業委會共建協議簽訂,持續為小區建設增能。 四、開展星光行動,當好小區建設代言人。 為實現小區精細化管理,雪梨星光黨支部運用“三治”工作法(人治、法治、共治)凝聚有能力、愿奉獻、有號召力的業主,積極開展星光行動,當好小區建設的代言人。 (一)勤學習夯實主心骨。定期召開管委會例會學習小區治理相關文件,利用周末組織管委會成員到典范小區參觀學習小區治理先進經驗,積極探索小產權房治理模式。從整合小區內外資源入手,召群眾、摸家底、找資源、尋共建,逐步建立健全了組織架構和分工職責;形成了每周一例會制度,使小區管理的管理能夠更加規范、有序。 (二)建陣地構筑同心圓。業主主動參與,自籌資金建設“星光驛站”,并新建了“星光大道”、“星立方”小區說事亭等場所,讓小區居民、黨員活動議事有了場所。小區樓道兩邊的墻壁上,設有黑板報、公示牌和各種宣傳欄等,小區處處充滿了濃濃的文化味。書香藝苑發起人謝錚陽牽頭推動鳥巢書屋在小區落地,24小時免費開放,無人值守,謝錚陽積極發動身邊的熱心居民加入到志愿者隊伍參與輪值管理。在她的帶動下,書香藝苑的各類主題活動如讀書會、社區朗讀者、故事大王、圖書漂流等活動相繼開展起來,參與人數從最初的幾人到現在的幾十人,社區閱讀活動逐漸受到孩子和家長們的青睞。 五、共筑星光夢想,爭做小區發展趕路人。 星光不負趕路人。作為一個小產權房小區,大家有著一個共同的夢想,希望小區更溫馨、關系更和諧、星光更璀璨,讓大家以小區為家、為小區自豪。近年來,圍繞著這個星光夢想,廣大小區業主在黨支部、管委會的帶領下,主動參與家園建設,爭做小區發展的趕路人。 (一)小區更溫馨。走進雪梨星光,綠化優美、整潔宜人,無處不在的監控探頭帶給居民安全感,行車區、停車區與居民活動休閑區有效隔離,居民們在新建的涼亭里談天說地、在健身器械上運動,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小區里定期舉辦“星光耀雪梨”文化季活動,組織小區居民開展和諧鄰里互助,讓小區更溫馨。 (二)關系更和諧。開展小區治理以來,小區的治安環境明顯改善,鄰里關系更加和諧,最直觀的數字就能說明問題,以前小區鄰里糾紛每月都有幾十起,報案率居高不下,經過小區治理,鄰里糾紛減少了,報案率幾乎為零,小區大小事都通過說事亭、調委會得到了有效解決。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