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湖里:“技術潮警”蔡榮泉 讓蛛絲馬跡“開口說話”
2019-10-17 14:29:09?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夏菁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蔡榮泉在暗房內使用紫外線射燈查找物品上的遺留指紋。 廈門日報訊(文/廈門日報記者 陸曉鳳通訊員 湖公宣圖/廈門日報記者 林銘鴻)近年來,湖里區扎實推進掃黑除惡治亂創安,先后打響全市首例清剿網絡水軍戰役、打掉全市首個“套路貸”團伙、打掉全市首個醫療領域敲詐勒索犯罪團伙、打掉全市首例以“老人會”名義敲詐勒索案……這個過程中,涌現了一批批優秀的民警。 在湖里分局刑偵大隊技術科,就有著這樣一位出色的民警。他很少直接破案,卻能為破案提供證據,他不參與抓捕,卻用科技手段鎖定真兇,讓蛛絲馬跡“開口說話”。他還帶領科室創建全省首個區縣級網絡勘查實驗室,將現場勘查范圍延伸到虛擬的網絡現場,為案件的偵查及審判提供大量可靠的電子數據證據。他的名字叫蔡榮泉。在湖里轄區內發生的刑事案件犯罪現場,他都會帶著相機、環形燈、外置閃光燈等工具,利用他所鉆研的“潮技術”,破譯一個個犯罪密碼。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湖里分局刑偵大隊技術科,聽聽“技術潮警”蔡榮泉的故事。 技術潮嫌疑人狡猾偽裝 還是被他模擬出蹤跡 他的技術有多牛?面對戴上口罩與手套的嫌疑人,他依然能夠尋得一絲痕跡。今年7月份,湖里轄區發生一起入室盜竊案件。警方到現場后發現,從受害人所提供的屋內監控視頻中可以看到,嫌疑人非常狡猾,作案時進行了偽裝,試圖不在現場留下任何證據。 不過,仍然沒能逃過蔡榮泉的追蹤。現場,他模擬出了嫌疑人的蹤跡,最終在受害者所居住的17樓外墻找到了一絲模糊的痕跡。再借助他所擅長的“潮技術”,對痕跡進行特殊處理,最終牢牢鎖定證據,成功完成取證。讓蛛絲馬跡開口,蔡榮泉靠的不僅是一雙“鷹眼”,還有他的“潮技術”。這就是他常年鉆研攝影技術、摸索提取技術。為此,他搗鼓出了各類新潮的取證提取模式。 發現痕跡僅僅是第一步,是否能夠成為證據,痕跡取證顯得尤為重要。蔡榮泉說,痕跡取證,就像給女孩化妝拍攝。首先要根據對象的不同,使用與之相適應的“妝容”,進行處理“化妝”,將最完美的一面完整的呈現出來。這就好比是拍照時,使用“濾鏡”“美瞳”“瘦臉”等手段進一步美化對象。環形燈、外置閃光燈等,這些常見的拍攝工具,在蔡榮泉手中卻大有用處。借助這些“潮技術”,讓蛛絲馬跡開口,為辦案提供關鍵證據。案件可能無法直觀地感受“技術潮警”蔡榮泉的高水平。他獲得的刑事技術領域里最高的榮譽“全國公安刑事科學技術青年人才”,就是他實力的有力證明。除此之外,蔡榮泉還在《海峽科學》雜志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5篇論文入選首屆全國電子物證論壇征文。他還受邀參加全國電子物證培訓班和反舞弊調查技術高級研修班,進行經驗交流。 理念潮帶領科室創新 培養全能型警員 當前,時代在發展,警務工作也在變革,信息資源已成為重要的公安戰斗力要素。針對當前各類新型網絡違法犯罪,蔡榮泉也緊跟時代潮流,將現場勘查的范圍延伸到虛擬網絡。