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懂弄通做實 廈門湖里區殿前街道黨工委第二批主題教育取實效
2019-11-12 15:31:40? ? 來源: 人民網-福建頻道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真抓實干盡銳化解老積難 集中攻堅,啃下“硬骨頭”。殿前街道黨工委真抓實干迎難而上,開展“找差距、抓落實、解難題、化積案”行動,聚焦“老積難”,盡銳出戰化解積案。 近年來,因“三不管”導致無證幼兒園現象頻現,如何保障在園幼兒的安全和健康?殿前街道開展無證幼兒園專項整治行動,根據“準入一批、整改一批、取締一批”的工作思路,頂住各方壓力,打破既有利益藩籬,取締不符規范的幼兒園22所,進一步規范學前教育管理。于此同時,通過與世界五百強企業廈門國貿集團合作創辦區示范園國貿殿前幼兒園,指導空置廠房進行改建,引入知名幼教機構承辦幼兒園,新增有證園11所,新增學位2680個,有效確保了學前兒童教育在幼兒園期間的人身安全、飲食安全和教育質量。 “城中村”環境臟亂差長期困擾居民,被視為治不了的城市“潰瘍”。小東山村100號公共水溝區域長期被一位高齡老人霸占,老人脾氣不好,生活無憂卻喜歡拾荒,導致該區域長期垃圾堆積成山,臭氣熏天,成了最骯臟的“垃圾死角”;高殿社區殿前一組1870號金華物流園由私人承包缺乏管理,大量臨時搭蓋建筑及集裝箱拼搭,廢品回收、危化品運輸車隊、活禽交易等企業的聚集導致環境臟亂差,還存在巨大安全隱患……這些“城中村”的“陳年舊疾”長期擱置難以推動。如今,街道黨工委結合本次初心教育的實踐,主動化解積案,解難題,最終這些問題得以解決,小東山村100號“搖身一變”成有序分布的垃圾分類投放示范點;街道聯合湖里消防大隊、殿前執法中隊集中整治,及時消除金華物流園大量潛在的安全隱患。 除了“城中村”的環境治理,集體資產處置更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馬垅集體資產占地近3.6萬平的陽光公寓因涉及種種糾紛、觸及各方利益常年空置,成為村民的“心病”。殿前街道黨工委積極作為,通過加強社區領導班子隊伍,深入每戶居民家中征求意見,齊心協力解決了阻礙集體資產發展的十多個歷史遺留問題,并推動馬垅社區與世界五百強企業象嶼集團合作開發馬垅陽光公寓,打造長租公寓品牌,盤活集體資產,為居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城中村”“舊貌換新顏”離不開殿前街道在“城中村”治理方面的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各部門聯動,凝聚社區、黨員、商家、企業等多方力量,推進“共謀共建共管共享”的自治管理模式,形成合力徹底解決“陳年積案”,讓歷史遺留問題成為“歷史”,讓群眾感受到真抓實干的切實成效。 勇擔使命助力島內大提升 “島內大提升”作為該街道黨工委主題教育的重要抓手、重要載體,以促進經濟發展、城區面貌、社會穩定、民生事業等各方面的提升,確保主題教育取得實效。 為民解憂首先要聚焦經濟發展問題。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街道黨工委積極優化轄區營商環境,在服務企業解決涉企訴求等方面拿出真招、硬招、實招。利用“島內大提升”主題教育專項調研,街道領導班子成員深入55家“三高”企業調研座談,了解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困難瓶頸,協助美捷特增設液壓升降平臺、搭建重型貨物放置區,進一步支持企業增資擴產計劃,預計實現年產值20%的增長目標,年產值預計達到2.1億;協助益立佳解決服裝晾曬空間不足的問題,滿足企業擴產需求,產值預計增產50%,年產值預計達到1.2億。截至目前,已有20多個企業生產經營疑難問題得到推動解決,與此同時,推進“放管服”改革,暢通服務企業“最后一公里”,2019年已兌現企業扶持金額4730萬元;積極優化營商環境,打造航空維修、商貿物流、集成電路、影視、文化藝術五大產業平臺。通過鑄鏈、補鏈提供全過程、全流程、全天候服務,今年1-10月,招商引資企業2043家,引進外資項目46家,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增長1259%,1-10月街道財政收入51.06億元,助力轄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推動經濟持續發展,堅持建設高顏值城區,殿前街道黨工委今年重點打造20個“一小區一品牌”,推動小區治理新格局,使幼有所育、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讓群眾真真正正得實惠。(陳菁)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