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 福建日報廈門觀察 > 正文

廈門:讓農民工不再憂“薪”

2019-12-24 14:43:12? 作者: 林澤貴?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讓農民工不再憂“薪”  

東南網12月24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林澤貴)年關將至,農民工兄弟能否按時足額拿到一年的辛苦錢,又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從本月初開始,廈門根治欠薪冬季攻堅行動進入執法檢查階段,執法檢查將持續到2020年春節前。

近年來,廈門不斷完善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制度體系,以治理工程建設等領域欠薪為重點,建立預防和解決拖欠工資問題長效機制,全力維護廣大農民工的工資報酬權益,盡力讓農民工不再憂“薪”。

目前,廈門市勞動關系總體和諧穩定,未發生因企業拖欠工資引發的重特大惡性案件和群體性事件。據悉,近三年來,廈門欠薪違法案件的比例逐年下降,每年下降30%左右。廈門用人單位對員工工資支付落實到位,勞動監察部門加大對企業工資支付的檢查懲處力度,勞動者的勞動法律維權意識逐年增強,都促進了欠薪違法案件比例的下降。

欠薪案件兩清零

“合同上未約定工資,屬瑕疵合同;勞動合同簽收單沒有單獨做一份,要補一份,這些問題都要盡快整改。”日前,在海滄區人社局,勞動監察人員約談了12家在建工地相關負責人,并逐一檢查其工資支付臺賬情況。監察人員表示,對于欠薪企業,將加大打擊力度。

根據統計,在廈門欠薪案件中,建筑領域勞資糾紛占案件總數的60%~70%,大多是因為工程款和工程質量驗收導致工資發放延誤。為此,本次冬季攻堅活動以房建市政、交通、水利、鐵路等工程建設領域和招用農民工較多的勞動密集型加工制造等行業為重點,突出政府投資工程項目和國企項目以及存在拖欠農民工工資隱患的其他企業。同時,廈門市人社部門組建根治欠薪辦公室,組織根治欠薪工作小組,成立黨員先鋒突擊隊,有力有序推進根治欠薪工作向縱深開展。

根治欠薪辦公室上月開始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根治欠薪冬季攻堅行動,行動分為三個階段進行。在11月15日至30日的集中宣傳和自查自糾階段后,執法檢查階段于12月1日啟動。連日來,市、區兩級抽調執法人員,組成聯合執法檢查組,重點對多次被投訴、存在糾紛較多的在建工程項目和原未實現委托總承包單位代發工資的工程項目進行檢查,集體約談16個在建工程項目相關負責人進行“會診”,到15個工地一線“巡診”、個別“診療”,及時發現和化解欠薪隱患,通過強力手段有效去除“病根”,集中力量清理化解歷史存量欠薪問題,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廈門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要重點實施政府投資工程項目和國企項目欠薪清零攻堅行動,建立健全工作臺賬,實時掌握欠薪企業、欠薪人數、欠薪金額,堅決做到欠薪問題不解決不銷賬。對查實的欠薪違法行為,將做到兩清零:2019年10月底前發生的政府投資工程項目和國企項目欠薪案件在2019年底前全部清零,其他欠薪案件在2020年春節前及時動態清零,讓勞動者開開心心回家過年。

防控欠薪風險

20日,海滄區中央公園在建工地鋼筋組的鐘仁芬例行查了一下賬戶,5000多元的工資已到賬幾天了。“其實,廈門工地管理越來越規范,不會擔心工資拖欠問題啦。工地每月10日—15日之間都會準時發工資的。”她說。

這得益于廈門近年來在建設工程領域全面推行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管理制度。這一措施意味著,建設工程領域實行人工費用與其他工程款分賬管理,推行銀行代發工資,而且規定工資每月15日前發放到農民工工資個人賬戶,有效解決了建筑工地頻繁出現的工程款和人工費用混同,人工費用被挪作他用,并由此引發的工人工資支付不到位的問題。

廈門市人社局還專門開發“建筑工程項目用工管理與農民工欠薪風險預警與防控系統”,目前已開發完成基礎功能模塊并進入系統內測階段。屆時,該系統將對接建設部門“建筑業農民工實名制管理系統”,整合社保系統、開設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的各銀行單位的通報等信息,實現根據企業或在建工程項目的實名登記、考勤、社保參保、工資發放為主要參考指標的信息收集、報送、分析的動態預警和研判,為根治欠薪工作提供強大助力。

值得一提的是,廈門將嚴厲打擊欠薪違法行為,對符合列入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條件的,做到應列盡列,并按規定共享至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和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做出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