2016年,憑借多年工作經驗及對網絡犯罪的職業敏感性,蔡榮泉不僅主動學習電子數據取證技術,還帶領著科室民警利用業余時間,學習電子數據取證技術,創建了全省首個縣區級網絡勘查實驗室。 科室成立后,他帶領著科室民警先后提取、梳理了容量約15T的固定嫌疑人電子犯罪數據,整理了數十本臺賬,為非接觸性案件偵查、審訊提供有力證據。實驗室投用后,科室民警為千余起個案、系列案件檢驗了3000份檢材,在“掃黑除惡”“颶風肅毒”“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等專項行動中發揮重要作用。去年,湖里警方搗毀了一個以公司化運作的詐騙團伙,團伙成員達幾十人,每個人手上最多有40多部手機。這僅靠技術員完成電子數據取證是非常困難的。 蔡榮泉主導當天的取證工作,他根據前期掌握的案件特點,制定詳細的現場取證流程,并對參與行動的偵查員進行電子取證方面的培訓。在短短的7個小時內,初步完成對現場60余臺電腦、近200部手機的固定、提取,還原嫌疑人的詐騙過程。最終,警方抓獲嫌疑人20名,確認了受害者50余名,涉案金額達100多萬元。在蔡榮泉的帶領下,科室警員個個都是全能型選手。不僅熟練掌握痕跡探查基本功,對于網絡數據還十分敏銳。今年3月,在一次排查中,蔡榮泉與科室警員們發現轄區一個網絡推廣公司的數據存在異常。借助新學習的電子數據取證技術,他們鎖定關鍵線索,展開調查,最終固定證據。 特寫四個超大塑料袋裝著破案“寶貝” 蔡榮泉的背包里不僅有物證袋,還有4個超大塑料袋。每次從勘查現場返回,這些塑料袋總是滿的。袋子里,能掏出破杯子、廢棄包裝袋,甚至是從垃圾桶里翻出的紙巾。這些東西,在別人眼中可能一文不值,但在蔡榮泉眼中卻是寶貝,因為其中很可能有關鍵物證。蔡榮泉說,現場勘查是個“良心活”。勘查成效除了依靠技術,更要耐心細致。蔡榮泉說,在重大現場,翻垃圾桶是必要程序。垃圾桶里的垃圾,他要逐個檢查,且拍照取證,就連揉成一團的紙巾也不能放過,打開來看一看、聞一聞,甚至還要帶回去做檢測。 在一起盜砸車窗案件中,蔡榮泉對車輛勘查后沒有得到有效信息。再次勘查時,他在車門的腳踏板上發現一口痰。“腳踏板靠近墻壁,不可能是過路人吐的,也不是車主吐的,很可能與嫌疑人有關。”忍著惡心,蔡榮泉提取了痰漬,果然鎖定了嫌疑人。 人物名片 蔡榮泉:2007年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畢業后分配到廈門市公安局特警支隊工作,2010年到湖里分局刑偵大隊技術科工作至今。蔡榮泉2008年趕赴四川抗震救災,榮獲“抗震救災先進個人”稱號,2010年千里馳援新疆維穩處突工作,榮立個人三等功。先后榮獲“全國公安刑事科學技術青年人才”“全省公安刑事科學技術現場勘驗能手”“全省公安刑事科學技術檢驗鑒定能手”“全省公安刑事偵查工作成績突出個人”“廈門會晤安保之星”等榮譽稱號。自2017年擔任科長以來,連續兩年分局“一長四必”工作獲得公安部通報表彰。 |
相關閱讀:
- [10-16] 湖里:文明實踐之光 點燃一城新風
- [10-15] 10月19日0時起廈門湖里區東黃路單向通行
- [10-14] 廈門湖里警方跨省打掉一詐騙團伙 三名嫌疑人被刑拘
- [10-17] 幫到點子上、扶到心坎里 廈門湖里區精準發力深化東西部協作
- [10-17] 廈門市萬名老年人重陽登山周啟幕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